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0820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 -日期: / 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一、 总 则为使计算机场室建设配备、使用与管理标准化、科学化、规化,发挥计算机教育的效益,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GBJ99-86)、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中小学教室设备规图册(教备厅199003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与管理规。二、 计算机场室与其辅助用房 、计算机场室1、 计算机场室设立在具有防雷设施的楼房,并远离电气铁道、高压线路、变电所、电波微波发射塔、线路等强电强磁与其有腐蚀气体的地方。2、 南方气候温度高、湿度大,计算机场室宜设

2、在楼房的中上层,不能设于首层和顶层。3、 计算机室保证使用面积按2/每生,以每班45人计算,配置一般不低于90/室,并保证按中学一人一台、小学二人一台的计算机配备数量。4、 室地面可铺设耐磨地砖、活动防静电木地板或专用防静电地毯等,切忌铺设一般胶地板、地毯。电源供电线路应靠墙与地面埋没设置、安装,宜暗线敷设。5、 计算机室要有足够的光照度,无眩光,亮度要均匀。 、辅助用房1、 过渡用房:宜紧靠计算机室并用铝合金玻璃窗作间隔,作为监控室同时可作为配电房,放置稳压电源、灭火器材等,可作更衣换鞋等用途,使用面积不低于20。2、 设备资料储存与工作室:教师、管理人员工作、维修、保养等用途。使用面积不低

3、于45,可放置资料柜,保存有关软件资料等。 、计算机配备根据省中小学(含中师、职中)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划(粤教仪19957号)精神,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计算机发展和经济能力,选择相对先进的机型,尤其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校,还应配置硬盘(硬盘还原卡)、CD-ROM等配套卡件。学校计算机应联网并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凡是10台机以上学校都要创造条件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快各地教学软件的引进和开发,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的作用和效益。三、 设施设备 、设施选用有摆放键盘抽屉的电脑专用台,可配单机台或双机台,为了师生安全

4、和身心健康,满足教学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宜将台凳摆设为环岛形组合平面布局,有关标准参照中小学教室设备规图册微机室摆设二。 、设备1、 不间断电源UPS 500VA配教师用机每机一台。2、 稳压电源:电源供电网电压在180V230V可不考虑使用稳压电源,如超出此围,应配置稳压电源。稳压电源选用按:负载功率=标称功率70选用。选用半导体材料(不宜电子管类)组成稳压器。还要慎重选择参数、功能完善的稳压器;要求接入稳压电源后供电给计算机设备不能产生零线对地线有电压的稳压设备。另外,计算机必须要有良好的专用接地线,以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运行,供给计算机的电源必须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要有安全接地、工

5、作接地。接地装置要求:自然接地体:凡是与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如:埋设地下的金属管道(可燃、爆物质管道除外)、与可靠连接的建筑物金属物架等。人工接地体: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两根以上的钢管式角钢组成,一般选用直径4050毫米或40404(50505)毫米的角钢,长度2.5米采取环形、方形等状垂直埋入地下,上端埋设深度不少于0.6米。相邻钢支的距离一般长度的2倍,钢支上端用扁钢或圆钢接连成一体,距地面0.6米左右,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米,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距离大于3米。接地体与扁铜导电线必须牢固焊接引到计算机室作为专用接地母线。为了防止产生环路干扰电压,要求使用共点接地法。3

6、、 空调器选用35KVA,抽湿机一台。4、 打印机配教师用机每机一台。5、 扫描仪、视频仪、无尘黑板各一台件。相应的软磁盘、打印纸若干。以上配置按每间计算机室配备数量配置。四、 计算机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1、 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应思想品德好,熟悉计算机相关的业务。2、 计算机专职教师具有计算机专业(学科)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水平,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具有计算机学科硬件专业(或电子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水平。省、市重点中学、省一级中学、重点职中任课专职教师至少3人以上,专职管理人员2人。一般高完中、职中、初中任课专职教师至少2人以上,专职管理人员1人。小学任课专职教师至少1人

