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学作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811057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地理学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灾害地理学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灾害地理学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灾害地理学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灾害地理学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地理学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地理学作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坡的基本理论知识一滑坡概念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穿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二 滑坡所产生的危害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导致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消灭性的劫难。 2.滑坡对乡村最重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导致消灭性灾害。 .位于城乡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多种设施,导致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消灭整个城乡。 4.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导致重

2、大损失。三 滑坡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对滑坡的结识和治理,需要对滑坡进行分类。但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复杂,多种工程分类的目的和规定又不尽相似,因而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滑坡分类,根据国内的滑坡类型可有如下的滑坡划分:1按体积划分小型滑坡:滑坡体积不不小于1010立方米;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104立方米;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0010-10004立方米;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不小于00104立方米。2.按滑动速度划分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干发现的滑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测到滑坡的活动;中速滑坡:每小

3、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3. 按滑坡体的厚度划分 浅层滑坡; 中层滑坡; 深层滑坡; 超深层滑坡。4. 滑坡规模大小划分 小型滑坡;中型滑坡; 大型滑坡; 巨型滑坡。.按形成的年代划分新滑坡; 古滑坡;老滑坡;正在发展中滑坡、.按力学条件划分 牵引式滑坡; 推动式滑坡。四 滑坡的构成要素 滑坡壁一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 滑动面一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滑坡床一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缘形

4、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滑坡台阶一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多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别,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滑坡周界一指滑坡体和周边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滑坡鼓丘一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滑坡裂缝一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沿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特别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

5、扇状裂缝。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步具有,并非任一滑坡都具有。五 滑坡产生的基本条件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性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构造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及于山体之中,与之互相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称频繁。从斜坡的物质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可以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

6、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降雨对滑坡的作用重要表目前,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长了滑体的重量,减少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究其因素,一方面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构造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构造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忽然升高或减少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此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随着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7、六 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种条件与如下几种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本。一般说,各类岩、土均有也许构成滑坡体,其中构造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地质构造条件: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多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持续状态时,才有也许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步、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多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

8、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在一定的地貌部位,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才也许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不小于1度,不不小于4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作用重要表目前:软化岩、土,减少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特别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减少强度的作用最突出。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

9、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重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尚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七 滑坡的影响因素(一) 强度因素 滑坡的活动强度,重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限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10、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限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开阔限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2. 岩性 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下,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3. 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4. 诱发因素 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二)人为因素违背自然规律、破

11、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国内西南、西北的某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特别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此外,劈山

12、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增进滑坡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加以注重。八滑坡的地理分布规律重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一般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 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13、一般、地震烈度不小于7度的地区,坡度不小于2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助于滑坡的形成;(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本;()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中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九 滑坡的防治(一)消除和减轻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

14、往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特别重要,其目的是:减少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避免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避免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避免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诸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构造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措施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二)改善边坡岩土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

15、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用减少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措施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合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构造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6,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弥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避免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十滑坡发生的应对措施(一)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当遇滑坡发生时,至少应当做到如下几点:()当处在滑坡体上时,一方面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均有也许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83年月7日发生在甘肃省东乡县的出名的高速黄土滑坡洒勒山滑坡中的幸存者就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