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名词及常见病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33839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名词及常见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骨科名词及常见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骨科名词及常见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科名词及常见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名词及常见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脱位:指构成关节的骨骼关节面脱离正常的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直接暴力: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可由跌扑、坠落、撞击、压砸、穿凿、挤压、击杀等引起。间接暴力: 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功能复位:骨折的某种移位因种种原因未完全纠正,但在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功能无明显妨碍着。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牌,尺骨鹰嘴突组成的肘后三角,在肘关节伸直时,此三点成一直线,当肘关节屈曲90时,则成一等腰三角形,鉴别肘关节脱位和肘关节骨折的标志。携带角:前臂完全旋后时,上臂与前臂纵轴所成10-15的外翻角,骨折移位可被此角改变而成肘内翻或肘外翻畸

2、形。尺偏角:挠骨远端关节面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一般为 20-25。掌倾角:挠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的角度,一般为10-15。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的相交成角。前倾角: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内外牌中点间连线不在同一冠状面上,股骨颈向前倾斜形成一角度。1、肋骨骨折临床表现:伤后骨折处疼痛,咳嗽和深呼吸时疼痛加剧;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 胸闷感或呼吸困难; 局部胸壁肿胀,或可触及皮下气肿; 单根肋骨单处骨折,局部压痛多较 明显且局限,有时可闻及骨擦音。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局部胸壁浮动着,可出现反常呼吸。并发症: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 邮购

3、或(和)气胸。2、肩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伤肢呈 弹性固定 于轻度外展内旋位,外观呈 方肩畸形,肩峰下空虚。在腋下、喙突下或锁骨下可摸到肱骨 头。搭肩试验阳性。 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类型和确定有无骨折情况。治疗:1、手法复位:(1)手牵足蹬法(2)牵引回旋法;(3)拔伸托入法 2、手术疗法3、固定3、锁骨骨折诊断: 1、特殊姿势:思者常以健手托住思肢.头偏向思侧.下颌转向健侧, 患肩向前内下方倾斜 2、肿胀,皮下瘀斑,畸形明显。3、触诊,可触着骨折端,压痛。4、有外伤史。5、幼儿多为青枝骨折,要询问病史6、X线拍片:可确诊(横断、粉碎、青枝)4、肱骨干骨折移

4、位特点: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上移位,远折端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上移位。在三角肌止点以下的骨折,近折端受三角肌和喙肱肌的牵拉而向外、向前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移位。临床表现:1.外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成角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2.骨折合并挠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手掌指关节不能伸直。诊断标准:1.有外伤史。2.骨折部肿胀、压痛明显,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感。3.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发症:(一)挠神经损伤(二)血管损伤(三)迟延愈合或不愈合(四)晚期合并症。常有肘关节僵 硬和功能丧失,老年患者肩关节僵直

5、。治疗:手法复位:1、纠正重叠移位;2、纠正侧方移位;3、嵌合骨折;手术疗法:对开放性骨折、肱骨干多处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合并匚|血管、神经损伤者、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潜入者等,可考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固定方法:夹板固定;U形石膏,悬垂石膏固定5、肘关节脱位:由肱尺关节、肱挠关节和上尺挠关节构成的关节发生移位,以肘关节 疼痛、肿胀、功能活动障碍、关节外观畸形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分型:前脱位、后脱位与侧方脱位。特点:患处肿、痛、不能活动。肘半屈位弹性固定。肘后空虚感,可摸 到凹陷处。肘部三点关系完全破坏,失去正常。 治疗:一般手法复位常用牵拉屈肘法, 复位成功后,肘关节主被动活动及肘后三角关系

6、正常;青壮年陈旧性脱位应考虑手术治疗;复位后用 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 90度位,34周后去除固定,6、挠骨小头半脱位临床表现及诊断:1、疾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2、受伤后不愿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后。3、肘关节处于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4、肘关节无肿胀、畸形,但挠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5、线片无异常。7、肱骨牌上骨折诊断: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伸直型肘后突起成靴形,肘前可扪及突出的骨折近端,屈曲型肘关节屈曲, 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出的股折近端,X线。8、孟氏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挠骨小头脱位。(伸直型)(屈曲型)(内收型)(特殊型) 9、挠骨远端骨折分型: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和屈曲

