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814713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投标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质量及安全保障体系单位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制度及保证体系的认证情况。(一)质量管理体系我公司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公司的产品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各类地基与基础施工、水文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测量、工程物探、土工试验、科研开发和技术咨询等。其特点为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生产协调性和经济要求等。公司围绕上述产品特点通过识别过程和因素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搞好该项工程的勘察工作,确保勘察质量,根据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如下措施:(1) 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运作,按照合同、勘

2、查任务书及规范要求,编制详细的勘查实施大纲,明确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计划、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2) 实行施工监察制度:首先必须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准确。为此成立质检组,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质检员分工负责各组的质量监控工作。质检人员必须常驻工地,随时跟踪检查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整改,质量监控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3) 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对没按计划书有关规定和要求施工的,坚决返工,并给予当事人经济处罚。(4) 及时向业主委派的现场工程师汇报施工情况,协商处理出现的问题。(5) 严格资料验收签字程序:资料交接必须手续完善,严把验收签字关。各道工序必须有质检员

3、、项目工程师验收签字,经技术负责人签署质量评定合格意见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6) 认真做好资料的汇总、分析和评价:在准确搜集野外测绘、物探、钻探资料的基础上,拟订内业资料整理计划,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汇总分析,使资料图件美观、数据准确。由技术负责人进行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由技术顾问进行技术把关,最后聘请专家组对勘查报告进行评审,确保成果资料结论正确、评价科学、建议合理,满足业主的要求。为此,还需:全体作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全面贯彻质量方针,严格实行质量工作责任制和终身负责制。充分利用邻近已有勘察资料,认真吃透设计意图,对工程地质复杂地段、特殊地段进行重点勘察,提出

4、评价及处理方案,满足设计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ISO9001系列标准的有关内容,做好勘查、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记录,努力提高勘查、施工工程质量,为设计提供合格产品。做到事前指导、中间检查、事后验收,严格按国家有关强制性规范条文、施工作业任务书、质量管理系列标准程序施工,确保野外工作质量。同时加强审核检查工作,保证每道工序的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不允许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对软土采用回旋薄壁取土器采样,对于中细、粉砂采用原状取砂器采样,以正确评价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严格执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等一系列与本工程有关的技

5、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质量要求达到优良标准。设立现场项目部,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审核人驻守现场,及时解决野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树立野外作业和第一手资料是控制产品质量重要环节的思想,做到原始资料记录清晰、准确、详细,且必须由专人记录,工程技术负责人现场编录、检查验收。严格执行质保体系中有关质量控制标准,半成品和成品资料须达到优良,方能提交。接受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勘察全过程中的随时检查及监督,及时按要求进行改进。(二)质量保证措施(1) 项目部及岗位责任制我公司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管理经验。本次勘察、施工我公司将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满足本次施工工

6、程质量要求。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及安全高效的技术方案,以保证本工程勘察顺利实施。设立的项目部中各成员建立岗位责任制:项目负责人:由我公司高级工程师担任,经验丰富,负责与工程各方协调、沟通,并对最终成果报告进行审定,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就本工程有关技术事务与业主、设计和监理进行协商,负责落实技术质量管理措施和标准;处理重大技术问题和工程质量事故,负责对技术方案和最终成果报告的复审。专业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现场施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本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落实。审核人:对本专业技术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组织技

7、术交底,对专业项目的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负责对技术方案和最终成果报告的审核。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方案的落实,对专业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在施工中进行指导和监督。质量负责:负责专业工序各个环节的的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技术部接到施工任务委托书和(或)工程任务书后,按顾客要求、工期要求和施工项目的等级、规模成立项目组,安排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接到项目负责人发送的工程施工任务单及施工纲要后,安排施工负责人,并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2) 准备工作设备、仪器的准备工程部根据施工纲要、施工任务书中对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及工程量配置足够性能完好的设备仪器及材料。仪器设备进场前操作人员

8、必须对拟使用的机械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测试,对有故障或性能安全不稳定的仪器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测试准确度。技术方案的准备本项目工程施工工作实施前,先要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目的和要求以及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编制施工纲要。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中、小型项目编制施工任务书或施工技术要求先交审核人审核,再交主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大型重点项目按作业指导书施工纲要编制要求组织编制施工纲要或施工方案,先交审核人审核,主任工程师复审,再交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项目负责人在编制施工纲要过程中,应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重点,找出每工序及每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关键点,提出该项目的特殊过程和该过程质

9、量保证措施,对质量计划会审重点为施工工作量和方法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行,能否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施工纲要报业主或其代表审批后实施。同时,主任工程师或审核人在审批施工纲要后向项目组主要成员进行技术交底。项目负责人将施工纲要或施工任务书等及时交给有关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召开开工准备会(此会可以与工程例会合并进行)向项目全体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环境/安全交底,进行必要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并保留交底记录,让每位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做到每一工序目的明确。(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野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钻探质量控制首先施

10、工位置按施工布置图坐标由测量队用全站仪进行测放,经校核无误并经业主或其代表确认无误后,方可吊入合适的机械设备,并按有关要求进行安装,并严格按钻探操作进行施工。按照施工纲要或施工任务书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场地地层选择合适的钻探方法及钻具,严格控制回次进尺,保证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将岩芯按要求装箱和填写岩芯标示牌,终孔前呈报工程技术负责并经呈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位。每个勘探孔的工作内容均以任务书技术要求为准,情况有变及时与技术负责人联系。钻探过程中严格执行钻探技术要求:采用回转钻进。在岩石中钻进时,使用金刚石钻头或钨碳合金钻头。勘探技术钻孔的钻探采用泥浆护壁进行钻进,水文钻孔采用清水钻进

