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8147204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 上半学年期中模拟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模拟检测题一、选择题4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3,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h30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mgh/3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mgh/3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mgh/33、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

2、变化情况是( B )Af 不变,N 不变 B f 增大,N 不变 Cf 增大,N 减小Df 不变,N 减小10、起重机下挂着质量为500kg的物体由静止竖直吊起2m高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A、起重机对物体做功是 10250J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是10000JC、物体受到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250J D、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是10000J12、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521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 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3、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C )A. B. C. D. 6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一质量m=1kg 的金属球,球与墙之间挤压一个轻弹簧,当金属球静止时弹簧水平,轻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60;则剪断轻绳的瞬间,金属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B )ABC D07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则 ( CD )A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在Q点,卫星在轨道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时的加速度C在轨道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进入轨道8

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B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C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9如图,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在水平面上匀 速向右运动时,则 ( A )AA向上加速运动 BA向上减速运动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D绳的拉力等于

5、A的重力5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了太空行走。如果神舟七号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在该轨道上,神舟七号航天飞船:BCD A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两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一样,在斜向下 方的外力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移动一段距离。那么:( CD )A 摩擦力对两个物体所做的功相同;B F对A所做的功与A对B所做的功相同C A

6、所受合外力对A做的功与B所受合外力对B做的功相同D A对B做的功与B对A做的功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5、关于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A 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的时候,牵引力大小一定与速度大小成反比B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如果功率是额定功率,则汽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大小的时候车速最大C 如汽车以发动机的恒定功率起动,则汽车在加速过程中加速度恒定D 汽车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和汽车以某一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达到的最大速度是绝对不一样的。10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A地的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右图中图线A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B地的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拉物

7、体,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右图中图线B所示。如A、B两图线的延长线交纵轴于同一点,以g、g分别表示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不计地球自传的影响,下述正确的是( D )。Amm ;gg B.mm ;g=g C.m=m ;gm ;g=g2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A)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

8、球 (BD)A将打在下板中央 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10如图,质子、氘核和粒子都沿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中线OO方向垂直于电场线射入板间的匀强电场,且都能射出电场,射出后都打在同一个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出现亮点若微粒打到荧光屏的先后不能分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速度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3个亮点B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质量与速度乘积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2个亮点C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动能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1个亮点D若它们由同一个电场从静止加速后射入偏转电场,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1个亮点7光滑绝缘

9、细杆与水平面成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所加电场的场强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球可在杆上保持静止 (B)A垂直于杆斜向上,场强大小为B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C垂直于杆斜向下,场强大小为D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二、实验题12“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得到如下一组有关数据:物理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弹力(N)5.06.08.09.010.0弹簧长(cm)22.0023.8027.4129.2031.02(1) 利用上述数据在图中描出图线(2) 利用图线,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c

10、m(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弹簧的原长为 cm。13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已有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和 电源。(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是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不系橡皮筋,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不系橡皮筋,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不系橡皮筋,

11、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不系橡皮筋,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C本实验中,并不需要计算出每根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20、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

12、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1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A、B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C,使其伸长到O点,如图所示;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FB,/2;现保持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使其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橡皮条还是伸长到O点不变;此过程: (1)B的示数FB一定是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FB方向与CC/之间的夹角一定是_(填“变大”,

13、“不 变”或“变小”)12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面桌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加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滑块的加速度a_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滑块的速度v4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测量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过程始终保持m2 m3)。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_。(2)某同学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