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808223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 都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题干世界上第一种把人权提到大纲性文献和主线法地位的是177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种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题干土地公有制是国内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她形式进行转让。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题干在各国的国籍法中,一般有两种获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获得国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获得国籍。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题干国内国

2、旗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拟定的。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题干修改宪法与修改一般法律相似的是柔性宪法。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题干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内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题干国家机构就是一定的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题干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国内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最重要的政治权利,它直接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题干特别行政区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根据宪法和

3、法律的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城内的事务的政治制度。选择一项:对错 信息文本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对的答案,请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题目11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选择一项:A. 权利B. 权利和义务C. 义务D. 责任题目12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选择一项:A. 权利B. 权利和义务C. 责任D. 义务题目13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严禁用任何措施对公民进行()。选择一项或多项:A. 诋毁B. 侮辱C. 诬告陷害D

4、. 诽谤题目14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可以任免()。选择一项或多项:A. 军事法院院长B. 高档人民法院院长C.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委员题目15题干在国内,()的印章应当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选择一项或多项:A.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人民政府B. 国际驻外使馆、领馆C. 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 监狱题目16题干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中央军事委员会B.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国务院题目17 题干各项公民权利中最

5、基本的权利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人身自由权B.平等权C.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题目18题干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畴内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个体经济B. 集体经济C. 混合经济D. 私营经济题目19有关单一制国家的表述对的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在单一制国家的形式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或者没有宪法B.单一制国家有一种中央政府C.单一制国家的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D.单一制国家由中央统一行使国家主权题目20还题干法律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呢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

6、讯自由和通讯秘密。选择一项或多项:A. 公安机关B. 国家安全机关C. 审判机关D. 检察机关论文:宪法的人权保障摘要: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机制,觉得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国内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核心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引 言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简称为“人权保障条款”)作为宪法的修正案被正式写进了宪法。王兆国副委员长在的阐明中作了这样的解释,“这样修改,重要基于两点考虑:一

7、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有助于推动国内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伙。” 的确,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意义重大。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写入宪法,这件事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当中是一件大事情,在中国的人权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重要意义,是人权发展史上的一种新的里程碑。它反映了国内思想领域的进步,宪法观念的进步,对它的意义评价怎么都不为过。然而,宪法具有自身的规范价值

8、,一旦将人权保障条款写进宪法也就具有了规范的价值。那么,国内的人权保障条款应具有什么样的规范价值呢?也即它的效力的承当者,效力的内容以及效力的实现途径等是如何体现的,这是一种宪法研究者一方面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的思路是从探寻宪法保障人权的一般机制入手,分析人权的宪法价值,并以此为基本,结合考察国内宪法制定以及修改的背景来分析国内人权保障的宪法规范价值。人权的宪法保障的一般机制 虽然,人权的观念以及宪法的观念早已存在,但直到近代,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武器的人权以及与作为其胜利成果的宪法才共同来到人间是一种不争的事实。可以说,人权与宪法是一对共生的现象。一部宪法的历史就是一幅争取和保障人权的历史。争取人权的历史过程也就构成了宪法变迁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的演变导致了宪法观念的演变,宪法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