11、,套管护壁。土层及基岩风化带及断层破碎带采用干钻。覆盖层和全、强风化层采用跟管钻进、套管护壁。断层破碎带采用双管单动岩芯管钻探。钻探过程中,机组必须满足现场技术负责及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对钻探工作的特殊要求,如岩芯采取率,单个回次进尺等。钻具规格:本次钻探,将根据钻探深度和地层类型选择钻探设备。普通地层,采用130mm外径的套管,泥浆(或清水)护壁,钻探倾斜度不超过2:松散易碎的地层,采用套管护壁钻进,以保证钻探和取样的质量:岩石地层,采用91mm外径。岩芯采取率:从岩芯管内获取岩芯时,钻具不得提吊过高,以防岩芯掉出后层次混乱或摔断岩芯。下钻时,必须清理岩芯管内的残存岩芯以及下钻时孔壁刮带至孔底的

12、岩(土),以免造成下回次岩芯误记。及时查清孔内脱落或残留的岩芯数量,以此推算岩芯的实际层位和长度,准确计算岩芯采取率(RQD)。不易取出岩芯的地层,保留岩粉或破碎样品。钻取的岩芯按先后顺序在岩芯箱中摆放、排列整齐,按回次填写岩芯签,写明回次编号、岩芯名称和取样深度,放在相应的岩芯位置,保证岩芯鉴别与描述的准确;岩芯采取率是保证钻探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保证岩芯采取率,钻探时将采取如下措施:粘性土、土状强风化岩不小于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微风化岩80%。钻具配套齐全,根据不同的地层选择适用钻具及钻探工艺。必要时,对取芯困难的地层及需重点查明的部位,采用双

13、管单动工艺。每个钻探回次进尺不超过2m,同时也不超过岩芯管的长度。根据地层情况控制泥浆的循环、调整泥浆比重,正确选择泥浆在孔底取芯处的循环方式。现场日志和现场钻孔记录现场日志:为了综合分析钻探情况,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技术负责须每天认真填写野外施工日志,其内容包括:施工日期、技术人员动态、施钻人员动态、钻孔机械状况、材料配备和使用情况、生产进度(含完成工作量、钻孔深度、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取岩、土、水样个数等)和其它问题。技术负责填写好的工程日志交审核人检查签名认可,该工程完工后,所有工程日志要立卷、归档。钻孔记录:回次芯样必须按顺序排列装箱编号。钻机班长必须按每回次进尺记录,填写钻探班报表,记录

14、内容如下:回次进尺的起始深度、回次厚度、收芯长度、累积孔深、取土样号、取土深度、初始水位、稳定水位、原位测试的深度和细节、RQD百分比、裂隙指数、完整岩芯采取率,每个地层的基本地质描述等。岩芯编录和描述:所有岩芯和样品描述均按相关规范执行。终孔验收和封孔:钻孔达到预定深度后,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及业主或监理核实孔深,终孔深度误差不超过20cm。验收后,各方代表签字认可后方可终孔。终孔后,所有没有安装任何设施的钻孔进行封孔。取样工作质量保证措施对于不同的岩土层,其取样工具、方法等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相关取样要求、规定执行。取土样:根据地层特征、取样深度、设备条件和试

15、验项目的不同,合理选择取土器类型。取土器下入前,技术负责应严格检查密封球阀或活阀是否失灵,出水孔是否畅通,土样筒与半合管是否吻合及有无变形等。取土器由孔内提出后,应用专用工具拧卸,严禁用管钳,以免夹坏取土器,使土样变形扰动。打入深度一般不大于30cm,压入长度不大于取土器的长度。取岩样:应保证不同岩性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均有样品,并满足相关试验数据的统计要求。取岩样时,一般用有内层包装的湿纸包好,再用塑料透明胶布缠住,用标签注明岩样的名称、长度。采取的岩样尺寸应满足试块加工的要求。样品封装:土样筒取出后,必须立即用干棉纱擦净,不得进水和松开,用刀将土样两端削平并盖上土样盖,土样妥善密封(封蜡)

16、,防止湿度变化,并避免暴晒,贴好标签,标明上下,放入土样箱内,及时送往试验室。地下水样:地下水样应经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含水层中采取。取水容器事先要清洗干净,取样前应用试样的水对水样瓶反复冲洗三次。采取水样时应将水样瓶沉入水中预定深度缓慢将水注入瓶内,严防杂物混入,水面与瓶口要留1cm左右的空隙。按勘察技术要求分析项目取水样,水样采取后,要立即用蜡或火漆封口,贴好水样标签及时送试验室。岩芯和样品的拍摄:每个钻孔的岩芯在施工完毕之后,都用数码相机对岩芯进行现场拍摄,以便电脑存储。拍摄之前对岩芯加湿,相片中整合岩芯的有关信息,方便读取,照片中岩芯和样品应占满整个图面,不可出现缺漏。样品、岩芯的存储和运输:所有样品和岩芯将包装好再以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