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807272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材料平罗县姚伏小学 陈丹一、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理念1、何为有效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小伊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活动室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单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指明

2、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2、有效教学包括的几个理念(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不仅要看到学生的本学科学习、状况,还要看到其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等,多掌握学生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

3、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益。(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既给学生最终评价,又要注重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平时的态度、习惯等。(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

4、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堂课到底有多少学生理解了?有没有漏网之鱼,我如何去弥补?”“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应该怎样去寻找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有效快乐掌握?”3、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表达的清晰性:教师讲解明白易懂,概念清楚,在组织教学中有条不紊;教学的灵活性:教师能够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具,采取富有弹性的教学步骤;高度的情绪性:对教材有极大的兴趣,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任务取向:教师有能力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专心致志;材料的典型性:有成效的教师总是为学生提供机会,练习今后可能会测验的题目。二、研究的理论、实践

5、、政策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

6、有区别的教学。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三、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检核教师行为的指标。教学的有效具有情境依赖性,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的运用,也需要评价者的专业判

7、断。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有效教学从“教学”角度来表述,所以常描述教师的教。且教学的效果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仅将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那么仅从教师角度来描述也未尝不可,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引导教师教学、判断教师教学的标准,因此不能仅从教师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来描述,而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其他某个单一的维度考察有效教学都难免有失偏颇。因此合理的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特质、过程

8、结果、课堂生态学、教师知识、教师思考等范式下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情境中作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反思和创新意识。因此,反思和创新应贯穿于有效教学的始终,也应成为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有效教学的理念学习材料平罗县姚伏小学王利琴没有教学的改革,就没有新课程的成功。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的转型,而新课程的推行也的确导致了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有效教学的内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尝试提出新课程

9、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理念,并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之中。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因此,新课程导致的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变化。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 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

10、全客观的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二)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

11、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三)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四)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 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有效教学的框架 (一)构建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

12、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检核教师行为的指标。教学的有效具有情境依赖性,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的运用,也需要评价者的专业判断。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有效教学从“教学”角度来表述,所以常描述教师的教。且教学的效果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仅将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那么仅从教师角度来描述也未尝不可,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引导教师教学、判断教师教学的标准,因此不能仅从教师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来描述,

13、而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其他某个单一的维度考察有效教学都难免有失偏颇。因此合理的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特质、过程结果、课堂生态学、教师知识、教师思考等范式下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情境中作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反思和创新意识

14、。因此,反思和创新应贯穿于有效教学的始终,也应成为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 (二)有效教学的框架1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1)创建安全的学习环境。允许冒险,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不会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2)创建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提供高效学习所需的一切帮助;建立合理的课堂规则和程序,保证学生的任务时间;组织并提供广泛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知示范,让学生学会思考;精心设计支架,并在适当时候撒去支架,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3)创建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给予学生理智上的挑战。2研究并理解学生。(1)深入地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

15、生,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与学习风格。(2)移情地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3)差异地适应学生。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一种适切性的教学。(4)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要更多地关注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3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1)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年(学期)目标单元(主题)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把目标告诉学生。(2)组织教学材料。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3)拓展课程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4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1)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