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835528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容器设备内部焊割安全作业 1、容器设备内焊割作业的危险性及安全措施 在电力生产建设和设备检修中,常常必须要进入容器设备内部动火焊割,在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除了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触电等危险因素外,还因在容器设备内部作业时人员进出困难、联系不便,易出现事故发生后不易被人发现的状况,导致事故危险性的扩展而造成伤亡事故。所以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容器内部动火作业有关要求和规定,确保安全作业。进入容器设备内部焊割作业时,除必须遵守焊割作业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做到八个必须,即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必须置换、通风;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必须佩戴规定的

2、防护用具;必须在容器外设有监护人;监护人必须遵守岗位;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进入设备内部动火的安全措施有:1进入设备内部前,要先弄清容器设备内部的状况。2该设备与外界联系的部件都要进行隔离和切断,如电源和附带在设备上的水管、料管、蒸汽管、压力表等均要切断并挂牌警示。有污染物的设备应按前述要求进行清洗后才干进入内部焊割。3进入容器内部焊割要执行监护制,派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不能随便离开现场,并与容器内部的人员常常取得联系。4设备内部要通风优良,不仅要躯除内部的有害气体,而且要向内部输送新鲜空气。但是,严禁使用氧气作为通风尚源,防止燃烧或爆炸。5氧乙炔焊、割炬要随人进出,不得任意放在容器内。6在容器

3、内部作业时,要做好绝缘防护工作,防止触电事故。7做好人体防护,减少烟尘等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多采纳静电口罩。2、进入容器后为什么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由于进入容器设备内部工作时危险因素很多,无论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仍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彻底排除或难以预见。如焊工进入酸罐、酸塔、管道检修,其酸液、酸雾无法清除干净。又如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因动火高温造成二次挥发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焊工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主要用来防尘、防毒、防腐蚀、防静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等。例如毒物对人的伤害主要以烟尘、雾、气体的形式,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

4、入人体,有些物质还会直接对眼睛、皮肤造成伤害。我们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后,就可以防止这种伤害。3、监护人的使命要求进入容器设备的内部焊割时必须设置监护人,并且监护人要尽职尽责,确实履行其使命。一般说来,监护人主要责任有如下必点:1工作前,监护人要做如下检查:1检查是否办理了申请、批准手续,作业证中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并且要检查落实。2工作人员身体状况是否合适工作要求,安全措施、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防护用具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3架子、梯子、栏杆是否符合要求,照明是否符合规定。2监护人应对被监护人的安全负责。工作前必须规定好联系信号,否则不准开始工作。监护人有权监督和要

5、求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如发现违章作业,应马上停止其工作。3监护人对安全措施尚不完善或还未落实的危险作业,应催促改善,经提出后,如仍不改善,应拒绝参加监护工作,并报告部门负责人。4监护人必须严禁利用电动车、吊车、卷扬机等电器设备作起吊作业人员之工具。因为遇停电时,作业人员就无法从有毒区退出。5监护人员必须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同时要做好处理事故的一切准备工作。监护人员不许离开现场,不准参加施工作业,不能做影响监护工作的任何事情。6当作业人员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品,采用科学的方法,给予有效的抢救。严禁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而使事故扩展。7监护人员一般应有两人担任,关于时间长,

6、必须要倒班监护的工作,应增加人员并替换进行。但交班时必须交接清楚。监护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经验,年老体弱者不能担任。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要求监护人必须遵守岗位,这是因为各类事故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突然发生的。如进入容器设备内部,常常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并存的状况。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常被人们认为是无毒气体,因为无臭无味而不易被人察觉它的危险性。当检修人员进入这种存有缺氧空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容器内部进行检修作业时,由于劳作强度大,免不了要气喘吁吁地大口呼吸,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膜的能力比氧气大25倍,会造成体内二氧化碳滞留,加上缺氧引起窒息,会使检修工人在

7、吸入这种气体后短短的几秒之内,几乎像触电般地迅速昏迷倒下,中毒致危。如果不马上将其抢救过来,极易造成死亡。这种中毒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闪电型中毒。除上述混合气体外,还有氰化物气体等也能使人发生闪电型中毒。闪电型中毒在进入容器内工作中,时有发生,危害极大。特别是发生中毒事故后,往往在抢救时出现手忙脚乱现象。有的不尊重科学,有的违章指挥,连防毒面具也不戴就盲目进入容器抢救,结果连续出现闪电型中毒,造成事故扩展化。总之,监护人要严守岗位,切实履行自己的使命,密切凝视被监护人的工作状况,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展。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