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814726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标题: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财政税收是整个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财政的发展。目前,因地方财政税收之间发展不平衡致使部分区域地方财政税收发展越来越艰难,因此加快地方财政税收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当前财政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当前地方财政税收发展现状。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由于调动了地方各区域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区域财政获得了一定发展,各区域财政的规模均有了不同程序的提高。但同时也该看到,因区域财政之间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落差不断拉大,致使部分区域财政发展越来越艰难,已经陷入“发展难”的困

2、境中。从其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财政收支名高实低,地方财政税收发展中的注水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性的区域财政往往不顾本地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过重地加大地方经济负担,不仅使本地经济发展陷入积贫积弱状态,甚至不惜以征收过头税,以贷款充税和搞财政收支“账面空转”的数字游戏方式来显示其财政发展业绩,导致区域财政发展中水分较大。这种区域财政发展中的注水现象,不仅空抬了增长基数,也为未来财政收支的实际增长埋下了隐患,使地方财政税收难以实现真实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二)历史包袱越背越重,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对一些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的县乡财政而言,不仅以往年度累积下来的历史欠账、财政挂账和借入周转金呆坏

3、账根本无法消化,导致其财政包袱越来越重,而且因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和实际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又不断产生新的财政欠款。不仅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支出已寥寥无几,就连发放公教人员工资和安排必要的办公经费也十分困难,出现了公用经费安排无着落和大面积拖欠公教人员工资现象,使财政陷入有增长、无发展,财政日子越来越紧的境地。(三)财政收支运行质量差,导致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和扩大。地方财政税收发展中的收支运行质量差,是财政收支运行不规范,一方面是财政日子紧,另一方面却存在着疏于约束的花钱大手大脚现象,致使县乡财政的运行风险不断加大,有些地方财政税收已经处于事实上的高风险运行状态,严重影响了财政的可持续

4、发展。(四)财源发展严重落后,地方财政税收发展缺乏后劲。近年来,由于受客观条件、体制转轨和市场供求矛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县乡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未能培育起后续发展财源,而且已有财源由于受经济效益滑坡的影响,有些传统财源已经处于“空壳”状态,无法为财政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地方财政税收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化。二、影响地方财政税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地方财政税收发展面临的上述问题,正在影响着地方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成因:(一)历史包袱负担过重,导致地方财政税收负重运行和积重难返。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财政就开始陷入发展困境,并且财政困难主要体

5、现在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方面,实行以中央适度集中财力为主要内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虽然中央财政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地方性区域财政困难不仅未能减轻,反而有所加重,致使部分县级财政年复一年地背上了沉重的挂账、欠账包袱,并且由于财政负重运行,发展困难,致使负担过重的地方财政税收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条件差,财源结构不合理,财源发展不稳固。从总体上看,区域财政发展困难主要集中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差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信息封闭、交通不便和自然条件恶劣的不利因素,因而导致其经济发展起点低、进步慢,财源结构单一和财政发

6、展基础脆弱,在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冲击,一旦原有财源受到影响,财政发展就极为艰难。(三)指导思想转换不到位,影响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健康发展。一是某些县乡领导存在着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等、靠、要的思想,遇事向上级财政部门伸手要钱和借钱,缺乏分级财政体制下的主动开拓精神和独立发展意识。二是在有些县乡领导和思想观念老化,不顾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单纯强调财政分配的规模和任务,导致财政超量“抽血”,影响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四)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拉大了区域财政间的贫富差距,使相对困难的区域财政发展更加困难。目前,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够完善,一是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现行分税制只

7、体出了上级适当集中财力的意图,不仅地方财政缺乏主体税种,省以下的市县区域财政无主体税,形成了中央财政摘西瓜,区域财政拣芝麻的局面。二是在各级财政间支出转移分配方面的现行增量返还办法不仅未能缩小区域财政间的贫富差距,反而使得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这违背了转移支付制度的宗旨和原1 2 下一页论财政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2页则,是对转移支付的一种反向驱动;上级对下级的专款补助,因其每笔专款都有专门用途,不能直接增加区域财政的实际可用财力,从而在缓解区域公共财政支付困难方面作用甚微。现行不规范的分级财政体制对区域财政产生的“抽血”功能,使得相对困难的区域财政发展更加困难。(五)财政资金体外循环,部门互争

8、财力,侵蚀了财源基础,加剧了经济和财政发展的双重困难。当前,财政资金体外循环,部门肢解财权、互争财力、侵蚀财源基础的行为依然存在。这种乱施财权、截留财力和扰乱分配秩序的部门分配行为,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也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是导致区域财政实际可用财力不足和发展困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六)各项配套改革不到位,加剧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财政收支矛盾。从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来看,越是发展困难的区域财政,其财政供养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越高。一是行政机构臃肿庞大,吃财政饭的冗员过多,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二是政府财政包揽的事业单位过多,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进程缓慢。绝大部分本应实现社会化经

9、营的“自食其力”的事业单位仍然由财政负担。这势必加重区域财政的支付压力,导致地方财政税收因负担过重而在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七)经济体制关系尚未根本理顺,使地方区域财政不得不被动地负担许多额外支出任务。从当前来看,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仍然很不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仍然存在着盈利归自己,责任找政府的现象,使政府不得不被动地承担市场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背上不应背的包袱。如区域财政被迫承担的农村基金会债务垫款,偿还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世界银行贷款垫付和其他借用外资的偿还垫付款。这种现象虽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却会加重市场主体对政府的责任依赖,不仅不利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而且会加重区域财政压力,导致

10、其发展困难。(八)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过多,加剧了地方财政税收收支矛盾和区域财政发展困难。由于受近年来市场转型矛盾的影响,我国为了拉动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收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从宏观上具有其正确性,但客观上却加重了地方区域财政的发展困难。一是中央出台的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农业税等减免政策,直接冲减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实际收入,导致其实际可用财力下降。二是中央出台的增人增支政策,不仅扩大了区域财政供养范围,更增加了财政支出的负担压力。导致某些本来就很困难的县乡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呈现为严重的入不敷出局面。(九)财政支出结构严重错位,既加剧了地方财政税收紧张矛盾,又影响了地方财政税收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某些地方财政税收虽然陷入困境中,甚至连“吃饭财政”都难以保证其正常运转,但仍然存在着热衷于上项目搞投资现象,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产生了“与民争利”的“排挤效应”,而且财政资金投向一般竞争领域的短、平、快的盈利项目,也导致了财政支出结构严重错位,既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发展要求,也是在区域财政困难条件下进一步加剧其运行紧张的重要原因。(十)财政监督管理不严,资金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导致了地方财政税收发展困难。一些区域财政由于未能建立起财政资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或者因为财政监督管理流于形式,造成预算安排粗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