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10230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脚印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之一】“金色”像金子一般的颜色,黄灿灿、亮闪闪。人们往往把它与富有、充足联络在一起,与崇高的品质、与美妙的事物联络在一起,以此来表达对美妙事物的赞美,对崇高品质的希冀,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观瞻着孩子们的“金色童年”,“金色人生”在我们工作的主线中跳跃。我们如何依托文本,在培养学生学习才能的同时,进步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真正在他们心灵深处播下金色的种子呢?我和同学们一同在学习金色的脚印一课时,作了一些尝试。一、激活主体意识,立足一个“趣”字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以生动细腻,充

2、满感情的笔触,娓娓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方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非常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这个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文章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妙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学习这篇文章目的定位不仅要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的理解力,还要透过文本体会“

3、我”的仁慈,受到人性美的熏陶,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六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了独立阅读的才能,但由于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的性格、兴趣、学习品质自然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个个体的学习兴趣都被激发起来,教学时,我首先从“趣”字入手,营造和谐的情感谢励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声像画面激趣:一开课,我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将声情并茂的森林动物王国的图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着学生遨游动物王国,定格于三只嬉戏的狐狸上,随机问道:“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同学们立即应到:“那是狐狸。”“那是狐狸的一家。”“瞧,那只昂头的是狐狸爸爸,低头抚慰的是狐狸妈妈。”“是啊,瞧

4、他们一家多开心啊,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吗?”同学们的好奇心迅速被激发出来。我们知道好奇心是产生兴趣,求知欲的根底。这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洪亮的“想”字代表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只有在强烈愿望下的行动,才是具有实效,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到达了这一目的,而且迅速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对话的时空间隔 。、利用读题质疑问难,营造问题情境激趣:同学们有了学习意愿,并不代表他们有了详细的学习目的,此时老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教学时,我抓住学生兴奋点迅速引出作者并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让同学们自由读题,引导学生抓题眼,从而生发出共同探究的问题: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让学生带着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

5、题感知文本,这样不仅有利于鼓励学生深化理解文本,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考虑,共同研学,从而真正受到文与道的熏陶。当然问题情境的营造不仅要引入自然,而且要环境和谐轻松,让学生在平等自主的气氛中自由发问,不管是一些浅薄的表象问题,还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挑战性问题,我们老师都要认真聆听,合理梳理、导引,让学生迅速解决表象问题,挑选出值得深化探究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大家共同认同的问题走进文本,研学气氛会更浓,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利用情感谢励表,创导自我检测激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疲软现象在我们课堂上时有发生,特别是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形成的学生,他们往往会迫于老师的压力,拿着书本随着大家应和,

6、甚至有时魂不守舍,心早就飞到学习之外了。为了鼓励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学习热情,我们老师们都很重视课堂评价鼓励,教学中老师用精当的评价语,确实是滋润学生的心灵的甘泉,然而我们却无视了一个学生自评的鼓励效应,为了让我们的鼓励变为学生学习自主、自觉的行为,我们制定了课堂自主学习情感谢励表,从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认同效果等方面,施行争星评定,让学生对自己课堂上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进展自我评价,以此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催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学习自觉性的人。教学理论证明,“趣”随文生,理随“趣”明,“趣”是学生落实学习过程,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强心针、兴奋剂。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