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井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835497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阀门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阀门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阀门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阀门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阀门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阀门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阀门井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阀门井施工方案 阀门井施工方法 一、土方开挖 阀门井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挖出的土方通过双胶轮车运至施工区外。 二、井底板 施工阀门井底板砼时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砼浇筑时从一端开始,整体连续向前顺序浇筑,严禁留施工缝;基础底板砼浇筑时,施工人员在底板上铺设马道,严禁任意乱踩。 混凝土施工方案 1、砼拌和 (1)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检验拌和设备的速度、叶片结构等。在整个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对拌和设备经常进行检验,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各种条件下适宜的拌和时间、衡器的准确性、拌和机及叶片磨损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与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发的

2、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得擅自更改,入机拌和量不应超过拌和机规定容量的90%,水泥、砂、石、混合材料应以重量计,水和外加剂溶液可按重量折算成体积,称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中规定的数值 混凝土各组份称量的允许偏差表 材 料 名 称允许偏差水 泥、 混合料1%骨料(砂、石)2%水、外加剂溶液+1% (3)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骨料含水率稳定,砂的含水率应控制在6%以内,应根据气候条件定期测定骨料的含水率,特别是在降雨的情况下、应增加测定次数,以便随时调整混凝土中的用水量。 (4)由于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局部小体积砼采用“三干三湿”法进行人工拌制。现场拌制时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置,控制砼

3、加水量,严禁二次加水。 (5)必须将混凝土各组分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拌和程序和拌和时间,应通过试验决定。混凝土的纯拌和时间,可参考使用下表中的数值。 混凝土拌和时间 单位:(min) 拌和机进料容量(m3)最大骨料粒径(mm)坍落度(cm)2-55-881.0802.52.01.6150或1202.52.02.02.41502.52.02.05.01503.53.02.5 注;掺合混、减水剂、加气剂及加冰时,延长拌和时间。 2、砼的浇筑和振捣 (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包括基槽、模板、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并做好记录。 (2)、入仓混凝土采取溜槽缓降措施,如果入仓混凝土出现

4、轻微的离析,应采取人工翻拌,杜绝骨料分离现象。 (3)、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绝不可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差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清除。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的规定执行。 浇筑仓面的气温()允许间歇时间(min)硅酸盐水泥、普通硅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03090120211915018059180210 (5)、施工缝的处理应符

5、合下列要求 、按混凝土的硬化程序,采用凿毛,冲洗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砂浆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排除积水。 、混凝土强度到2.5Mpa,方可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的准备工作,临浇筑前,水平缝应铺一层厚23cm 水泥砂浆,垂直缝应刷一层净水泥浆。其水灰比,应较混凝土减少0.030.05。 、新老结合面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 (6)、混凝土进入仓面后,人工进行仓内摊铺作业,摊平后用平板振捣器自坡脚向坡顶方向进行振捣,防止漏振、重振。对于模板两侧排水沟两边平板振捣器不易振密实的部位,则使用3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移动间距应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1.5倍,振捣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

6、,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后,徐徐提出,不留空间。 (7)、振捣器头至模板的距离,应约等于其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模板,止水及预埋件等。 (8)、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因难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捣固,使其密实, (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泌水应及时排除。但不得带走灰浆。 3、养护和表面保护 (1)、养护: 、采用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小时内开始进行,其养护期时间对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14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应延长养护时间(至少养护28天)。 、薄膜养护: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养护剂,形成保水薄膜,涂料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

7、在狭窄地段施工时,使用薄膜养护液应注意防止工人中毒。采用薄膜养护的部位,必须报监理人批准。 、混凝土表面保护:应按SDJ207-82第5.2.14条第5.2.18条的规定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护。 4、砼质量检查 (1)、砼浇筑过程中的检查:主要检查砼原材料的质量和配置,要求每个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检查砼的拌和时间、拌和地点和浇筑地点的坍落度,要求每个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同一个工作(班)日内,当砼配合比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2)、砼浇筑后的检查:抗压强度试验,砼浇筑后及时从浇筑仓面取出试件,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然后进行有关性能检验,检验成果是评定砼内部质量的根据,一次取一组3块。外观检查,拆

8、模后检查表面有无蜂窝、麻面、露筋、裂缝等,有无尺寸偏差,发现缺陷及时修补。 三、砖砌井墙 1.技术准备 a.工程人员熟悉、审核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熟悉各部位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提出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比较。 b.根据现有的人力、设备、材料,根据工期最优组合。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申报给发包方和监理单位,审批后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c.根据图纸与现场施工计划提供各种材料订货单,以及各种预埋件的定制单。 d.做好材料试验与试配工作,作为施工过程可靠的依据。 e.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交底。 2.材料准备 砌砖工程的砖块为75号以上的机制砖,尺寸为53*115

9、*240毫米。无裂缝、断块或过火的结块,形体有棱有角,表面平整、整洁。砌筑前提交样品报请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砼、钢筋砼、钢筋、水泥、砂石料及门窗、各种贴面、屋面防水隔热等材料均要符合国家和部颁标准并经监理同意才能使用。材料进场前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合格证书。 3.施工方法 1.砖砌体 在楼面上定出标高,用 M7.50水泥砂浆或10细石砼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身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身轴线和墙体宽度线,并分出门油口位置线。 砖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同时砌筑或设置成斜槎。砖砌体砌到规定标高后,如需等待下道工序施工,则洒水养护,且用潮湿的草袋遮盖。砖

10、砌体在砌筑完之后,至少养护5天,养护期内避免雨淋或曝晒。 砌筑过程中使用三皮一吊,五皮一靠的方法,把砌筑误差消灰在操作过程中。砌体墙面的灰浆,在砌筑时,边砌筑边刮除,以免影响面层粉刷。当该层砖砌体砌完后,立即进行墙面的清理。砌筑过程中,注意拉结筋的正确预留。 2.内外墙抹灰 先用拉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度,大致决定抹灰厚度(最薄处不小于7毫米)再在墙的上角各做一个标准灰饼,大小5厘米见方,厚度以墙面平整垂直决定,然后根据灾两个灰饼用拉线或线锤挂垂直线做墙面下角两个标准灰饼,厚度以垂直为准。待灰饼稍干后,在上下灰饼之间抹上宽约5厘米的砂浆冲筋 ,用木板刮平,厚度与灰饼一致,待稍干后可进行底层抹灰。 四、井盖 预制阀门井盖板砼浇筑时,用插尺和拉小线检查板厚、标高情况,顶板砼浇筑完后,表面用刮杠刮平,面层用木抹子搓平,待砼初凝时,表面需进行二次搓面,然后面层覆盖塑料薄膜, 砼拆模后,应防止阳光暴晒,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待砼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其它施工作业。 五、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放线实行放线复测制,以确保放线准确。 混凝土浇筑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申请单制度,隐蔽工程必须经过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设置能独立行使权力的专职质检员,同时班组设置兼职质检员。 试验人员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对原材取样试验,按要求留置砼试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