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8074573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目 录一、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二、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2(一)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简介2(二)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31贷前审查审批的风险管理流程32贷款发放的风险管理流程33贷后管理的流程44稽核审计的流程5三、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5(一)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5(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科学6(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欠佳,执行力薄弱6四、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完善建议7(一)完善职能部门机构设置7(二)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7(三)提升信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8参考文献9 苍南县农村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明志【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历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已逐渐由弱小走向强大,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管理理念落后等原因,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近年来逐渐暴露,其根本原因还是其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落实不到位。现阶段,信贷业务产生的净息差仍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信贷业务办理不规范引发的信贷风险也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我国将进行全面深入的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风口浪尖,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是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进行相关的研究,以期减少苍南县

3、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前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银行业信贷业务风险持续暴露,信贷风险管理状况日益严峻,尤其是近几年不断攀升的不良贷款率己成为我国银行业正常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使银行自身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能否建立完善严格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关乎银行自身能否稳定发展,决定了其经营业绩的成败。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经济在我国社会产值中仍占有重要比例,由于战略定位和经营理念等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而成立之初就以支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建设

4、为使命的农村商业银行便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计1262家,农合行60家,农信社877家,从业人员达48万余人,资产规模达20.2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232.3万亿)的8.7,平均每家农商行资产规模为191.45亿元,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己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根据中国银监会2018年11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三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4%,而全国农商行该指标同期己达到2.95%,明显高于同业平均水平。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经营越渐困难,之前被快速业务扩张暂时覆盖的资产质量较差和风险控制较弱等潜在问题开始逐渐暴

5、露。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经营区域覆盖城乡,同时农商行的定位一直是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经济状况和客户资质都处于劣势,因此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农商行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是浙江省首批改制成功的农商银行,近年来,由于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和执行力不足,在我国经济增长逐年放缓的外部环境下,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信贷资产质量逐年下降。根据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16年至2018年发布的年度报告得知,苍南县农商银行的不良率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近三年的不良率分别是为3.30%,6.20%,11.25%,己严重超过监管目标指标值5%;而近三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1.94%,160

6、.66%,61.51%,至2018年底己远低于150%的标准值,经营面临较大的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其他城市商业银行持续进入本地,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将继续加大。(二)研究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现有体系,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造成苍南县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高企的内在原因,从组织架构、流程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目前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防范不良贷款增加和不良贷款化解为目的,提出优化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降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一定的实践的意义。二、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一)苍南县农

7、村商业银行简介苍南县第一家农村信用社正式成立于1955年1月。1984年建立县级联社管理体制苍南县联社,由苍南县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2003年9月,苍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省联社正式纳入改制组建农商银行之列。2004年3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筹建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27日,经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批准,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成为浙江省首批改制成功的农商银行之一。自成立起至2018年底,苍南县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已涵盖苍南县整个县域,下辖71个营业机构,其中有1个营业部,22个支行,48个分理处。员工总数777人,其中在岗员工481人,内退员工1

8、00人,退休员工116人,劳务派遣员工80人,主要经营存款、贷款、结算、汇兑、票据贴现、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各种代收代付等业务。截至2018年,苍南县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0.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8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63.42亿元。全年实现各项收入8.88亿元,账面利润总额1.33亿元,计提所得税0.89亿元,净利润0.44亿元。(二)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苍南县农商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活动主要体现在贷前审批、贷中发放、贷后管理和稽核审计四大流程。1贷前审查审批的风险管理流程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要求信贷业务调查应对借款人、担保人等身份通过“公安部身份证核查系统”、“企业

9、信用信息查询系统”、“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核查,明确借款主体的合法性,识别借款人是否符合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客户准入机制及 苍南县农商银行相关内部规定;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多种手段深入了解借款人家庭结构、经营模式、所在行业状况、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等信息,合理评估借款人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性,落实第一还款来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借款人及担保人信息,确保收集资料齐全、真实;关于抵质押物,应按照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进行评估,合理认定抵质押物价值,综合参考其价值稳定性和变现能力,确定合理的抵质押率,严格按规定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制订符合逻辑、切实可行的信贷业务方案,充分揭示信

10、贷业务风险,调查报告完整、客观;审查审批岗位应对业务条线提交的调查报告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核实,对明显存在的异常情况及调查缺陷进行有效识别,通过对报审项目的风险分析,审查贷款的可偿还性,揭示贷款业务风险点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合同签订应使用统一规范的文本,必须坚持面签制度。2贷款发放的风险管理流程对于贷款发放与支付操作,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要求前台与中后台岗位分离,配置贷款业务系统中的相关岗位人员,客户部门与非客户部门之间,法律审查岗、放款审核岗与任何岗位之间,会计核算岗和押品保管岗之间均不得兼岗:放款审核部门或岗位主要审核内部贷款流程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核准放款前提条件的落实情况

