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8188243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应用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部分、智能电梯楼层控制系统介绍】311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概述:312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组成结构:413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管理方式:414系统工作原理6【第二部分、系统设计原则与规范】821总体设计原则及目标822总体设计标准和依据8【第三部分、系统功能特点】1031系统先进可靠1032系统安全,操作简便11【第四部分、产品解决方案与管理】1241联网型电梯楼层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适用IC卡和ID卡):124.1.1【实现功能】124.1.2【管理方式】124.1.3【现场设备安装方式】144.2不联网(免布线)型电梯

2、楼层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只适用IC卡):154.2.1【实现功能】154.2.2【管理方式】154.2.3【现场设备安装方式】164.3访客呼梯联动型(联网型)电梯楼层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适用IC卡和ID卡)174.3.1【实现功能】174.3.2【管理方式】184.3.3【现场设备安装方式】194.4访客呼梯联动型(不联网型)电梯楼层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只适用IC卡):204.4.1【实现功能】204.4.2【管理方式】214.4.3【现场设备安装方式】22【第五部分、产品设备介绍】235.1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系统组成235.2系统设备技术参数245.3【电梯楼层控制器】255.3【呼梯控制

3、器】265.4【电梯读卡器】265.4【授权发卡机】275.5【通讯转换器】285.6安装效果图及实拍图-.-29 5.7 部分合作项目及案列 - -30【第一部分、智能电梯楼层控制系统介绍】11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概述:现代化的都市中高楼林立,电梯成为人们上上下下不可或缺的工具,免于人们上下奔波之苦。但是,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还是不那么方便呢?比如: 你会担心人人都去按的电梯楼层按键是否会传染疾病; 一些无关的人员乘坐电梯到各家推销发广告; 某些智能电梯门禁产品虽然能够刷卡到达指定楼层,却无法访问其它楼层; 可以限制无关人员的乘坐,却也限制了临时访客的乘坐,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针对客户的需求我们选

4、择最新款的电梯楼层控制系统,这款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配置。图1.1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示意图图1.2 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流程图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是一种以IC/ID卡作为信息载体,集信息管理、计算机控制和智能卡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对进出电梯加以控制,有选择的对要使用电梯的人员予以放行或者禁止。它具有授权、记录、查询、统计、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具备极高的安防能力。目前,电梯楼层控制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众多安防产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因为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改变了以往安防产品如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方式,以主动地控制替代了被动监视

5、的方式,通过对电梯的控制大大地防止了罪犯从正常通道的侵入,并且可以在罪案发生时通过对电梯的控制限制罪犯的活动范围制止犯罪或减少损失。12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组成结构:硬件部分包括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扩展控制器、对讲楼层信号采集板、读卡器、电源、通讯转换器、授权制卡器和专用的电梯楼层管理软件配合使用,组成一套强大的电梯楼层管理系统。13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管理方式: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电梯楼层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

6、授权。电梯加入了电梯楼层功能,使拥有IC卡的住户感到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等级,但也带来了没有卡的访客使用电梯的问题。为更好地为解决该问题,我们结合楼宇对讲系统,开发了与楼宇对讲联动的IC卡电梯控制系统。该系统就可使访客在住户许可的情况下,无需用卡或记住密码,就可乘梯只到达住户楼层,而不能进其它楼层。这样,就不但解决了安全问题,也解决了访客的使用问题。业主: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业主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业主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楼栋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

7、,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访客:对于访客管理,采用与对讲系统联动控制,即访客接通住户室内分机通话后,住户通过室内分机开启单元门,并申请电梯对住户所住楼层开放,单元门开启后,对讲门口单元机将住户所在的楼层信号传送给呼梯控制器,呼梯控制器将楼层信号解析后下发给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系统接收到住户的开梯信号后,在设定的时间内开放住户层(其它层不开放),访客即可进入轿箱按下住户层键,启动电梯只上到住户层。闲杂人员:通过IC卡管理电梯运行,可将闲杂人员阻止在电梯之外,同时,又起到了电梯省电省空耗的环保作用,也减少了出现电梯按键失灵的情况,延长了电梯使用寿命,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的

