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153970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汕特别合作区潮莞高速连接大道项目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基填筑试验段(首件制)施工总结报告一、总结目的为了贯彻落实深汕特别合作区潮莞高速连接大道项目部首件验收制度,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减少不合格产品,确保工程进度并提高整体质量水平,确定我标段的路基填筑施工各项参数。通过本标段K2+820K2+920段路基填土试验段的施工及各项检测数据及施工得出的总结来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及相应的碾压方式、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施工工艺,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平行试验。试验路段施工完成后,通过对各种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与总结,以指导全线路基施工。二、首件制路基填筑试验段工程概况及

2、施工组织1、路基填筑试验段工程概况本区段均处于山地丘陵地区,路基地质主要以粉质粘土和强风化及全风化凝灰质砂岩为主,局部地表覆盖种植土,路基施工前清除并换填30公分厚的碎石土层。本区段路基填料使用具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挖土方,填料来源为路基相邻挖方路堑段的粉质粘土、全风化凝灰质砂岩等。本次试验段拟在K2+820K2+920段进行土方填筑试验,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第一、第二、第三层分别为30cm、35cm、40cm,本段土质取样经土工试验分析,分析数据见试验段填料土工试验成果书。2、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组织试验段施工的组织机构与设备情况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

3、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如下:质检工程师1人,路基工程师1人,试验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1人,机械工程师1人,施工员1人,试验员1人,施工机械手6人,辅助民工若干。试验段机械设备情况挖掘机2台,推土机2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2台,洒水车1台,自卸汽车8台,油罐车1台以及其它施工机械,主要机械型号及性能见附表1。试验室仪器设备情况试验仪器均能满足土工试验要求,主要仪器见附表1。材料的基本情况本试验段取土场范围为:K3+478K3+613路基挖方段,在施工前进行了CBR值试验和相关土工试验,同时试验监理对填料进行了平行试验,以便控制路基填土材料质量。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取得如下试验数据:

4、土的指标:最大干密度:1.82g/cm3,最佳含水量:12.5%,CBR值13.3%,最大粒径60mm,有代表性的最大粒径为20mm,土的塑性指数为13。试验段的准备工作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了所有参与工艺试验施工的技术、质检、测量和机械操作人员以及现场的指挥调度人员召开了一次技术交底会,会上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施工技术要求、工序试验流程及报验程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填筑层面的高程,路基设计表,放坡计算路基宽度,由测量工程师对K2+820K2+920试验段进行左幅各控制桩的放样,为保证路基边角的压实,在放样时将路基填筑边线加宽50cm,同时设置指示桩,并在标志杆上标示出每层填土的

5、松铺厚度,以控制每层松铺厚度。试验段施工思路及方法试验段上层填筑验收合格后,根据所要填筑路堤面积按分别30cm、35cm、40cm松铺厚度计算上土数量,并在路基两侧各超填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用洒灰点打方格的办法控制上土位置,初平后测定天然含水率,视天然含水率是否在最佳含水率的2%范围内决定洒水或晾晒,天然含水率满足要求后精平测出填料的平均厚度做为松铺厚度,采用正确的压实方式,每碾压一遍测定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准确记录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确定施工土方量根据室内测定的填料物理性质指标,计算一定路段长度面积的上土量V VBLH式中:V上土方量; B该层路基填土宽度; L填

6、土长度; H达到某一压实程度下的压实厚度(压实系数初步定为1.2)按上面方法计算出上土数量后,再根据每车装料体积17.5m和松铺厚度分别不大于30cm、35cm和40cm,计算摊铺面积分别为58、50和44,用白石灰划分别分成6m10m、5m10m和5m9m的方格网,每格上料一车,整平用大型推土机整平。填筑试验根据以上计算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上土量,测定天然含水率,合理使用整平及压实机械,并将精平后的平均厚度做为松铺厚度。采用正确的压实方式,每碾压一遍测定一次压实厚度,准确地记录下达到压实度所需压实遍数。具体做法如下:路基上土前,整平放出路基中线及边线,根据填筑松铺厚度不同用白石灰划分成对应尺寸