7、以上,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1人。3、 计算机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计算机教学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种计算机设备说明、资料的保管和使用登记等建档存档工作,科学地管理和保养维护计算机与各种设备,使计算机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并保证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能按教学计划、课程容、教学进度的要求顺利进行。4、 计算机教师应兼职参与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等工作。5、 省市教育学院、师大学,应开设计算机学科专业,对未达到上述专业学历的教师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国家和省对计算机学科教师人员的学历水平要求。6、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考试、考核、发证持证上岗等方法,并将计算机教学效果记入继续教育证书,作

8、为教师评职工资晋级的依据。五、 学生上机操作规程1、 按时更换衣服、鞋后进入计算机室,按编号对机入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学习的容要求,经得教师允许才能上机操作。2、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开机:先外部设备后主机,关机:先主机后外部设备,按顺序操作。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不能频繁开关计算机电源开关,一般关机后等5分钟才能再开机。键盘操作要轻放轻按,不可用力敲击,不许大声喧哗、打闹和碰撞台凳,以免过激的振动、用力碰撞冲击机件。3、 严禁外来人员携带课程容外的劣质与未经消毒的软件磁盘装载上机运行。4、 由于不当行为,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计算机损坏的要追究其责任,酌情作出处理。六、 计算机室管理规1、 计算机室要

9、悬挂有关规章制度,如上机操作规程等,除座位台凳编号外,每台计算机都要编上,以便对机对号入座。2、 保存好各类计算机机型、显示器等设备的使用、说明等资料,并建立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保养档案,从购进机器开始使用后,每次使用、保养维护做好记录,形成制度。3、 防尘:进入机房人员要换鞋,经过渡间进入。定期清洁打扫计算机场室,使用吸尘器吸附各处尘埃,保持室干净整洁。计算机不用时要盖上防尘罩,开机使用完毕后要关机稍待片刻待散热后才能盖上防尘罩。主机、显示器一般使用二年后,要由专业管理人员(或货商售后服务一项措施)作二年一次打开箱盖,清扫除尘处理,这是一项防止、减少故障、提高寿命率极有效措施。4、 防潮:遇到霉

10、雨潮湿季节,先开抽湿机达到室标准的湿度与温度才可开机运行,无课闲置时,还要每天开机半小时,寒、暑两假期间每半个月开机半小时。温度与湿度:计算机室温度、湿度控制标准规定:开机工作运行时室温度:232,湿度:45%65%。一般最低要求为室温度:1530,湿度:40%70%。5、 噪声:计算机室噪声值规定不大于70分贝最低要求。6、 防静电:学生上机人员尽量穿着不易产生静电的服装、拖鞋,上机前,手要碰触墙壁与连接墙壁地面的金属导体、水管等泄掉所带静电后,方可上机操作(尤其是秋、冬干燥季节)。7、 防病毒:任何人不得擅自在计算机上使用盗版软件,偷用盗版软件者,一经查出要严肃处理。学校要制定有效的措施,

11、联网的计算机要建立防火墙,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定期检查计算机,注意各种病毒源的产生,尽早发现与时清理。应备有关防毒软件:KV300、KILL、RISING等与更新的版本。8、 软件:要选用质量好的软件磁盘、光盘等。并要做好消毒防毒处理工作才能装载入机运行,不能弯曲和折叠软件磁盘,不用时要装入套盒,放进柜子里保存。做好防尘、防潮、防磁、防霉变等工作。9、 计算机设备的保管和使用:使用UPS不间断电源(蓄电池逆变型),使用二个月后要进行一次人为停电使用十分钟,进行放电,再行充电处理。打印机一般要求不接入UPS电源供电使用,打印机打印头要定期进行清洗与保养工作。10、 凡是配备计算机与有场室的学校,要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益,一般每台计算机每天使用应不低于4学时,应根据国家或省课程指导纲要和教材容,开足、开好计算机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辅助课外的有关教学活动。七、 附 则本规适用中小学校(含职中),其它学校可参照执行,各地可按实际情况补充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本规作为今后中小学校计算机教育评估和验收标准依据之一,自下发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