11、,会计核算岗主要职责为根据放款通知书,对贷款发放涉及的有关文本内容的要素、签章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形式核对。押品保管岗核实系统中押品信息与押品权利证明文件记载的内容一致后,收妥押品及其权利证明文件并入库;审核借款借据、支付结算凭证是否符合支付结算要求;对贷款发放与支付和押品出入库进行记账处理,押品保管岗负责保管押品及其权利证明文件;放款审核岗要严格审核借款人是否符合审批设定及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确认无误之后再结合支付材料,由支行负责人进行支用审查,签字后打印借据由借款人进行面签,进而通过系统放款;审核拟发放贷款对应的支付事项是否符合约定的贷款用途,并建立贷款发放与支付审核登记簿和相关审核资料档

12、案,确保系统中发放与支付相关资料信息与纸质资料记载内容一致;应核实借款人交易对手的资质,落实购销合同或经营合同的真实性,落实借款人的贷款真实用途,对于单次提款 50 万元以上贷款的审核,除放款审核岗审核外,还须由放款部门负责人对纸质资料进行线下复审。业务流程中各相关岗位要严格保管自己的密码和密钥,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的设定密码且定期更换密码。3贷后管理的流程在贷后检查方面,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要求信贷人员应在每笔信贷业务发放后15 天之内进行首次跟踪检查,主要落实借款人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资金,并将检查信息及时录入信贷管理系统。日常检查原则上按季进行,次级、可疑类贷款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损失类贷款

13、应按实际情况决定检查频率。检查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及其内部管理情况;如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经营策略及方式有无变化,有无分立、兼并、收购、破产、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行为,对债务的偿还意愿和能力有无变化,有无恶意逃废债行为等;2)生产经营情况,如借款人主要产品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产成品市场变化情况,客户经营是否保持合法,是否存在经济纠纷等;3)财务状况,如借款人资产负债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产能、销售收入及经营效益变化情况,现金流入流出量情况及货款归行情况,在其他各金融机构融资及履约情况,对外担保变化情况等;4)担保情况,如保证人代偿能力变化情况,抵(质)

14、押物保管和权属、价值变化情况;抵(质)押物的财产保险情况,抵(质)押合同、保证合同等贷款法律文书合法、完备情况等。4稽核审计的流程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稽核部门会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信贷资料以及贷后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并留下检查痕迹,形成工作底稿,下达整改通知或处罚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审计整改通知书或处罚意见书发出后,稽核部门要对需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及时掌握整改和处罚的进度情况,必要时实施后续审计;根据稽核档案管理要求,对稽核项目的全部文件材料进行鉴别、取舍和归类,及时归档,移交相关档案管理人员保管。三、苍南县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第一,苍南县农商银

15、行虽在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但是经过调查,苍南县农商银行风险委员会作为一级管理部门,其成员均由总行领导班子及信贷部门领导兼任,在风险管理决策和监督工作中,领导、部门、岗位角色职责不明、边界不清,制度的建立和职能的执行往往出自同一个科室,出台的相关政策常常与实际操作相违背,如将风险管理问题统统归咎于一线,推卸自身的监管责任,导致与基层对立严重,制度难以落地,本应发挥的监督管理职能几乎消失,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不力和失职无法进行相应的处分,只能寄希望于相关人员的自律。而事实表明,缺乏监管的自律从来都是不长久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不作为从根源上放纵了 苍南县农商银行风险管理失控的客观事实。第二,苍南

16、县农商银行未对辖内贷款业务实现集中审查,对各支行和网点授权经营审批权限过大,基层的贷款审批成员一般为支行或网点的正、副行长和客户经理组成,然而这些风险审查者却常常为了完成信贷投放业绩并取得绩效提成,在贷款审批中极易失去原则,放松对信贷风险的把控,为明显不合逻辑的贷款申请大开绿灯,出现权力滥用现象。第三,苍南县农商银行的稽核审计部缺乏向董事会直接汇报工作的渠道,难以针对信贷业务条线形成有效制衡和强力监督,对信贷业务的审计工作往往如履薄冰,内部审计往往偏重于形式,在每次进行审计之前几乎都有提前“打招呼”的情况,给经办网点和经办人临时补充信贷资料、临时撰写虚假贷后检查报告、掩盖信贷风险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审计过程中相对注重贷款纸质资料的完整性,对于其真实性及逻辑性问题常常采取忽略态度或者根本无法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