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808178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鸥》课堂教学评价及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性之美,在于真情流露一、教材说明老人与海鸥写的是一个人与海鸥之间深厚情谊的感人故事:一个老人每到冬季来临就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到那里越冬的红嘴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去世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有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亲人。本单元是以“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并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的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为训练重点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精讲多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通过作者生动传神的而又动情的描写,体会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情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使学生在朗读中更好地感受老人与海鸥

2、之间的情感。二、教学片断及评析(一)教学片段一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师:请同学们细读这段话,画出令自己体会深的字词,说说自己的感受。生:学生读这段话,并在文中圈画重点词语。师:都画了哪些词?生:撮起嘴师:为什么都画了“撮起嘴”?生:这是老人在唤海鸥。师:还画了哪个词?生:我画了“扫”字,海鸥把老人放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这样写不但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还突出说明海鸥与老人十分熟悉。师:老师也

3、在这一段里画出了关键词。(出示文段,“饼干丁”用红色字体突出。)师:饼干丁是什么样的?生:小的、碎的。师:为什么要把饼干弄成丁?说明了什么?生:老人细心。师: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评析: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词句中的深刻含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换词、画词理解等方法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应用的技能,使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行之有效。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后才会有独特的感悟与体会,才会真正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二

4、)教学片段二学生自学后汇报,发生了怎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课件出示文中语段。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生: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生:因为海鸥把老人当成亲人,亲人死了他们很伤心。生:因为海鸥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老人死了,他们就失去了一位好亲人他们,感到伤心、不舍。师:将“扑”换成“扇”读读。生:换词读句子。师: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生:因为海鸥不舍老人离去。生:“扑”更显得海鸥那种情感的无私。师:这一扑,扑得难舍难分;这一扑,扑得不离

5、不弃海鸥的这样表现源于什么?生: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生:源于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生:我认为这种爱是相互的,是老人与海鸥之间相互的爱。师:是的,因为爱,才会不忍、不舍、不愿这种爱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大爱。评析:爱是什么?爱是最美的语言,是人与人间的,人与动物间的,人与自然间的。爱的表达有时不需要太多的溢美之词!简单的动作,深情的眼神都可以是爱的表达。“爱”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牵引着孩子们的思绪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成了“心”与“心”的交流,成了“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学时,抓住“老人与海鸥的情”这一主要线索,展开的情景教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启发学生思考、从朗读中感悟

6、、从朗读中体会,让朗读贯穿于整个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认识、理解、感悟,再通过朗读来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表达出来,达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课文思想感情的目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的理解上,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而是在这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学中,我充分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独特感受,让学生逐渐领悟到“老人与海鸥间”情感的内涵,让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体验与特定环境下的独特感悟,让自己在回环往复的学文、读文中,意会、感悟、体味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与此同时学生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关爱。学生在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里,去领悟、去品味他们的情思,让学生与文本真正的融合,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懂得了爱的真谛:爱是最美好的语言!人性之美,在于真情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