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炉管协议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834827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化炉管协议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转化炉管协议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转化炉管协议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转化炉管协议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转化炉管协议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化炉管协议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化炉管协议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项目20000Nm3/h制氢装置转化炉辐射管系技 术 协 议买方: 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设计: 青岛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代表:刘福生 卖方: 代表: 1. 总则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买方),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方)和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卖方)制定的关于四川盛马化工股份化有限公司制氢转化管,进口支管,出口支管,辐射进口集合管、辐射出口分集合管及集合总管(含三通)的制造、试验、检验及验收的纲领性文件。1.2 当引用标准与本协议有矛盾时,以本协议及图纸为准。炉管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100

2、000小时。1.3 双方应严格遵守本技术协议,如一方提出某些修改要求,需以书面提出并征得对方同意。2 供货范围序号No.名称Name图号数量 材质 单重(Kg) 总重 (kg) 1转化管1-1转化炉管S09050D1202720100546组合件559.625741.61-2转化炉管S09050D120272010062组合件563.71127.41-3转化炉管S09050D1202720100746组合件559.625741.61-4转化炉管S09050D120272010082组合件563.71127.42集合管2-1辐射出口分集合管S09050D12022组合件139027802-2辐射

3、出口总集合管S09050D12021组合件218221822-3辐射进口集合管S09050D12022组合件61512303猪尾管3-1进口支管S09050D120248TP321H2514503-2进口支管S09050D120248TP321H2514503-3出口支管S09050D120296800H11.711704其他4-1铝皮=0.5, 317m21.426Kg/m24524-2陶瓷针刺毯普通陶瓷针刺毯=20 ,6.7m3200kg/m313404-3现场焊接材料Er347/Inconel82各25Kg/45Kg70注:表中重量为设计院图纸重量3.设计制造标准及规范(按最新形标准)A

4、STM A608高温承压离心铸造铁-铬-镍高合金钢技术条件HG/T2601-2000 高温承压用离心铸造合金炉管技术条件GB/T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GB/T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9443-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GB/T4338-2006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GB/T2039-1997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 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ASTMB407 镍-铁-铬合金无缝钢管

5、技术条件ASTMB564 镍合金锻件ASTM A312 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公称管GB/T 50126-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T20683 化学工业炉耐火,隔热材料设计选型规定4转化管制造,检验,验收4.1离心铸造管段技术要求4.1.1制造方法4.1.1.1管段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炉管合金材料的熔炼采用感应电炉、熔炼所用的原材料使用全新料,不得采用使用过的废旧炉管回炼。4.1.1.2管段采用离心浇注工艺。4.1.1.3管段内孔采用拉镗床加工,确保其内表面的疏松层被机加工掉。4.1.1.4管段外表面为铸态,经喷砂处理露出金属色泽。4.1.1.5离心铸造管表面应呈

6、现出均匀的“杨梅”粒子。4.1.1.6坡口的加工采用数控车床加工。4.1.1.7 管段间用氩弧焊组焊成长管。4.1.1.8 标识:标识清晰与质证书一致。4.1.2材料及要求4.1.2.1化学成分表1 ZG25Cr-35Ni-Nb-Ti转化管的化学成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每炉光谱分析一次。 CSiMnSPCrNiMoNbTi0.40-0.451.0-2.01.0- 1.50.030.0324-2733-370.500.8-1.50.05-0.2注:(1) Pb、As、Zn、Sn的含量均应100PPm;(2) Cu含量0.25%; 4.1.2.2力学性能 4.1.2.2.1室温力学性能试验:表2

7、ZG25Cr-35Ni-Nb-Ti炉管室温力学性能b(Mpa)s(Mpa)5 450250 8%a. 室温拉伸试验频次:前5炉每炉做一次试验,以后按每10炉抽检一次;冷端取样。4.1.2.2.2 高温短时拉伸试验:表3 ZG25Cr-35Ni-Nb-Ti炉管高温短时拉伸性能温度抗拉强度延伸率900(1050) 147MPa( 61MPa) 30%( 39%)a.高温短时拉伸试验频次:铸管前2炉每炉做一次试验,以后按每20炉做一次试验,冷端取样。4.1.2.2.3高温持久试验表4 ZG25Cr-35Ni-Nb-Ti 炉管的最小断裂时间温度1100(982)应力17MPa(41.3MPa)断裂时间

8、100h(20h)a.高温持久试验频次:前10炉做一次试验,以后每50炉做一次试验,冷端取样。4.1.2.3供货商应提供可靠的、供设计审查使用的断裂强度数据来源或相应的拉森米勒尔曲线的来源,这些数据来源应至少经10,000小时和相应组数的试验。4.1.2.4金相低倍酸蚀试验炉管进行金相低倍酸蚀试验,结果符合:a. 管段外表粗糙层厚度.。b. 组织应均匀、致密,密实层厚度不小于12.0mm 。c. 外径柱状晶层50%。d. 冷、热两端断面晶层均匀。试验频次:首10根管段每根做一次试验,以后按20根管段数试验;冷端取样。d. 金相低倍酸蚀试验按GB/T226制备试样和试验,拍下金相照片,提出试验报

