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置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808211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设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题设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题设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题设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题设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设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设置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项目课题申请指南一、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根据我国重大疾病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基础条件, “十一 五”期间将重点对代谢综合征进行综合监测及控制,开发早期亚临 床检测指标和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技术, 并在广大社区人群和防治实 践中应用,评价其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效果,验证其可推广性。 对冠心病、高血压、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和肺血管 病的早期预防、 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方案进行研究, 降低我国心肺血 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对脑动脉硬化改变的早期发现, 缺血性 卒中内、外科治疗规范进行研究, 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 优化脑出血急性期治疗, 规范

2、出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动脉 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达到以微创技术和脑动脉瘤诊治为突破点, 全 面促进我国出血性脑卒中诊疗技术的发展。项目实施年限: 2006 年-2008 年 12 月 二、申请课题主要内容课题1.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及综合控制研究1研究内容:在有代表性的队列人群研究的基础上, 掌握我国人群代谢综合 征的发病率和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 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 重要组分对心脑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的人群归因危险性。在有代表性的省市, 建立 3 个高危对象注册登记和社区人群监 测网络,分别进行高危人群临床试验、 社区人群前瞻性强化社区干预 研究,提高代谢综合征及其重要组分的知晓率、接受

3、治疗率、控制率 (提高 10% 、5%、2%)。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研究基地建设及基层医务人员的防 治能力建设 , 提高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早期防治技 术的综合应用水平。2研究目标:掌握我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发病率 和动态变化趋势。 开展高危和社区人群的综合干预, 提出早期干预策 略、措施和方法。3.申请条件:(1)在我国南北和城乡有代表性的大样本队列人群研究的基础 上,具备代谢综合征包括腰围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基础和监测网 络;血脂检测采用国际标准化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案。 提供我国人群 代谢综合征和及其重要组分发病率和动态变化趋势;(2)社区和医院、监测

4、和干预相结合,探讨价廉、高效的危险因素综合控制方法。需要组织全国范围、多学科、多中心、大规模的 监测和防治网络;(3)牵头单位的资质需要具备全国队列人群和长期的城乡社区 人群心脑肺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经验。课题2.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1.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早期及临床前期病变的检 出指标体系;以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病变为终点, 提出早期干预措施、 方法和策略,并科学评价其有效性。开展传统诊断标准与冠脉造影等技术为金标准的临床多中心 对比研究, 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方法进行再评价, 提出修订或完善我国 冠心病诊断标准的依据。开展我国冠心病二级预防包括危险分层评估,完善

5、和规范药物、介入及搭桥手术的治疗标准,合理优化干预,改善生活方式、全 面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由较强临床和科研势力单位牵头, 联合国内优势单位, 开展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和防治技术网络建设研究, 建 立高水平技术群体。2. 研究目标:明确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前期病变的相关危险 因素和检出指标体系; 提出心血管病早期及临床前期病变的治疗性生 活方式干预方案并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价; 提出有循证医学基础的早期 干预措施和策略。完善我国冠心病诊断标准, 使冠心病误诊率、 漏诊率每年减少 10%左右;建立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新模式,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价;减 少冠心病患者的再住院率, 降低病

6、死率和致残率, 改善冠心病的总预 后。建立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平台和防治技术网 络,形成高水平技术群体和国家级科研基地。3. 申请条件: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早期及临床前期病变研究的工作基 础;采用国际标准化的方法开发和评估早期及临床前期病变检出 指标体系;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各种有效防治技术加以综合,成套开发,成套应用;牵头单位需要具备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临床多中心研究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有较大样本的冠心病注册管理的网络。课题3.控制高血压的综合防治研究1研究内容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用循征医学的标准评估综合干预效果;在高血压和高危人群中检测靶器官早期损

7、害标志物; 为高血压 的预防和危险评估、治疗决策和心脑血管病的预测提供依据。2. 研究目标通过大规模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探讨适合我国大多数高血压 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我国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达到 50%以 上;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减少 25% 以上。通过对大样本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的调查, 了解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早期损害的主要标志, 为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防治提供依 据。3申请条件具有长期从事高血压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经验和工作基础;具有建立多年的全国高血压临床治疗研究协作网络;提出适合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课题4.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和失代偿期综合防治的研究1研究内容建立慢性心力

