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14696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导学案(5-6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 _ 组别_ 学生姓名_ 使用时间_课题 5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小组评价_教师评价_编制 四年级语文组 审核 导学反思一、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问题设立(预习任务)1、学习生字(音节和音序写在四线三格内;组一个课文中出现的词,并查字典选出相应义项。)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2、 )解释:_ _2、请用“/”给诗划分节奏,展示时可以在全班大声朗诵。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边读边参阅文中注解,尝试解题并串讲两诗含义。 _4、三年级学过课文画杨桃,里面说,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不一样。题西林壁哪一句也表现了这个特点?_5、当你在做一个题时,反复思考,不能解答,翻开笔记本,回忆老师说过的话,终于做出来了。这真是_。6、诗句_,_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接近。 7、在题西林壁中,诗人多次、多角度看庐山,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看

3、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_8、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诗人在什么地方,遇见了什么景象? _9、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己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_”的诗句。 10、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信心。这正如诗句_。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_”。 11、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_”,教导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 小贴士: 习作中,恰当的引用这些诗句,会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题西林壁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能给大家介绍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2、我知道题壁诗的由来。3、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绘。岭 峰C.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不识山真面目”呢?那怎样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呢?学后反思,我来闯关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

5、括号里。(1)题西林壁。(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2)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 B.缘分 C.因为2、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正如俗语()。3、小练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学习收获:_学习游山西村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给大家介绍陆游这位伟大的诗人。2、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方法。2、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3、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理解诗意方法如:借助注

6、释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插图补充诗中没有的词句。)重点品味“莫笑”、“足” 等词。4、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B、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5、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学后反思,我来闯关1、熟读成诵,釆取小组竞赛、组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生结合实际举例)学习收获:_知识延伸:制作陆游小档案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

7、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_ 组别_ 学生姓名_ 使用时间_课题6爬山虎的脚 课时 3课时 小组评价_ 教师评价_编制四年级语文组 审核 导学反思一、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9个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叶子模样。4、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5、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二、问题设立(预习任务)1、仔细观察学校里的爬山虎有何特点?并记录下来。2、学习生字(音节和音序写在四线三格内;组一个课文中出现的词,并查字典选出相应义项。)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部首( )除部首还有( )画组词( )解释: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