9、告。上述分析和试验如果出现不合格,双倍复检;如再不合格,该炉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余下的炉次加倍复检。4.1.3管段制造公差、粗糙度要求。4.1.3.1管段外径公差,内径公差。4.1.3.2加工管段的偏心(最大壁厚减最小壁厚)0.8mm.4.1.3.3管段直线度,每1米不超过2mm,全长小于10mm。4.1.3.4管段内表面粗糙度Ra3.2,焊接坡口表面加工粗糙度为Ra6.3。4.1.3.5 全长公差为Lmm。4.1.3.6 任意位置壁厚偏差小于1.2 mm。4.1.4水压试验4.1.4.1组焊的管段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24MPa,稳压时间15分钟,不允许出渗漏和冒汗,水压试验应在无损检测之后

10、进行。水压试验后应及时将水吹干。合格之后,方可与其他零部件件组焊。水压试验发现的渗漏和冒汗缺陷不允许补焊。4.1.4.2转化炉炉管整体组焊完毕后应进行整体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0MPa,稳压时间不小于15分钟,且不允许有渗漏和冒汗。水压试验应在无损探伤合格后进行,试压完毕应及时将水吹干。4.1.4.3试验用水应清洁,C1-含量25ppm,水温5。4.1.5无损探伤4.1.5.1管段外表面进行100% 荧光探伤或渗透探伤检查,不允许线性缺陷。4.1.5.2 管段进行100%气密试验,气压为0.40.6 MPa,保压5分钟。4.1.5.3 焊接坡口,打底,填充,盖面,等均按JB/T4730-200

1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级合格。4.1.5.4 对接焊缝进行100%RT检查,按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2级合格,1级合格率大于99%,底片质量为AB级。4.1.5.5管段内孔加工后,两端内表面进行PT检查,最小范围为2倍内径,不允许有裂纹、线状迹限及疏松等缺陷。4.1.5.5涡流探伤:对内表面加工的管段应逐根进行100%涡流探伤。并按下列条件验收:a) 任何具有缺陷大于0.25mm深度的管段被视为不合格,如有可能,可重新加工除去缺陷或去掉有缺陷区段,否则报废; b) 当缺陷深度在0.125mm和0.25mm之间时,使用液体渗透探伤和内窥

12、镜检测法对之确认缺陷是否存在,若存在必须消除;c) 当缺陷深度小于0.125mm时,管段视为合格。4.2.组焊 4.2.1组焊要求 4.2.1 .1焊接采用氩气保护焊方法。4.2.1.2 焊接材料a.同种材质焊接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当的焊丝。B .异种材质的焊接,选用德国UTP2133MnNb焊丝。4.2.1.3 炉管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PQR参照JB4708-2000规定。a) 对接接头应按转化管母材要求进行常温拉伸、高温短时、高温持久试验;b) 各项试验的试样数量均为2件;c) 铸钢材料免做弯曲、冲击试验。4.2.1.4炉管焊接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承担,严格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施焊;并做好

13、标记。4.2.1.5组焊长管,其焊缝接头数不超过3道;最短管1.2米且放在长管端部。4.2.1.6 管段焊接坡口加工按图纸要求。4.2.1.7 焊接组对时,其错边量0.25mm。4.2.1.8 焊缝尺寸公差:焊缝外表面:应高于母材表面,其余高1.6mm;焊缝凸起高度差1mm;焊缝表面应圆滑过渡到母材表面且单面增宽量2mm,外观纹路最大为2.5mm。焊缝内表面:直长管焊缝内表面应打磨与母材齐平且圆滑过渡;不能打磨的焊缝最大内凸高度为1.6mm。4.2.1.9 组焊长管进行通球检查,对组焊炉管接头根部余高进行检查;通球直径为管内径(基本尺寸)减去3.2mm。4.2.2 焊缝外观检查及探伤4.2.2

14、.1 焊缝外观检查焊缝形成应美观,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弧坑、夹渣、未熔合、咬边的缺陷。焊缝表面应圆滑过渡到母材表面且单边增宽不大于2mm,根部焊道内表面不得有未焊透。4.2.2.2 焊缝的坡口,打底,填充,盖面及热影响区表面进行100%PT检查,合格标准:按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级合格。4.2.2.3 承压对接焊缝进行100%RT检查,合格标准:按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级合格。4.2.2.4如果焊接部位经检查存有害影响,应作修理或重焊,但同一部位返修的次数不得超过二次,并应有返修记录。4.2.3 焊缝记录a.应在转化管示意图(简图)上标记焊缝号及相应位置。b.焊缝号应与焊工号、底片编号、焊接件的炉号对应。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