7、的方格网,并沿路线方向每隔20m每一横断面测3处标高。设专人负责控制上车车数,用一台挖掘机松土,一台挖掘机装车,两辆自卸卸车运土。同时人工配合铺填边部,对凸凹处铲平,清除填料中的草皮、树根以及超出规范的粒径填料等。平地机精平后,压路机碾压前,测出填料的容重,每隔20m每一横断面测出3处土方摊铺厚度(高程差),取算术平均值厚度做为实测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行驶开始慢速,最大行驶速度4Km/h,碾压时遵循先静后振,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沿路基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纵向轮迹重叠0.5m,横向重叠2.0m。碾压后表面无明显压痕。从第一次振动碾压完成后,每次振动碾压后根据布设好的高程检测点每20m一

8、横断面测3处高程以确定压实厚度,取平均值做为压实厚度,计算出压实系数。同时在左右幅的测点2米范围内取土样对压实度、最大干密度和含水量等数据进行检测。碾压完成后的路基表面满足:平整密实,无坑洼、轮迹,边部较顺直、边缘基本密实。三、试验路段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1、试验段沉降量的检测在试验路段,采用多种压实工艺填筑了3层土,作为93区、94区、96区的试验层。路基沉降量的测定采用水准仪,检测15点。我们对各层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进行了实测与记录,分别按照松铺后的标高,强振2至5次,并检测相邻两次沉降量,具体数值见下表:强振2次与松铺标高沉降差(松铺厚度30cm试验层)桩 号松铺高程(m) 强振2次后高程

9、(m) 相邻沉降量(mm)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K2+82013.71813.80313.91313.679 13.763 13.874 394039K2+84013.51913.64213.71913.481 13.599 13.682 384337K2+86013.09413.27313.38213.052 13.233 13.343 424039K2+88012.97413.13813.19612.935 13.099 13.154 393942K2+90013.19213.32213.47813.151 13.282 13.441 414037 沉降量平均值为

10、39.67mm,标准差为1.759mm。强振3次与强振2次沉降差(松铺厚度30cm试验层)桩 号强振2次后高程(m) 强振3次后高程(m) 相邻沉降量(mm)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K2+82013.679 13.763 13.874 13.675 13.757 13.869 465K2+84013.481 13.599 13.682 13.477 13.591 13.677 485K2+86013.052 13.233 13.343 13.046 13.228 13.340 653K2+88012.935 13.099 13.154 12.926 13.096 13.

11、145 939K2+90013.151 13.282 13.441 13.144 13.279 13.438 733 沉降量平均值为5.33mm,标准差为2.127mm。强振4次与强振3次沉降差(松铺厚度30cm试验层)桩 号强振3次后高程(m) 强振4次后高程(m) 相邻沉降量(mm)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K2+82013.67513.75713.86913.67313.75213.866253K2+84013.47713.59113.67713.47313.58613.675452K2+86013.04613.22813.3413.04213.22513.3374

12、33K2+88012.92613.09613.14512.92113.09413.141524K2+90013.14413.27913.43813.14113.27813.434314 沉降量平均值为3.33mm,标准差为1.234mm。强振2次与松铺标高沉降差(松铺厚度35cm试验层)桩 号松铺高程(m) 强振2次后高程(m) 相邻沉降量(mm)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K2+82014.024 14.097 14.215 13.978 14.055 14.171 464244K2+84013.823 13.948 14.013 13.777 13.907 13.970

13、 464143K2+86013.396 13.571 13.686 13.348 13.527 13.642 484444K2+88013.271 13.442 13.481 13.228 13.400 13.435 434246K2+90013.504 13.600 13.768 13.457 13.553 13.728 474740 沉降量平均值为44.20mm,标准差为2.396mm。强振3次与强振2次沉降差(松铺厚度35cm试验层)桩 号强振2次后高程(m) 强振3次后高程(m) 相邻沉降量(mm)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左8米中桩左8米K2+82013.978 14.055 14.171 13.971 14.049 14.163 768K2+84013.777 13.907 13.970 13.772 13.900 13.960 5710K2+86013.348 13.527 13.642 13.339 13.521 13.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