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不平衡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17247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和不平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制度和不平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制度和不平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度和不平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和不平衡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0740410 07 国际法4 班 王琼华论 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平衡在 1700 年,墨西哥的人均收入与最早成为美国13 个州的英属殖民地的人均收入大致相 同。古巴和巴巴多斯显然更富裕。到了18 世纪末,古巴的人均收入略高于美国,而海地则 可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社会(以人均计算,包括奴隶)。然而,到了21 世纪初,墨西哥的人 均收入还不到美国的1/3,海地的更低。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命运的逆转呢?经济史学家肯尼斯.科索洛夫(Kenneth Sokoloff)和斯坦利.恩格尔曼(Stanley.Engerman) 给出了如下解释。在新大陆能够种植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古巴、海地)的地区或者矿产资源

2、及本地劳动力丰富(墨西哥)的地区,经济精英依靠的是奴隶制或其他形式的强制劳动。通 过把其他人排斥在他们所享有的机会之外而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物质特权。他们构建的制度限 制了人们享用学校教育、公共用地、专利权、企业家机会和政治参与的权利。在接下来的几 个世纪中,甚至在奴隶制和其他形式的强制劳动灭亡之后,储蓄、创新和投资的机会依然被 富人垄断。识字水平依然很低,而土地的所有权则高度集中。随着财富的来源从对自然资源的提炼转向制造业的服务业,像古巴、海地和墨西哥这样 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经济就陷入了停滞状态。而另一方面,在美国和加拿大,对土地、学校 教育和企业家机会的更广泛的享有权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因此,这

3、些更有包容性的经济更迅 速发展起来了。似乎是地理而非文化导致了新大陆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制度差异。建立这些殖民地的欧洲 国家的文化与政策的各不相同不可能解释这种差异。英属伯利兹(British Belize)和英属圭 亚那重蹈了西属洪都拉斯(Spanishi Honduras)和西属哥伦比亚的覆辙;英属巴巴多斯和英 属牙买加则重蹈了古巴和海地的覆辙。与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不同,在尼加拉瓜海岸罗维登斯岛(Providence Island)定居 的清教徒们摒弃了他们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变成了奴隶制主。据其重要的历史学家所述, “清教徒的定居地其经济在虏获的商船和奴隶制的刺激下,与其他任何一个西印度的

4、殖 民地非常相像。”在西班牙人1641 年侵占该岛时,奴隶的人数多于清教徒的人数,而且这是 一个如此富裕的殖民地,以至于它吸引了两条船的清教徒,使他们相信自己在那里可以比在 马赛诸塞州过得更好。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相信(并向他们的学生们传授):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实现 良好经济效益的政策手段都需要高度的收入不平等。他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是一种“权衡”, 即:如果你想要更大程度的平等,就必须以无效率和更慢的经济增长作为代价。他们的理由 是,更高程度的不平等为努力工作、有效经营和承担创新所必需的风险提供更强烈的激励。 这个观点甚至被布鲁金斯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著名的公平和效率:重大

5、的权衡一书中以标题的形式明文昭示。他写道:“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种 所谓的“权衡”成为不平等的一个有力的辩护: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是很美好的,但是代价太 高昂了。然而,且不说这种平衡是否真的不可避免,它在实践中其实是难以找到的。人们对其存 在性的怀疑是由这样一个事实引起的:近几十年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是世界上收入分 配最平等的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生产率增长却远远超过了南非、巴西这些收入分配最不平 等的国家或地区,更不要说美国、英国等其他相对平等的国家或地区了。即使把我们的比较 局限在相对富裕的国家(这些国家拥有的更为精确的统计数据),这种权衡也尚未实现。现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

6、济不平等是阻碍而非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率增长的。 不平等经常会滋生一些像罢工这样的冲突,并且会造成雇主与工人关系的恶化,以非生产的 方式浪费产出和精力。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干脆放弃双赢的机会,因为一片儿蛋糕都得不 到比得到不公平的一小片感觉起来要好一些(最后通牒游戏)。种族和其他形式的其实,以 及其他方面的机会不平等,使许多人缺乏足够的教育,结果是对整个经济而浪费了的人才。 当严重的财富不平等意味着大多数人缺乏独立创业所需的资金时,经济就丧失了管理和创新 的能力,以及因劳有所获的激励而带来的好处。在这些情况下,不平等阻碍了进步。在市场经济的世界里,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的性质。部分原因在于:这些

