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说课稿1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834810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能》说课稿1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能》说课稿1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能》说课稿1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能》说课稿1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能》说课稿1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能》说课稿1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说课稿1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能说课稿1份内能说课稿 惠农中学 王玲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内能是热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教材通过对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等多种形式,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再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内能的改变,进而引出热量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还为下一章学习内能的利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

2、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内能过程的几个片段,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

3、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内能的理解上有困难, 其次,学生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具体的认识,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为: 重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举出相关事例。 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 2了解热量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感性认识比较匮乏。因此,教学中仍

4、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借助实验等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从学生的体验、经历和身边的事物来建立和强化内能的概念,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内能的存在、什么是内能、内能有什么特点、内能是怎样变化和量度的。 三:说教法、学法的确定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法、学生实验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学法: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应用等 四:实验器材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根50 cm的细铁丝、

5、压缩点燃演示器、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器 五、说教学过程 我计划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认识内能 一、新课引入:向学生展示三幅有关人类对“热”充满渴望的图片。展示人类对“热”的基本认知过程。 1钻木取火; 2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 3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 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 第二环节:分析类比,建立概念 观察一下“分子”和“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 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机械能。微观世界的分子虽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2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

6、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 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山也不例外。 第三环节: 深化提高,应用概念 首先让学生体验对手呵气和搓手时手的感觉,再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角度分析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为了进一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我计划先组织学生做演示实验A:压缩空气做功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讨论

7、分析,得出外界对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的变化。接着让学生猜想,如果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会怎样变化?并通过演示实验B:气体对外界做功,让学生感受瓶塞被气体冲出去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演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以及用“冰露”矿泉水瓶分组实验、观察、体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中通过做功使内能变化的两个过程。 知识的应用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借助了学生体验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观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瓶瓶罐罐皆学问,物理来源于生活,深化和提高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并让他们通过亲历科

8、学实践活动,体会到科学实践活动的魅力与乐趣,从而乐于参与各种科学实践活动。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谈一谈本节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布置课外小实验:自制弹射器 找一段两端开口的小塑料管,从塑料管的一端塞进一个用水浸湿了的纸团,从另一端推进一个用橡皮塞制成的活塞,一个简易的弹射器就做成了。试试推进活塞,比比看谁能把纸团弹射得最远。 布置这一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为后面热机的学习做个铺垫。 六、板书设计: 第2节 内能 一、认识内能 1什么是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判断一个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观察其温度变化。 2热传递: 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