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810808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九至十二次的讲义及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九次课一、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能表示某一类的反应。如: Ba2+ +SO42=BaSO4 表示可溶性钡盐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之间的反应。二、判断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均写分子式。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分子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分子式(标“”号)。 氨水作为反应物写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写成NH3(标“”号),否则一般写NH3H2O。 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要做到两

2、配平:即原子个数配平,电荷配平。 有酸式盐参加的反应,要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就是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1. 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和S2,Ca2+与PO43.Ag+与I,Ca2+与SO42等。 2. 结合生成气体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S2,H+与CO32,OH与NH4+等。 3.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OH,H+与CH3COO.H+与F,SCN与Fe3+ 等。 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2,NO3(H+)与Fe2,Fe3+与I,ClO与

3、S2,SO32(H+)与S2,I(H+)与NO3,H+与S2O32。 5. 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Fe3+ Al3+分别与CO32 HCO3 Al(OH)4,Al3+与S2等。 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如HCO3与H+、OH、H2PO4与H+、OH等。 7. 若题目中提示酸性溶液(pH7),应在各待选答案中加入H+或OH后考虑。 8. 若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在各待选答案中排除具有颜色的Fe3+、Cu2+、Fe2+、MnO4等离子。 9. 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C6H5O等。随堂作业1、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

4、示的是()A氢氧化钡和硫酸B氢氧化铁和盐酸C硝酸和氢氧化钠D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2、下列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H+OH=H2O”表示的是( )A、HNO3+KOH B、CH3COOH+NaOHC、H2SO4+Cu(OH)2 D、HCl+NH3H2O3、 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4、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看反应是否符合

5、客观事实看物质是否可拆看是否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看是否符合阴、阳离子的配比关系看是否漏掉反应的离子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2HH2OCO2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BaSO4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3Fe6H3Fe33H2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1AgCl6、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BCO十2HCO2十H2O BaCO32HClBaCl2C02十H20CCa2COCaCO3Ca(NO3)2Na2CO3CaCO32NaNO3DHOHH20 2KOHH2SO4K

6、2SO4十2H20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盐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7、、铁与稀H2SO4反应:2Fe+6H+=2Fe3+3H2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C、足量CO2通入一定量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D、NaHCO3与NaHSO4溶液反应:HCO3+H+=CO2+H2O10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ABaCl2+K2SO4=BaSO4+2KClBBaCO3+H2SO4 = BaSO4+CO2+H2OCBa(NO3)2+ H2SO4= BaSO4+2H NO3 DBa(OH)2+ 2KHSO4 = BaSO4+K2SO4+2H2O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8、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 2OH+H2S=S2+H2O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判断离子大量共存(共存即不反应)的规律:以下情况不共存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2O、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clO)注意隐含条件(无色透明、强酸、强碱、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不能大量共存)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Mg2、H、C1、OHBNa、Ba2、CO、NOCNa

9、、H、Cl、CO DK、Cu2、NO、SO、13、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1、OHBH、Ca2、CO、NOCCu2、K、SO、NO DNa、HCO、OH、Ca2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42-B Ca2+、HCO3-、C1-、K+ CMg2+、Ag+、NO3-、Cl- D H+ 、Cl- 、Na+ 、CO32-15、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CNa+、 K+、Cl-、 NO3- DFe3+、

10、K+、SO42-、Cl- 16、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AK、Na、NO、MnOBMg2、Na、Cl、SOCK、Na十、Br、Cu2 DNa十、Ba2、OH、SO17、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CNa+、 K+、Cl-、 NO3- DFe3+、K+、SO42-、Cl- 18、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ACO32-、Cl- BNO3-、Cl- CNO3-、SO42- DOH-、NO3- 第十次课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

11、归纳一、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二、特点: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同时并存缺一不可,而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三、有关概念关系:(1)氧化、被氧化。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升高。(2)还原、被还原。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降低。(3)氧化性、氧化能力、氧化剂:同一概念。指得电子的物质。本身被还原,使对方被氧化指反应物。4)还原性、还原能力、还原剂:同一概念。指失电子的物质。本身被氧化,使对方被还原指反应物。(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成的生成物。(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

12、还原成的生成物。四、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1)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I-,S2-等。(2)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Fe3+,H+,S+6等。(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五、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关系:(1)是化学反应的两种不同的分类法。即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分解反应:部份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1)单线桥式:特点:明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而且箭头(2)双线桥式:特点:明确表示氧化或还

13、原时元素本身得失电子变化情况。箭头不表示电子转移方向。而且箭头都是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所以在线桥上一定要注明“得”或“失”。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1)可依据若干反应条件的差异判断:条件越容易,反应速率越快,氧化性(还原性)越强,而不是以得失电子数多少。(2)可依据具体反应进行判断:理论根据:氧化剂1还原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还原剂2(还原产物)。氧化能力:氧化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还原能力:还原剂1还原剂2(还原产物)。例:判断下列反应中氧化性强弱。I2SO22H2O2HIH2SO4;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3)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对同一元素而言,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Cu2+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