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溶解热的测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35493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7溶解热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57溶解热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57溶解热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57溶解热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57溶解热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7溶解热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7溶解热的测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热的测定 适用对象 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 实验学时 3 学时一、实验目的1、用量热法测定 KNO3 在水中的溶解热。2、掌握测温量热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3、了解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热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 物质溶解时常伴有热效应,此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溶解热。 物质的溶解热通常包括溶质晶格的破坏和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溶 剂化。其中,晶格的破坏常为吸热过程,溶剂化作用常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即为这两个过程的热量的总和。 而最终是吸热或放热则由这两 个热量的相对大小所决定。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用量、是影响溶解热的显著因 素,根据物质在溶

2、解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 溶解热分为变浓溶解热 和定浓溶解热, 变浓溶解热又称积分溶解热, 为定温定压条件下一摩 尔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溶剂形成某浓度的溶液时,吸入或放出的热量, 定浓溶解热又称微分溶解热, 为定温定压条件下一摩尔物质溶于大量 某浓度的溶液时,产生的热量。积分溶解热可用量热法直接测得,微分溶解热可从积分溶解热 间接求得,方法是,先求出在定量溶剂中加入不同溶质时的积分溶解 热,然后以热效应为纵坐标,以溶质摩尔数为横坐标绘成曲线,曲线 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浓度时的微分溶解热。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热, 通常在被认为是绝热的量热计中进行, 首先标定该量热系统的热容量, 然后通过精确测量物

3、质溶解前后因吸热或放热引起量热体系的温度变化, 来计算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并据 此计算物质在该溶液温度、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1. 量热系统热容量的标定用一已知积分溶解热的标准物质,在量热计中进行溶解,测出溶 解前后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 TS,则量热系统的热容C可以根据 下式计算:C _ msHsM s 也 Ts式中ms和Ms分别为标准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 H为标准物质在 某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此值可由手册上查得, C为量热 系统的热容。2 .积分溶解热的测定将上式用于待测物质即得:式中m和M分别为待测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T为待测物质溶解 前后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C为已标定的量热系

4、统的热容。三、仪器设备溶解热测定装置一套(见图1)(1.贝克曼温度计;2.搅拌器;3.杜瓦瓶;4.加样漏斗;5.加热器。) 天平(感量0.1g )一台秒表(1/10 s )一块干燥器一个放大镜一个500ml容量瓶一个二个20ml称量筒KNO (A.R.)固体KCI (A.R.)固体四、相关知识点本课程知识点综合:氓規豁汽-(一) 贝克曼温度计构造及使用棊一刻度值1. 结构特点I木贝克曼(Beckmann温度计是一种用来精密测量体系始态和终态温度变化差值的水银温度计。它的构造如图2所示,其主要特点如下:(1) 、刻度精细刻线间隔为0.01 C,用放大镜可以估读至0.002 C,因此测量精密度较高

5、。图2(2) 、温差测量 由于水银球中的水银量是可变的,因测水银柱 的刻度值就不是温度的绝对读数,只能在 56 C量程范围内读出温 度差 T。(3) 、使用范围较大可在20C至+ 120C范围内使用。这是 因为在它的毛细管上端装有一个辅助水银贮槽, 可用来调节水银球中 的水银量,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使用。例如,在量热技术中, 可用于冰点降低、沸点升高及燃烧热等测量工作中。2. 使用方法这里介绍两种温度量程的调解方法:(1)恒温浴调解法(a) 首先确定所使用的温度范围。例如测量水溶液凝固点的降 低需要能读出1C至5 C之间的温度读数;测量水溶液沸点的升高 则希望能读出99C至105C之间的

6、温度读数;至于燃烧热的测定,则 室温时水银柱示值在2至3C之间最为适宜。(b) 根据使用范围, 估计当水银柱升至毛细管末端弯头处的温度 值。一般的贝克曼温度计,水银柱由刻度最高处上升至毛细管末端, 还需要升高2C左右。根据这个估计值来调节水银球中的水银量。例 如测定水的凝固点降低时,最高温度读数拟调节至 1C,那么毛细管 末端弯头处的温度应相当于3 C。(c) 另用一恒温浴,将其调至毛细管末端弯头所应达到的温度, 把贝克曼温度计置于该恒温浴中,恒温 5C以上。(d) 取出温度计,用右手紧握它的中部,使其近乎垂直,用左手 轻击右手小臂。 这时水银即可在弯头处断开。 温度计从恒温浴中取出 后,由于

7、温度差异,水银体积会迅速变化,因此,这一调节步骤要求 迅速、轻快,但不必慌乱,以免造成失误 .(e) 将调节好的温度计置于预测温度的恒温浴中,观察其读数 值,并估计量程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量中, 可用0C的冰水浴予以检验,如果温度值落在35C处,意味着量程 合适。若偏差过大,则应按上数步骤重新调节。(2) 标尺读数法对操作比较熟练的人可采用此法。 该法是直接利用贝克曼温度计上部 的温度标尺,而不必另外用恒温浴来调节,其操作步骤如下:-#-(a) 首先估计最高使用温度值。(b) 将温度计倒置, 使水银球和毛细管中的水银徐徐注入毛细管 末端的球部,再把温度计慢慢倾斜,使贮槽

