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12173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结业考试知识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地理复习要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种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批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表达。 、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2、,都批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为代号。国际上习常用20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断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概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步,又环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3、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长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畴越小,要表达的内容越具体,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措施

4、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似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均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所有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陆地:海洋=3:(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

5、极洲重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米如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朴,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

6、布在大陆周边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体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重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P4天气符号 必背!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种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种地方近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目前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目前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

7、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目前月,南半球出目前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目前月,南半球出目前月。一种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同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下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减少。海拔大体每升高10米,气温约减少.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

8、水都诸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0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重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重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重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重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长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

9、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明显。这种气候长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重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长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重要气候类型 1、亚热带季风呵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体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重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重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

10、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温带季风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运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20、土地的运用类型土地的运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合适发展农业,是世

11、界耕地的重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存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重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重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诸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目前人们大量运用的淡水资源,重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重要途径有:节省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挥霍;避免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2、大自然的总调度

12、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长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因此,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0亿公顷,重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状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重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重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重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

13、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另一方面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0%;南美洲为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重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27、世界人口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

14、的地区重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寒冷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寒冷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都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种国家的都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种国家发展水平的原则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0以上为都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都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目前农村人口向都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重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世界的人种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她们重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档。她们重要

15、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她们重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3、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种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涉及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月平均气温在0如下,雨季较短;后者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重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性日本是东亚的一种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某些小岛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