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劳动的机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10278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孩子劳动的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给孩子劳动的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孩子劳动的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孩子劳动的机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孩子劳动的机会 劳动是我们的优良传统,高尔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也就是说,劳动能使孩子更加聪明能干。”劳动不仅能促使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对孩子的意志、情感、兴趣、性格、品德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明天的花朵更耀艳,劳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让孩子的心灵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最容易轻视或忽略的往往就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相反,都背道而驰。 一.“真空”式的生活观,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 现在的家庭,普遍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一片溺爱的氛围中,被社会、家

2、庭精心照顾的象温室里的花朵,家长处于对孩子的爱护,什么事都帮助着干,护着他,到了能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仍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行全方位服务,使孩子享受着“小皇帝(后)”的地位。这个溺爱综合症直接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差,同时也妨碍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孩子失去了最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父母总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磕着,碰着,苦着,累着,所谓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 明的要保,暗的要防,就怕自己一不小心疏忽了会造成意外。所以时时处处把孩子带在身边,放在眼前,所有事情都不让孩子做,一切由家长包办代替。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是生活在一种全封闭的“真空”中,没有生活的营

3、养,何以健全他们的生理、心理。 二.盲目的成材观,剥夺了孩子劳动权利。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都十分重视幼儿的早期智能的开发,想方设法让孩子早识字,早算数,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请名师来点拨,希望能早日叩开智慧之门。梦想着孩子成为未来的美术家,钢琴家,舞蹈家,而盲目地为孩子选择美术班,钢琴班,舞蹈班等,却忽略了劳动教育。这些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主观意愿所造成的,它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劳动兴趣不高,动手能力差。由此可见,劳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学习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际上就损坏和摧残孩子的智力才能,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就等于给孩子的智力才能发挥的机会。

4、那么,怎样使孩子爱劳动呢?这就要让孩子拥有一双巧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尝试练习他们的巧手。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一 在手工活动中练巧手,培养劳动兴趣。 手工活动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对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对折纸、剪纸、造型各异的泥塑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创作的兴趣和欲望。他们会尝试着自己做做,当孩子举着“这是我自己做的,”不象样的作品时,我们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讥笑,并开辟一片空间,让孩子存放他们自己的作品,从中学会比较、欣赏,使孩子愿意动手,让双手越来越灵活。 二在简单的劳动中练巧手,提高劳动技能。 日常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能使孩子获得简单的劳动

5、技能,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穿脱衣服,系鞋带,铺床叠被,或是扫地,洗碗,摘菜,浇花等也是学习,在这些活动中,能让孩子亲身去实践,去体验,能让他们获得很多的自理能力。有时家长可用比赛的口吻激发孩子自己做事,并产生将事情做好的兴趣,如看谁扫地扫得干净,看谁洗手帕洗得干净等。三 在公益劳动中练巧手,强化劳动意识。 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好模仿,好胜的心理,有意识的带孩子去公共的劳动场合,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劳动的,称赞他们能干,激励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去仿效。春天植树节到了,也可让孩子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此外,家长给孩子的劳动应有一定困难但又有较大的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让孩子能”跳一跳就够得着”,当有孩子遇到困难喜欢求助成人,或拒绝或放弃不干时,成人不应迁就他们,不包办代替,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如孩子擦柜子时,柜子的上面部分擦不到,成人可鼓励孩子:”想想看,做做看,你会成功的,我在旁边看着呢?”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孩子只有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充满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孩子的劳动过程成为真正的受教育的过程,锻炼意志的过程,从而使孩子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