7、型两种骨折,以前者多见。诊断: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可见餐叉状畸形;屈曲型骨折可有锅铲样畸形。挠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横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治疗:1.无移位骨折,可用功能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 4周。2.移位型骨折,需闭合复位 3.复位标 准4.畸形愈合的治疗10、腕舟骨骨折分为腰部、近端、结节、远端骨折。特点:伤后腕部挠侧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受限。鼻咽窝及 舟骨结节处有明显压痛。11、雕关节脱位 分为后脱位, 前脱位和中心脱位。12、股骨颈骨折诊断:1.临床表现:患侧雕部疼痛,活动加剧,可牵涉至膝部囊内骨折 肿胀不明显,二囊外骨折局部可有肿胀甚

8、至瘀斑检查时压痛部位以慨关节前方为主,叩击足 跟及大粗隆加剧疼痛。 治疗:1、治疗选择:对不全骨折、无移位骨折、应卧床休息,皮肤 牵引维持患肢与外展中立位,可配合穿丁字鞋,6-8周后可扶双拐活动;2、复位标准:两骨折端之间的对线关系;两骨折端之间的对位关系;3、复位手法:手法复位;牵引台快速牵引复位;4、固定方法:多针固定术;加压螺纹钉固定。13、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1)雕部疼痛、肿胀、严重者雕外侧皮下瘀斑( 2)患肢功能 丧失,不能站立行走,查体可见患肢有短缩,外旋畸形,大粗隆在Nalaton线上方,无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大腿隆间压痛,纵向叩击痛阳性(3) X线摄片可见骨折治疗:1、不全骨

9、折者卧床休息,患肢穿丁字鞋维持中立位,6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 2、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采用合力牵引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6-8周后带外展夹板扶双拐下地活动3、不稳定的移位骨折可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8-10周4、严重粉碎性骨折不能接受骨牵引及手术者考虑皮牵引治疗。复位方法: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治疗;固定方法:鹅头钉内、Ender钉固定。14、股骨干骨折 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转子下至股骨牌上部位骨折。1、急救搬运;2、牵引复位:股牵引复位;皮牵引复位; 3、手法复位4、手术治疗;5固定方法 15、骸骨骨折诊断:1.有外伤

10、史2.膝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淤血,关节内积液,膝关节不能伸直,有时可在骸骨面摸到裂隙 3.X线摄片治疗:1、手法复位;2、固定方法:抱膝圈、 井字带固定法3、手术治疗4、闭合穿针加压固定法 5、抓能器复位固定法16、胫腓骨干骨折诊断:胫骨骨折后小腿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和异常动度;X线片治疗:主要是恢复小腿负重机能,治疗的重点是胫骨,骨折的成角与旋转畸形尽可能校正, 以恢复膝踝关节轴平行关系。17、踝部骨折脱位 外翻型;内翻型,外旋型;纵向挤压型。又分为 I、II、出度。18、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

11、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分为三大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如 肾衰竭,过量甲状腺荷尔蒙或白血病)或药物(如类固醇)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19、指屈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是以患指屈伸时疼痛,并出现弹跳动作为主要症状的疾 病,多发生于拇指,各手指均可发病,亦有少数患者多指同时发病临床表现:患指自主屈伸活动受限,用力屈伸时手指疼痛,并出现弹跳动作,如扣扳机状,并伴有弹响。严重者发生肌腱嵌顿,患指

12、被动固定于屈或伸指位置,因疼痛不能自行伸直,需健手帮助方能伸直。以晨起和劳动后症状较重,活动或热敷后症状减轻。检查发现患 指掌侧面在靠近掌骨头处,可触到绿豆大小的痛性硬结或条索物,局部有明显压痛。按住此硬结,再让患者作手指屈伸活动时,压痛明显加重,并弹跳感。很多患者因症状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或者治疗不得当,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20、半月板:内外各一,位于股骨牌与胫骨平台之间,为边缘较厚而中央较薄的纤维软骨, 附着与胫骨内外牌的边缘,可加深胫骨牌的凹度,以适应股骨牌的凸度,加强膝关节的稳 定性,同时有缓解震荡的功能。21、劲椎病指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分 (1)神经 根型(2)脊髓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经型(5)混合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