8、一面,提高了物业的安全等级。本系统具有IC卡消费功能,可按次、按日期、按消费金额进行卡管理。具体方案实现目标为: 持有效卡人能方便、安全的使用电梯; 管理人员可以到达所有楼栋楼层; 持卡人只能进出授权指定的楼层; 持卡人可以通过输入预设的密码到达指定楼层; 持卡人可以通过可视对讲系统进行住户互访; 闲杂无卡人员或持无效卡人员不能使用电梯; 访客可以结合对讲系统呼叫电梯到达指定楼层; 不影响原有电梯系统的运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出现紧急情况时,可恢复电梯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安全; 管理人员能方便的设置人员的进出楼层权限和查看人员的出入记录; 根据管理软件设定消费模式对IC卡进行消费扣值,可以

9、根据需要对用户进行限次,限时对电梯的使用。14系统工作原理1.4.1系统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图1.2 JA78XX序列电梯楼层控制器系统工作模式1.4.2.对楼层按键的控制原理(仅一层按键示例):图1.3电梯楼层控制器对楼层按键的控制上图中,S3为原厂电梯按键面板上的楼层按键,S1和S2为增加的模拟按键(继电器触点),当刷卡后需要直达楼层时,S2按键闭合,当刷卡后需要选择楼层到达时,S1按键闭合。S1和S2使用继电器常闭触点,当控制器通电时,S1和S2跳转为常开触点。1.4.3与可视对讲系统联动的协调与数据交换原理如果遇有可视对讲系统和同时有多部电梯时,与可视对讲及电梯楼层控制器TK7824相

10、互之间的协调与数据交换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此我们有针对性的研制了智能电梯呼梯控制器JA8007,JA8007通常情况下的工作是作为各设备间的沟通协调及作为与上位机通讯的桥梁; 根据楼宇设备特点:住户按了对讲分机上的“开锁键”后,我们从对讲门口机取得对讲分机的楼层信号,同时将信号给对应的呼梯控制器,JA8007解析相应的楼层信息,并广播至JA7824,JA7824收到信息后开放用户所在的楼层按键,并启动电梯下到底层,访客进梯后,按楼层号电梯即可自动达到指定的楼层。 图1.4 与可视对讲系统联动【第二部分、系统设计原则与规范】21总体设计原则及目标 稳定性:由于电梯楼层控制系统是一项不间断长

11、期工作的系统,并且和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所以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要求系统要有三年以上市场的成功应用经验,拥有相应的客户群和客户服务体系。 实用性:电梯楼层控制系统的内容应符合实际需要, 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 势必造成投资过大,离实际需要偏离太远。因此, 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原则。同时,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使具备电脑初级操作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先进性:工程的整体方案将保证具有明显的先进特征。考虑到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本设计在

12、技术上将适度超前,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不仅成熟而且能代表当今世界的技术水平。 合理性和经济性:在保证先进性,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各种资源为目标进行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适用和效益,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结构化和可扩充性:系统的总体结构将是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既可使不同厂商的设备产品综合在一个系统中,又可使系统能在日后得以方便地扩充,并扩展其他系统厂商的设备产品; 管理简单:全面综合优化、优选,强调以人为本,系统易学易用,实现现代管理。 标准化:设计及其实施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选用的系统设备、产品和软件尽可能符合工业

13、标准或主流;22总体设计标准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95)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国家计委1988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UDT926)邮电部1997 所有计算机硬件系统均符合下述标准:电磁学规范:FCC Class B或CISPR22 ClassB安全规范:U

14、L Listed(美国)或EN60950(国际)【第三部分、系统功能特点】31系统先进可靠 高可靠性设计:产品设计遵循24小时不间断运行原则;进行了周到的电磁干扰防护与静电防护;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且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简单、一致;数据通讯采用国际标准,差错控制严谨;控制机的内部电源进行DC/DC隔离,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稳定性; 环境适应性强:产品选用工业级器件,适应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结构件结实牢固;防锈、防爆处理完善;通风、散热、抗震、防潮措施严密有效; 严格的质量控制:作为行业内唯一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研发、采购、制造、检测、安装调试都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要求; 完善的检验测试:拥有成套的先进测试仪器和设备,具有规范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所有零部件都经过了国家规定的如通电状态下48小时高低温老化测试(高温65,低温-40)、潮湿环境测试和振动环境测试等。 系统硬件、软件、技术处理方法、设定的运行管理模式等能满足系统一定时限的运行管理要求,选用当前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使系统有较强的生命力及对未来的适应性;系统采用开放性的体系结构,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可移植性、易扩充性、互操作性和灵活性,作到软件模块化,通信与接口标准化,使得纵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