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12171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仔细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新的思想,须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1今日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非常有感受。她教给我许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相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化。3、怎样教化孩子理解父母、敬重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反抗挫折实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受的是第2个主题。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

2、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非常惊异,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限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限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最终有一天,他兴奋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日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

3、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日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当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恒久留在别人身上的。转过头来看看我,成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2今日早上,我匆忙忙忙的打开电视机,收看北京师范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于丹教授的讲座。看了她的讲座之后,我感受颇深。今日早上7:40,于丹教授起先了

4、她的讲座。这次讲座的三个主题是:第一讲:如何培育孩子的孝心;其次讲:如何培育孩子的爱心;第三讲:如何培育孩子的独立,自强,自信。一起先,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寓言: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跑到一棵树下去玩,树特别喜爱这个孩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男孩长大了,他跑到树底下,说他想要钱,树把他的果子奉献给了他,树好欢乐一天,男孩又回来了,他想要一间屋子保暖,树让他把他把他的树枝砍下来,树好欢乐过了很久,男孩又回来了,他想要一艘船,环游世界。树让他把他的树干砍掉,树好欢乐最终,他们快欢乐乐的在一起。这件故事或许是虚构的吧,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刻:树就是我们父母,我们就是那个男孩,小时候,我

5、们离不开爸爸妈妈;长大后离开了父母,常常不回家探望他们,难得回去一次,却是索取父母之时!莫非我们就是应当向父母索取的吗?所以我们应当记住:爱是不能无限索取的,我们应当懂得孝敬父母。过了一会,于丹教授又讲到:“她上高校的时候,曾和他的同学一起爬泰山,从凌晨起先爬起,就是为了看日出。她不像其他同学呆在那里看日出,而是独自一人走后山的小路去看日出。虽然上山的时候被密密麻麻的荆棘割出了很多道血口子。但终究还是看到了日出。于丹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阐述一个道理:首先,得学会让孩子去融入社会;之后,的学会让孩子独立、自强。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美妙的人生,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于丹老师讲座

6、观后感3星期六早上,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收看了于丹导师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化的专题讲座。通过谛听大师的足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智者的心灵,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更加明白:学习成果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却是刻不待时的事情。在讲座中,于丹导师首先讲了如何培育孝心,并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尽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行推卸的一种责任;紧接着,于丹导师又用一个“仁”字诠释了如何为人处世,让我们懂得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业,更须要阅历和人格;最终,她寄语孩子们要象干茶叶一样,找寻自己的方式升华自己,成全社会,创建将来。观看完讲座,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安静。如何进

7、行孩子的人格教化,大师以她独特的思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课里,为我们娓娓道来,并一语中的。想到我们的孩子龚蒋昊,我们觉得很惭愧。孩子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教化他。在我们的思维里,孩子只要把学习成果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们可以代劳。于是,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头扎在书本里,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孝道,他也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更缺乏与小挚友们充分沟通和沟通的实力。这种过于简洁的培育方式只会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偏离轨道,不能达到于丹老师所要求的学业与人格共成长。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人格教化从孩子起先,是父母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有所学,有所思,

8、有所行,在于丹导师的箴箴良言下,以创新的行动来塑造孩子成熟完备的人格。详细来说,我们第一要做榜样给孩子看,以对父母长辈孝敬敬重来让孩子耳闻目睹,明白“百悌孝为先”是一种责任。其次要在辅导孩子学学问的同时,培育孩子独立、自信、自强的实力和感恩的意识,让孩子在学问不断增长的同时,反抗挫折的实力得到加强。第三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擅长协调、融入群体,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4这次学校组织小挚友和家人一起观看于丹老师的孝心、人格等道德教化讲座,我觉得很有教化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爱心树的故事关于孝道,爱心树这个故事是一部很贴切、很感人的教化教材。这棵爱心

9、树可以为了那个小男孩奉献出自己的枝、叶、果实和树干等来帮助孩子,我想在中国社会现有的家庭教化中许多的爸爸妈妈都是以这种“爱心树”的形式在无私地为孩子们付出。一方面让我很感动,感动于爸爸妈妈对子女无私的爱、无私的奉献;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中国式教化的弱点,于是就产生了“啃老族”这一新词汇。二、赠人金子,不如赠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与“赠人金子”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说你送人物质,不如教人学会创建物质的方法。爸爸妈妈亦是如此,在你给子女创建足够多的物质财宝时,他们总有花光花完的一天,而教会他们创建物质财宝的方法,那他们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靠自己后天创建的物质财宝,

10、我认为这个才是重点。三、如何在繁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中独立自强其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让孩子自我去发觉,多与社会、自然接触,靠他们自悟而自己发觉问题,才能更好地培育适应社会的实力,培育他们的自强不息,培育他们的自信念,这样才会让他们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孩子有自信,孩子也会散发出他个人的“人格芳香”。于丹老师说:“一锅同样温度的水,却煮出不同的东西。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人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只要有自信,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自主地散发出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这样才会让他们离胜利的距离越来越近。孩子的教化方式多种多样,爸爸妈妈自身就是老师,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孩子渐渐地讲解并描述着很多的人生哲理。于丹老师讲座观

11、后感5昨天早上7点05分,我准时看了少儿频道播出的于丹老师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化的演讲,感受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敬重老师,关切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溢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敬重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溢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诞生时,本性都是和善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改变,

12、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化孩子要与人和谐相处,懂得一个人的苦痛,由两个人分担,苦痛就削减一半,相反,一个人的欢乐,两个人共享,欢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欢乐的成长。最终谈到“独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干脆确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学问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阅历和悟性。通过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学习,做事。假如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果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从小养成树立正确的观念,懂得孝敬父母,敬重老师,要有爱心,学会交往共享。有恒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于丹老师

13、讲座观后感6今日,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受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敬重老师,关切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溢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敬重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溢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诞生时,本性都是和善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改变,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化孩子要与人和谐相

14、处,懂得一个人的苦痛,由两个人分担,苦痛就削减一半,相反,一个人的欢乐,两个人共享,欢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欢乐的成长。最终谈到“独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干脆确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学问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阅历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到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觉其中的有效信息。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假如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果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

15、愿,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知道感恩,总惹他们生气,难过,太不应当了。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哺育之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欢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主动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于丹老师讲座观后感7始终喜爱着于丹的书与讲座,这周学校要求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人格教化讲座,自然很是乐意。长长的讲座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个小寓言。用同样一锅沸腾的水,用同样的时间去煮一个鸡蛋,一个萝卜,一把茶叶。当鸡蛋再取出来的时候,蛋清蛋黄都变硬了;当萝卜取出来时,变成了一滩软绵绵的萝卜泥;而茶叶却伸展开了,变得饱满充溢,它使一锅无味的水变成了香气扑鼻的茶水。这正是三种人融入社会后的看法。沸腾的水是社会,鸡蛋.萝卜.茶叶是三种融入社会后的看法。第一种人在社会中熬得心如铁石,忿世嫉俗;其次种人在社会中心软了,人很和善,但是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而第三种人完全融入了社会,他在社会中呈现了自己,用自身的实力变更了环境。一个再一般不过的生活小常识,当延长了意义后,令我深思。社会,沸水。看法,茶叶。人的一生离不开社会,只有和社会融为一体才能呈现自己的才华创建美妙的人生。融入社会,看似简洁的几个字,却又有谁能完全做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