7、经济主体处于 市场和投资的竞争中。竞争的过程往往会奖励胜者、惩罚败者,所以世界经济充满了积累的 优势和劣势。在富国享受“良性循环”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穷国则被困在贫穷的“恶性 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并且经常诱使后来者加入到资本主义发展 的过程中。这种恶性循环可以从七个主要的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是市场规模的问题。除了像中国和印度这些很大的国家之外,穷国的市场是很小 的,而且穷人不会买太多的物品,并且交通费用通常很昂贵。即使像印度这样的大国,市场 也是受到限制的。印度和人口是加利福尼亚的30 倍,但它整个的商品市场仅为加州的一半 大。整个美国的市场比世界上所有穷国和中等收入国

8、家(总共 100 多个国家)的市场总和还 要大。这意味着,与美国和其他富国相比,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生产规模在穷国是有限的, 因此,要想通过规模经济适生产利润成为可能,就需要向更大的市场出口。然而,当穷国试 图向富国更大的市场销售产品时,它们经常会发现销售渠道被关税和其他进口限制阻塞了。第二个是剩余太少的问题。由于穷国的生产率水平普遍低下,所以,即使工资处于维持 基本生存的水平,剩余产品也不会很多。少量的剩余产品意味着只有很少的资源可以投资于 高效率的新设备、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源)。低投资率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匮乏使 生产率持久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种低下的生产率水平意味着即使工资水平很

9、低,成本 仍然很高。就像不赚钱的公司因为缺乏大量投资带来的动态成本优势和难以与盈利的公司竞 争的一样,只有很少剩余的国家被锁定在所谓的“动态成本劣势”中。第三个是学习壁垒的问题。穷国的人缺乏现代技术和高效生产制度方面的经验,他们所 需要的许多技能只能从工作实践中学会,但在先进的生产体系到位之前,他们很少有机会学 习怎样使用现代技术。第四个是风险规避的问题。穷国的人对冒险有一种理智的谨慎,因为即使是收入上很小 的损失都会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灾难性后果。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不愿意引进新技术, 不管是一种新型的种子还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虽然这些新技术有望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没 人能打保票;于是,很小

10、的失败几率经常足以阻挡潜在的创新者。第五个是自我延续的停滞问题。即使除去低收入水平和风险问题,一个还没有经历过生 产率快速增长的国家将会有一个艰难的起飞阶段。这是因为发动经济增长需要将资源从不能 促进经济增长的用途例如,富人的奢侈性消费,庞大的宗教秩序的维持、一支庞大军队的配备和武装等,转移到确实可以促进发展的用途例如,生产性投资、劳动力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还没有增长的时候,吧资源转移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用途上需要从一些 人手中夺走资源。而那些已经以无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的人们,往往是社会中最强势的群体。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率已经在增长,那么无须减少任何人当前的收入水平就可以把增长 的产出再投

11、回到投资、教育等领域。因此,发展过程就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除 非生产率已经开始增长,否则很难将资源转移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用途上去。不平等发展的恶性循环的前五个方面涉及一个国家自身的状况,后两个方面涉及该国与 其他国家的关系。第六个是竞争过程的积累性问题。每轮竞争的胜利者以强于对手的优势开始新一轮的竞 争。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游戏不像网球比赛那样,新一局比赛开始的时候,每位选手都从零分开始。竞争更像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在第一轮遭受重创的选手在第二轮比赛开 始的时候已经不太能打了,因而成为其对手容易打击的对象。第七,富国的政府经常采用阻碍穷国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中的主要措施是使世界上其

12、 余国家的生产者在富国的市场上难以销售其产品。另外一个最近对知识产权的重新定义,扩 大了范围并且延长了有效期。因为专利权和版权几乎完全由富国的人和公司所掌控,扩大知 识产权给富国带来的好处要大于穷国。当富国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军事援助、直接的军事干 预和其他手段来保护穷国保守、传统的精英阶层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时,穷国的发展也会 受到阻碍。因为这些精英集团通常会抵制经济和社会变革,对他们进行的外部支持实际上阻 碍了他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总之,一个具有高收入水平、庞大的市场、几十年的现代生产技术经验并且有大量剩余 可用于新设备、教育、研究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国家,比一个条件较差的国家有些巨大的竞争 优势

13、。因为富国把新增获利用于生产率的继续增长,而穷国却无法启动其生产率的发展,因 此,富国的优势会逐年增长。当然,发展不平衡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后来者永远赶不上领先者。德国和美国是后来者 在英国之后,它们在 19 世纪开始发展,但迅速克服了自身的缺点,现在,它们的人均 收入比英国高得多。另外一个例子是:韩国是20 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才开始发展的后来 者。领先的国家不会始终领先。美国超过英国,中国现在的发展那比日本要快的多。在过去的20 年里,韩国和南非的小国家脖子瓦纳的人均收入翻了四番。然而,在此期 间,尼日利亚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还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影响到更多的人,即后起之国 中国,它近几十年将印度甩在了后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