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808117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策略初探江阴市祝塘中学 魏秀华中学主体教育实验(中学JIP实验)理论认为:未来专门人才与劳动者应具备自强奋斗、自力学习、自立创造、自我修养、自主管理、自觉发展六个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其实验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整体意义上的学习质量,即提高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与成绩、卫生保健能力与体能、审美情趣与能力、劳动习惯与技能、心理品质与个性发展等方面在内的学生素质的集合体。江苏省“主体性作文教学”课题正是建构在这一理论之上的实验,它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对写作教学进行了全新的理性的审视和操作。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实验,几年来,我深切地领悟到,让学生成为写作主体的关键在

2、于教师的主导,即教师的作文教学设计。在此,我把自己在设计中的粗浅认识形诸文字,愿与同行商榷。主体性作文教学是以“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和激励评价”为前提的,因此,在写作训练中,从激发兴趣到反馈评价都应有具体设计策略,我认为从写作教学的途径和过程来看,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设计策略。一 情境设计策略列宁说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感情而存在。喜怒哀乐、爱憎、好恶,这种种感情活动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我认为作文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投入的过程,因为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为此,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应积极围绕学生的情感设计具体情境,引导他们投入感情,使好之者满怀挚爱,恶之者饱含激愤,有所求时充满期待

3、,有所怜时同情之心油然,有所思时深沉,有所悟时欣然。好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成为写作的主体。在设计情境时,我主要采用了触发、诱发和激发三种策略。1、触发策略 即找准学生在生活中热切关注的“热点”,从而触动他们的情感。实施这一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要了解学生,适时而动。案例1 “军训”话题作文情境设计每年高一新生都要进行军训,对于学生来说军训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快乐的,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屈指可数的一次。我抓住军训刚结束的有利时机设计这样一个作文情境。首先唱军歌,用歌声把他们带回军训的记忆中。学生们很动情,因为那是他们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他们唱军营绿花,

4、唱咱当兵的人,唱十八岁,唱说句心里话,在歌声中,我从他们脸上读出了两个字难忘。其次讲故事,讲军训中发生的事。有的人讲趣事,有的人讲苦事;有的人说自己,有的人说同学,有的人忆教官;有的人说站军姿,有的人说练正步,有的人忆拉歌。这些事基本围绕教官和学生展开,而话题收尾时他们往往提到与教官惜别的情形,情到深处,许多同学已眼含热泪。然后我介绍了两位军人的事迹。一位是为救战友以身扑手榴弹的苏宁烈士,一位是98年抗洪英雄李向群烈士。满怀激动和深情,我唱了电影苏宁的主题曲“有人说你象一团火,谁能了解你的寂寞。匆匆地从东方升起,又悄悄的在西边坠落。太阳啊,太阳,请你告诉我,你这样执著究竟是为什么”唱完后,我不

5、失时机的说“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笔,把你此时最怀念的人、最难忘的事、最想说的话,记下来、说出来。”此次作文,虽然质量上参差不齐,但篇篇透着真情实感,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次设计是成功的,它为今后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奠定了基础。2、 诱发策略 即设计时注重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去思考、探究,引发他们研究的兴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思维的深度,这对语文学习也大有裨益。案例2 对“9.11”事件的思考美国 “9.11”事件发生后,同学们议论纷纷。鉴于他们的一知半解,我搜集了大量材料,有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历史上的冲突,有美国

6、与恐怖主义斗争的重大事件,还有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丹的相关资料,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有哪些必然因素?塔利班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将持怎样的态度?美国在阿采取的打击措施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结果会怎样?通过阅读分析思考,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些同学的文章很有见地。这次设计达到了引导他们关心时事的目的。3、激发策略 即采用巧妙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训练的思维程序。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对写作的一些概念和规则,我通常采用程序性知识学习设计,即先引导学生习得所教的概念和规则,然后设计一些练习,使这些习得的规则得到应用和巩固。但在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学习兴趣不大,表现出被动接受的状态,

7、于是我改变设计方案,变程序性知识学习为策略性知识学习,即“经历陈述性知识表征后,让学生领悟到所要学习的策略是什么并能清晰陈述它。然后经过变式练习,作为策略的规则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并支配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最后,作为策略的规则能在广泛的情景中应用或迁移。”而在作文学习中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主观情意,没有主体的积极参与任何知识的习得都会困难重重。因此,艺术地激发学生习得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3 描写教学设计之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知道描写的主要内容,如“描写什么”“怎样描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首先呈现一个直观的引导性材料“电视诗歌散文”记忆中的一位少女,让他们仔细观察画面中的

8、景物、人物特征,解决“有什么”和“什么样”两个问题。其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阅读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让他们找出描写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成电视诗歌散文的形式。要求:注意前景和背景、远景和近景、全景和局部的处理;注意景物的形状、色彩和动静变化;注意人物的肖像、神态和服饰的搭配等。这一设计,既解决了抽象的概念、规则的理解问题,又使作文课生动活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二 活动设计策略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中说“写文章这一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之前的准备功夫怎样”。这“准备功夫”指的就是写作中的素材、思维和语言,它们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