8、衰竭患者的检查、治疗和随访的数据库;寻找早期心力衰竭的分子、 蛋白和影像学危险因素, 建立心力 衰竭的早期预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危险分层体系。应用早期预警和危险分层体系, 提出适合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 断治疗的规范化方案,降低和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 研究目标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注册管理系统;开发和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体系, 并制定慢性心力衰竭规范 化治疗方案。3. 申请条件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研究的工作基础;提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预警指标体系规范化治疗方案。课题5.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综合防治的研究1研究内容对各种类型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

9、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注册登记研究,进行危险分层及猝死近期预测的研究;在社区心脏性猝死预防及紧急救治试点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电生理三维标测和导管消融技术及规范 ICD 治疗,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探讨我国国内的恶 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优化方案。2. 研究目标建立我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注册管理系统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危险分层和早期预警指标体系, 规范我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 猝死治疗技术,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方案, 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 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3. 申请条件具备多中心研究的基础及经验 ;具有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防治的人员及技术条件 ;具备较强的在该领域的研究基础。课题

10、&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研究1研究内容:不同溶栓药及不同类型肺栓塞的溶栓治疗及其评价; 不同类型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及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应用的肺 栓塞诊断方案的研究;肺栓塞外科技术与手术方案的研究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研究。2研究目标:研究新的溶栓治疗方案;区别肺中心型与外周型血栓的技术方法;探讨基层医疗单位适用的肺栓塞诊断方案;提高慢性肺栓塞的外科治疗技术; 提出特定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流行病学数据; DVT 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方案。3. 申请条件:具有承担急性肺栓塞多中心临床试验经验和工作基础;制定适于国人的肺栓塞治疗指南;提出多中心研究的质控标准。建立肺栓塞防治的医院

11、网络。课题7.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研究1研究内容:研究肺动脉高压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的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技 术方法;制订有我国循证医学证据的肺动脉高压诊治方案。2研究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肺动脉高压的筛查技术方案。提出肺动脉高压的优化联合诊治方案。3.申请条件:具有承担肺动脉高压多中心临床试验经验和工作基础;提出多中心研究的质控标准。课题8.提高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外科疗效的临床研究1研究内容改进新生儿及小婴儿体外循环的技术, 加强围手术期的心肺功能保护。开展结合影像、介入的“复合”式技术外科治疗复杂性先心病。开展针对复杂性先心病的各类姑息和根治手术, 初步制定我国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治疗

12、指南。2. 研究目标通过体外循环技术改进心肺保护, 探讨在低温、 低流量状态下 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不同“复合”技术组合方式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天性畸形的研究。.申请条件具有开展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手术的条件及工作基础;具有较好的复杂性先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基础;具有良好的术后随访和推广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治疗技术的网 络体系。课题9.提高老龄和急危重心血管疾病外科疗效的临床研究1研究内容在急心室辅助装置 (包括左心辅助装置和体外膜肺氧和装置) 危重症心脏病中应用及其转归评价;心室成形及细胞治疗组合技术在重症心脏病外科中应用及其 转归评价;心脏移植在危重症心脏病治疗中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13、;应用新的影像技术对外科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逆 重构机制的研究。2. 研究目标针对老龄和危重症冠心病开展心室辅助设备的研制和应用到心脏移植的一系列研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建立重症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注册登记系统及数据库;制定符合国人特点的急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模型及易于推 广治疗规范。3. 申请条件 具有开展包括心室成形、 心室辅助直至心脏移植的一系列危重 症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条件和基础。具有良好的术后随访和推广危重症心脏病外科治疗技术的网 络体系。具有危重症心脏病临床基础研究的工作基础。课题10.颅内外动脉狭窄干预及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研究1. 研究内容: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

14、, 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医疗现况的多中 心调查研究; 根据现况调查结果及最新的国际临床证据,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 的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方案;建立多中心、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平台;探索并运 作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卒中二级预防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模式;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针对卒中重要危险因素 -颅内外动脉粥 样硬化性狭窄,开展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2. 研究目标: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规 范方案与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评价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

15、经济负担3. 申请条件:神经科专业多学科合作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具有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研究的经验和前 期工作基础。课题1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因诊断、临床分型及规范治疗1. 研究内容:建立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急性缺血性卒中登记数据库,分析卒中病因亚型、临床分型、危险因素与预后等信息,监测、评价不同地区和医院目前的卒中诊治水平,提出适合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及治疗规范。应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出合理的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窗,更有效地对急性卒中患者开始治疗,并拓展溶栓或其它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窗,提高诊治效果。利用实验室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筛选缺血性卒中早期出血转化的生物标记物及影像学预警指标等。2. 研究目标:提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个体化诊治的优化策略;应用优化方案, 扩大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的人群; 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