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4.50KB
约9页
文档ID:478060929
高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1/9

第一章氮族元素一、氮族元素N〔氮〕、 P〔磷〕、 As〔砷〕、 Sb〔锑〕、 Bi 〔铋〕相似性递变性构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5 个原子半径随 N、 P、 As、Sb、 Bi 顺序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减弱1. 单质从非金属过渡到金属, 非金属性: N>P>As,1.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 R2O5金属性: SbH 3PO4>H3 AsO4>H3SbO43.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 RH33. 与氢气反响越来越困难4. 最高化合价 +5,最低化合价 -34.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稳定性: NH 33>AsH3>PH二、氮气〔N2〕1、分子构造电子式:构造式: N≡ N 〔分子里 N ≡N 键很结实,构造很稳定〕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N2 不能用排空气法! 〕3、化学性质: (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响,只有在高温、 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N2 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响)高温、高压放电点燃2322=2NO3Mg+N 2 = Mg3 23222 ↓+3H22NH+OO= 3Mg(OH)NNNMgN +6H催化剂+2NH 3 ↑4、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三、氮氧化物〔 N2 O、 NO、 N2O 3、 NO 2、 N2 O4、 N2O5〕N2O— 笑气 硝酸酸酐 — N2O5亚硝酸酸酐 — N2 O3 重要的大气污染物—NO NO 2NO—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有毒〔毒性同CO〕,有较强复原性2NO+O 2=2NO 2NO2— 红棕色气体 ( 颜色同溴蒸气 ),有毒 , 易溶于水 ,有强氧化性 ,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3NO 2+H2 O= 2HNO 3+NO2NO 2N2O4(无色 )302 =2O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鉴别 NO2 与溴蒸气的方法 :可用水或硝酸银溶液(具体方法及现象从略 )NO、NO2、O2 溶于水的计算:用总方程式4NO22234NO+3O2+2H2O=+O+2H O = 4HNO4HNO3 进展计算. z.-四、磷白磷红磷1.分子构造化学式为 P4 ,正四面体构造,化学式为 P,构造复杂,不作介绍不2.颜色状态白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状固体3.毒性剧毒无毒同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CS2不溶于水,不溶于CS2点5.着火点40℃240℃6.保存方法保存在盛水的容器中密封保存点燃都生成 P252点燃2 5O,4P+5O2P O1.与 O2 反响点燃点燃相P2O5 + H2O2HPO3( 偏磷酸,有毒 )P2O5 + 3H2O2H3PO4( 无同热水毒 )点点燃点燃2.与 Cl2 反响2P + 3Cl 22PCl32P + 5Cl22PCl5(少量 )(过量 )转隔绝空气加热到 260℃化白磷红磷加热到 416℃升华后 ,冷凝五、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 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1:700)2、分子构造:电子式:构造式:〔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z.-3、化学性质:NH3+H 2ONH 3· H2ONH4++OH -. z.-〔注意喷泉实验、NH3 溶于水后浓度的计算、加热的成分、氨水与液氨〕催化剂. z.-NH3 +HCl = NH4Cl( 白烟,检验氨气△) 4NH 3+5O 2 === 4NO+6H加热2O. z.-4、实验室制法〔重点实验〕 2NH4 Cl+Ca(OH)2= 2NH3 ↑+CaCl2+2H2O〔该反响不能改为离子方程式.〕发生装置 :固 +固〔加热〕→气,同制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试纸变蓝〕 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产生白烟〕枯燥 :碱石灰〔装在枯燥管里〕 [ 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P2 O5 等枯燥剂 ]本卷须知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影响氨的纯度〕或塞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吸收多余氨气,防止污染大气〕氨气的其他制法: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烧碱〔或CaO〕固体混合等方法. z.-5、铵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分解,与碱反响放出氨气〔加热〕△。

z.-NH4Cl= NH 3↑ +HCl ↑ (NH 3 +HCl = NH 4Cl) NH 4 HCO3= NH3 ↑ +H2 O↑ +CO2↑( 写出碳酸铵的分解反响 )NH4+的检验:参加碱液〔如 NaOH 溶液〕后共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z.-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如H— H、 Cl —Cl 键;有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如H-F,C=O 等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所有的双原子单质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Cl2 、N2 等,所有的双原子化合物都是极性分子,如 HF、 HCl 等多原子分子,假设分子构造是中心对称的,则是非极性分子;否则如H2 O、NH3 等就是极性分子以下为常见的多原子非极性分子:CO2、CS2 、BeCl2〔直线型〕,BF3、BCl 3 、 SO3 〔正三角型〕,CH4、 CCl 4〔正四面体〕判断 ABn型分子极性经历规律:假设中心原子 A 的化合价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主族序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七、硝酸1、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低沸点,69%的为浓硝酸, 98%的为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 :〔1〕强酸性如稀硝酸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而浓硝酸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Why .〕〔2〕不稳定性:见光或加热易分解,硝酸浓度越大,越不稳定△/光照4HNO 3 = 4NO 2 ↑+O2 ↑+2H2O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中,所以应把它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注意不能用橡胶塞,因为硝酸会腐蚀橡胶〕[ 工业盐酸因含有 Fe3+ 而呈黄色 ]〔3〕强氧化性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硝酸与金属反响一般不放出氢气3Cu+8HNO 3( 稀)= 3Cu(NO 3)2 +2NO↑ +4H2O Cu+4HNO 3( 浓)= Cu(NO 3)2+NO2 ↑ +2H2OC+4HNO 3〔浓〕= 4NO 2↑ +CO2↑ +2H2O注意: 1、钝化:冷的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使Fe、Al 发生钝化〔强氧化性的表现〕2、王水:体积比为 1: 3 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溶解Au、 Pt 等不活泼金属3、硝酸和铜反响时,硝酸既做氧化剂又起酸性作用制取硝酸铜的最正确途径是:Cu→ CuO→ Cu(NO 3)2 〔消耗硝酸最少,且不产生污染物〕,而用浓硝酸不仅消耗的硝酸最多,且产生最多污染气体;稀硝酸次之。

4、注意分析 Cu 和 HNO 3 反响的分析和计算微热3、实验室制法 :NaNO3+H2SO4(浓)=NaHSO4+HNO3↑八、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1、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步骤: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细检查3、有关氧化复原反响的计算:用电子守恒去做,注意格式利用电子守恒列式的根本方法:( 1〕找出氧化剂和复原剂以及各自的复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 1 个原子〔或 1 个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数〕( 3〕由题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复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九、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过量计算:先判断谁过量,再按缺乏的进展计算,有时需要讨论 2〕多步反响的计算—关系法:先通过化学方程式或元素守恒找到关系式,再计算常见的关系式:工业制硫酸: S— H242—2H24工业制硝酸: NH3 —HNO 3SO(或 FeSSO ). z.-第二章 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响速率1.意义:化学反响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响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 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反响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z.-、化单位: mol/(L · min) 或 mol/(L · S). z.-学 3.计算公式: v=△ c/ △t, v 表示反响速率,△ c 表示变化的浓度,△ t 表示变反应化的时间,速①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率②同一反响,可用不同物质表示,数值可以不同4、特点③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响速率④同一反响中, 不同物质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