9、察、思考和积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胸中藏丘壑,笔下有奇观”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此,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成了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的又一重要内容。而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每一次活动,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则需语文教师进行精心的策划和设计。设计应遵循“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品德教育”“成功体验”“与人合作”“及时反馈”等主体性原则。2000年11月28日,我带领写作实验班参观了江阴市海江纱厂,并设计了方案。案例4 参观海江纱厂设计简案参观目的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积累素材观前指导1、到工厂应观察什么?看厂容 如厂标、厂房、布局、绿化、设备、宿舍等。知厂况 如

10、发展历史与趋势、生产过程、产品销售、经济效益等。解厂人 如工人收入、生活状况、工作环境、工人情绪等。2、分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想知道什么”提出若干问题。组内分工,解决“谁提问”“谁笔录”等问题。参观过程1、参观缫丝、抽丝、纺纱等车间和职工食堂宿舍。2、请厂长介绍工厂发展、产品销售及经济效益情况。3、学生向厂长提问。4、学生到车间自由采访并动手操作。观后交流1、小组讨论交流感想并记录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此时最想说的是什么?2、各组在班级公开感想组织成文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参观报告,可以写参观记、观后感、合理化建议等这次活动,使学生从闭门造车的写作模式中走了出来。有的人感慨于乡

11、镇企业发展之快,有的人感动于女工长年在高温下的劳作;有的人看到了科学化的管理,有的人看到了设备的落后;有的人体验到技术娴熟之重要,有的人发现了噪音湿热对女工的困扰。更多的人体悟到父母的艰辛。而这些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面向21 世纪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行动纲领(20002021)明确指出:重新确定写作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确定新的教学策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观念。我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应该是最好的策略。三 反省巩固设计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需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巩固新知识意义

12、的获得。”“反省认知是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的重要因素。反省认知能力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要经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主体性作文教学设计还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提升,才能实现写作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案例5 叙事作文设计序列在叙事作文写作伊始,我发现学生在叙事时大都写一件事,只有个别同学能够写几件,这就导致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内容单薄,叙述平淡。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序列:首先进行记一件事的训练,文题始终不变。第一次写作要求把事件按发展先后分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片段,力求完整;第二次写作要求选取事中这一片段做重点描述;第三次要求将这一

13、片段中最有感染力的细节挑选出来,并加以描述。其次进行“一线串珠”训练。第一次要求写同一活动范围内的三个人各一片段;第二次要求写同一人不同侧面的三个片段;第三次要求做到三个事件有详有略。最后进行“琐忆”式叙事训练,要求用“点点滴滴上心头”的方法寄情于事。这一序列符合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大有帮助。应该说,这一系列的训练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学生的认识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每一次训练都使他们相对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我认为写作教学尤其要唤醒主体的反省意识,因为没有反省就没有提高。四、激励评价设计策略“讲评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命题、指导、批改等工作的归纳、总结

14、和提高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了解之后的又一次指导。”因此语文教师应象重视作文指导设计一样来重视讲评设计。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评价应遵从“激励评价”的原则,即坚持评价的教育性,坚持评价的民主性,坚持评价的有效性和坚持评价的情感性。教师要使学生始终成为写作的主体,就必需对作文讲评进行精心的设计,设计中要有激励,因为激励是手段,更是主体参与的兴奋剂。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不经意的一次范文示例会给作者以极大的鼓励,会激发他(她)的写作热情和信心,甚至让他(她)终身难忘。这就是成功体验带来的良性效果。案例6 一次赞赏的收获在我教过的98级学

15、生中,有一个叫缪雪华的男同学,他常年生病,本是97级休学生。由于身体的缘故,他很悲观,在他的作文中经常弥漫着死亡气息,同学们觉得他很怪僻,都有意识地回避他。有一次,我在他的练笔本中发现了一篇散文诗,虽然仍充满了绝望,但思绪很飘逸,于是,我郑重地当众朗读了这篇习作并大加赞赏。这一举动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他经常写文章给我看。在一篇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我该怎么称呼你呢?一缕光线,在我最悲观的时候散透心坎。一棵小草,让我你身上吸着春晖。一把钥匙为我打开心灵的迷惘。虽然我不能总现你昨日的微笑,但你在我心里磨轮,一转,一转,不停地盘旋着。曾经,失意的我,懊悔的我,恨天恨地。自从,与你为师,一只黑板

16、擦,擦去我心中的陈迹;一丝春风,填补我心灵的空白;一母淳情,把爱注入我血液中。今天,你的热心,你的真情,深深地留给了我。将来,你将是我“回忆的灵魂”。我不敢妄言我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成功的,但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学生。也许师出无心,但学者有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之余,更要设计自己。在大千世界之中,如何设计一个“为人师表”的你我当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更高境界的话题。注:参考文献史根东主编 主体教育概论 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9)皮连生主编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同顾黄初主编 作文训练与作文评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