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摘要: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开放视域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实践 性范畴,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界历史视野和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视野, 最后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关键词: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 实践性范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是 发展中的理论只有把这个理论置于开放的视域,其理论价值才能向 人们放射出人类的崇高精神之光在社会开放进程中考察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把握人的全面发 展的实践性范畴,即阶段性范畴、能动性范畴、价值性范畴和发展性 范畴,这四个范畴分别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演进阶段、实践特质、核 心要素和实现方式,并且集中而完整地构成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 践结构正确把握这个实践结构,有利于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途 径在社会开放理论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演进的历史过 程,表现为一个阶段性的实践过程这些阶段性在其发展上表现为一 定的历史继承性和不平衡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从开放社会的 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演进存在四 个基本阶段即相当于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形态” 的前开放阶段、相当于人的发展的“第二大形态”的半开放阶段、大开 放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 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开放阶段。
能动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质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人 的发展,人的发展最终必然体现在个体人的发展上在开放社会,强 化个人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对个人积极干预生活、创造性地建设事业和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个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构成要素不可分割人的各项是啊金活动 所指向的对象并不是对象自身,二是对象化的结果霍布斯在阐述社 会复合体的构成要素时,提出了两点很有价值的思想:第一,在认识 整个复合物之前,首先要认识被复合的事物;人是社会复合体的构成 要素,要认识人是什么,就必须研究哪些内容是人的构成要素正如 马克思所言,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生命体的最高主宰, 无论是获得物质经济利益、拥有普遍权利,还是富有社会经验、只是 资本,都不能不经历一个从潜能到效能,从静止到运动,从消极到积 极,从被动到主动,从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行动,从行动到完成, 再从完成到完善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启动、张 扬人的动能性人的能力、品格和关系是人的价值的主体要素,而全面的能力、 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社会关系相应构成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价值 要素在社会开放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要素也在发生变化一 般地说,人的价值要素主要包括基本要素、衍生要素和变生要素,三 者是“三位一体”的价值性范畴,是互相关联的逻辑层次。
发展性范畴不是抽象的精神性范畴,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 在实践上看,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相适应,或者说,人的全 面发展依赖于人的价值实现方式的完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方式的 完善是以人的价值实现方式的完善为重要归依一方面,要把人的价 值归结为个人的价值才具有现实性意义个人价值是每一个现实的 人、历史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是指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更具体 一点,就是个人、群体、社会、人类对个人、群体、社会、人类需要 的满足把个人价值看做历史主流的价值,同时又看做是以历史主体 的实践活动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才能把人的价值当做具体的人、历 史的人、现实的人的价值来理解另一方面,要把人的发展归结到个 人的完善发展上,把个人发展方式归结到个人价值实现方式的完善上 才符合唯物史观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方式,首先要认识个人价值实现 的层次,其次要完善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在世界历史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与开放的世界历史进程相一 致社会开放和人的发展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是开放 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世界历史是由人并通过人的劳动、交往而不断生成的过程从生 产劳动角度来看,世界历史是由人类的开放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它 推动了普遍交往的发展;从社会交往角度看,世界历史是社会普遍交 往生成的历史,普遍交往形成了开放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交往关 系,创造了开放的生产方式,并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社会开放社会是人的社会, 开放是人的开放,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人的开放发展史,也就是人 类追求彻底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不断开放、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终极动因在当代,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再次崛起新高潮,对人的本质的哲学 反思是引起这种高潮的主要因素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在于马克思等 经典作家那里已经获得科学表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人的本质的研 究已经到了顶点,建立在对人的本质认识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的研究并 为穷尽它的所有内涵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呈现两个 基本层面:一是哲学一人类学层面,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的本质,看 做人的自然本质;一是哲学一社会学层面,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现实的 本质,看做人的社会本质二者是高度统一的,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的 本质的理论但是,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思想,首先在于 通过发展这个思想来捍卫它,其次要不断推动新的理论和新的实际相 结合来丰富这个思想出于这个目的,借助经验的预设和预设的经验 之间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来展开对人的本质的新认识,从多维哲学视野 来反思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的思想 与现实相统一的近路,这种尝试及从中引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发展的 趋势日趋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符合科学实践所解释的本质。
因此,对人的本质研究作为科学来研究,把这个重要论题放置在多维 哲学科学领域的宽广视野里来探讨,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拥有一个更 为可靠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指引,其意义十分深远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丰富的环境伦 理、生态伦理思想,都十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 自身之间关系的协调、平衡在马克思看来,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 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这 样的自然界与罗尔斯顿等生态主义者所指涉的大地、荒野是互相契合 的恩格斯把这种人本学的自然界与天然性的自然界集结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视域,提出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内在限度,阐明了实现人与世 界相和谐的重要价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与协调、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发展观,是解放 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与时俱进与以人为本相统一 的发展观,是人类基于对以往社会发展经验与教训、历史与现实、落 后与进步的多重反思、科学总结得出的理论产物坚持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要求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社 会走出发展困境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对此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中国传统 哲学中进行了博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这种研究提高到现代 的水平。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发 自然与顺应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与滋养自然的统一,保护自然与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 序列: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生态的 可持续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人文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参考文献:《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当代论域》《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