8、中的水银与之相连接。(c) 若估计值高于室温, 可用温水,或倒置温度计利用重力作用, 让水银流入水银贮槽, 当温度标尺处的水银面到达所需温度时, 如图 33 那样轻轻敲击,使水银柱在弯头处断开;若估计值低于室温, 可将温度计浸与较低的恒温浴中, 让水银面下降至温度表尺上的读数 正好到达所需温度的估计值,同法使水银柱断开。(d) 与上法同,实验调节的水银量是否合适。 注意事项1、贝克曼温度计由薄玻璃制成,比一般水银温度计长得多,易 受损坏。所以一般应放置温度计盒中,或者安装在使用仪器架上我, 或者握在手中。不应任意放置。2、调节时,注意勿让它受剧热或剧冷,还应避免重击。3、调节好的温度计,注意勿

9、使毛细管中的水银柱再与贮槽里的 水银相连接。多课程知识点综合:(一) 溶解热的其他测量方法 溶解热测定基本上是采用量热法进行测定, 只是具体方法有些差 别,有人采用已知标准物质的积分溶解热(例如用 KCl 作为标准物 质),进行量热计的标定,从而求出量热计的恒压比热容,进而求出 待测物质的积分溶解热。二)溶解热在药学中的应用固体药物在被生物体吸收前首先溶解, 其溶解时吸热或放热对溶 出有较大影响, 特别对溶解速度影响尤其明显, 溶解热与药物的结晶 形式也有关,同时熔解热也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五、实验步骤(一)调节好贝克曼温度计。 调节要求是,当把贝克曼温度计浸入到作为本实验的溶剂的水中 时,

10、温度计水银柱面的位置应在温度刻度的上半部。(二)测定量热系统的热容本实验采用已知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热来标定量热计热容 K 不同 温度下 1molKCl 溶于 200ml 水中的积分溶解热见附录1、量热系统初始温度 T 始的测定用 500ml 量筒准确量取 360ml 蒸馏水, 加入杜瓦瓶中, 盖严杜瓦 瓶瓶塞及加样孔的孔塞。用搅拌器以一定的速度搅拌 ( 速度不宜过 快) ,使蒸馏水与量热系统的温度基本稳定后。每分钟用放大镜准确 读数一次,读准至 0.002 ,连续五分钟读数时可以认为已达到平衡, 此温度即为 T 始 。 T 始温度读数要求在 贝克曼温度计刻度的上半 部。2、测量溶解中止时量热系

11、统的温度 T 终打开加样孔的孔塞, 换上洗净干燥的短颈小玻璃漏斗, 把预先称 好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的约 7.5 士O.OIg分析纯KCI,经漏斗迅速、 全部地到入杜瓦瓶中,加完试样取下漏斗,换上加样孔塞。用搅拌器 缓慢用 500mI 量筒准确量取 360mI 蒸馏水, 加入杜瓦瓶中, 盖严杜瓦 瓶瓶塞及加样孔的孔塞。用搅拌器缓慢、均匀地搅拌。连续五分钟温 度读数时可以认为已达到平衡,此温度即为 T 终。最后用普通水银 温度计量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 。3、酸钾积分溶解热的测定用硝酸钾 (其重量按 5.1gl KNO3 蒸馏水仍为 360mol) 代替氯化 钾重复以上操作。测出 T 始、 T 终。

12、4实验结束,洗净,晾干量热装置。(若时间允许, 可重复测量, 保证重复测定值的精确度在 2以内。)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完毕,应尽快写出实验报告,及时交上。实验报告一般包括 以下内容:实验(编号)实验名称专 业班 级姓名 合作 者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应写出如下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 用文字、化学反应式及计算公式等说明,既要表述正确、条理清 楚,又要尽可能的简捷明了。 (对于本实验,应画出实验装置图。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列出本实验中所要使用的主要试剂仪器。(四)实验步骤应简明扼要地写出本实验步骤流程和操作要点。(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1、计算量热系统得热容。2、计算 KNO3 的积分溶

13、解热(六)问题讨论结合物理化学中有关理论对实验中的现象、 产生的差错和实验误 差等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 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七、思考题1、为什么只做膨胀功的绝热体系在等压过程中总焓不变?2 、为什么要缓慢,均匀地搅拌?3蒸馏水与保温瓶温度不平衡,对测定有何影响?4KCl 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八、实验成绩评定办法本实验成绩按如下五级标准进行考核评定。参考标准如下:(一)优秀(很好)能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 能独立、顺利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 验操作;会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能掌握所学的各项实验技 能;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其它各项实验

14、作业; 有一定创造精神和 能力;有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和习惯。(二)良好(较好) 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认真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 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能掌握绝大部分所学的实验技 能,对难点较大的操作完成有困难; 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 作业;有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三)中等(一般)能基本上理解实验目的要求; 能认真努力进行各项实验操作, 但 技巧较差; 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一些较容易的问题, 掌握实验技能的 大部分,有 30%掌握得不好;能一般完成各项实验作业和报告;处理 问题缺乏条理, 工作作风较好;能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学习努力。(四)及格(较差)只

15、能机械地了解实验内容; 能一般按图或按实验步骤 “照方抓药” 完成实验操作;能完成 60%所学的实验技能,有些虽可做但不准确; 遇到问题常常缺乏解决的办法, 在别人启发下能作些简单处理, 但效 果不理想;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能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中有小的习惯性缺点(如工作无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五)不及格(很差)实验中只能盲目地“照方抓药” ,所学实验技能只掌握不足 60%; 有些实验虽能做,但效果不好,操作不正确;工作忙乱无条理;一般 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但常有小的错误;实验报告错误较多,遇到 问题解释不清,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实验作业仍有难度; 或有些小 聪明但不努力,不求上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