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78023696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 页数:188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22)五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 2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解析版)学霸笔记考点归纳【有笔记归纳、易错点、容量大试题、随时可用】归纳1 溶解度归纳2 溶解度曲线及其各种含义归纳3 中考解题技巧与易错提醒 归纳4 2022年、2021年、2020年、 2019年、2018年五年化学中考试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汇编(容量大、一次下载、值得拥有)(可供考生、教师:暑期自学、学霸笔记、备课、新课、期中复习、期末复习、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中考备考复习、组卷等等所用)考点归纳归纳1 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a.一定温度下;b.10

2、0 g溶剂里;c.达到饱和;d.溶解的质量。(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外因:c.温度。2.气体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表示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外因:c.压强,d.温度。(3)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4)会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释简单实际问题:喝汽水易打嗝是因为:体内温度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打开瓶盖时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逸出。水

3、沸腾前就会出现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水中空气的溶解度变小逸出。归纳2 溶解度曲线及其各种含义1.溶解度曲线应用:(注:A、B、C代表物质依次为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或气体)会比较S大小:0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50B、C、A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顺序为A、B、C。会查S并进行简单推算、判断:t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5g。 t2一瓶饱和A溶液的浓度为33.3%。t2把25gA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 得溶液质量为125g,浓度为20%,所得溶液是否饱和:不是;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为115g,此时溶液是否饱和:是。会判断饱和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情况:t2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4、,A溶液浓度将变小,B溶液浓度将变小,C溶液浓度将不变。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不变,B溶液浓度将不变,C溶液浓度将变小。t1三物质的饱和溶液(杯内有剩余晶体),升温至t2,A溶液浓度将变大,B溶液浓度将变大,C溶液浓度将变小。A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减少,C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晶体增多。t1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时浓度变小的是C,降温时浓度变小的是A、B。t2时三个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顺序为A、B、C,降温至t1时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可画水平线判断:A溶解度虽下降但并没有低于C在t2的“高度”)。M点含义是: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15g(注意:纵坐

5、标若给出数值需指出)。会观察溶解度曲线图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从溶液中析出A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从溶液中析出B常用蒸发溶剂结晶法,欲除去A中少量B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欲除去B中少量的A常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法后再趁热过滤。会判断饱和与不饱和转化方法:欲使C的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C、升温、蒸发溶剂;欲使A溶液达到饱和方法有加入足量A、降温、蒸发溶剂。在指定的温度下(即不许改变温度)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t2时,使A、B、C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依次是加入足量A、加入足量B、加入足量C,或恒温蒸发水;t2时,使A、B、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均为加入足量水

6、。t1t2abc温度S0ABC2.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对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曲线中的点表示的溶液为恰好饱和;如a点表示A物质的饱和溶液且A固体有剩余,b点表示A物质的恰好饱和的溶液,c点表示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曲线图中点的移动:曲线上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下方,说明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曲线下方的点移动到曲线中,说明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曲线中的点沿曲线向下移动,则有晶体析出。如,a溶液变为c溶液的操作是:将a溶液降温至t1,结晶、过滤出晶体后再升温至t2即

7、可。归纳3 中考 解题技巧与易错提醒 一、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注意事项。(1)必须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因为在温度改变或溶剂量改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2)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就某一种或某几种溶质而言的,也就是说当加入其他溶质时溶液还能继续再溶解该溶质。二、方法指南: 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结合下图来记忆: (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三、技巧提升:1判断溶液饱和的两要素(1)温度必须保持不变;(2)A

8、物质的溶液不再溶解A物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大多数情况下,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确定分离混合

9、物的方法: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3)面: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四、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

10、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5. 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0oC t 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70oC 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6. 溶解度变化趋势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

11、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7. 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硝酸钠溶液:DA: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CA:饱和溶液将多余的固体溶解进溶液变成恰好饱和溶液,加水;CE:硝酸钠溶液从20oC升温到70oC,多余的固体溶解形成饱和溶液8.确定结晶的优选方法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的物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等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蒸发结晶。如氯化钠9. 确定除杂方法根据要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确定结晶方法提纯,同时杂质被除去。如:KNO3(NaCl):降温结晶 ;NaCl(KNO3)

12、:蒸发结晶例1.如图所示,分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影响?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温度对a的影响更大。N点的意义? 在t1o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1g。(注意溶解度有单位)P点的意义? 在t3o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S3g。M点的意义? 在t2oC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S2g。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0oC t t2oC时,a的溶解度大于b。a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b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蒸发结晶a中混有b,采用什么方法提纯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b中混有a,采用什么方法提纯b? 蒸发结晶将t1时a、b

1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得到的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不饱和,b不饱和4.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计算公式:5.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m(稀释后溶液)=m(稀释前溶液)+m(水)加稀溶液:m(混合后溶质)=m(浓溶液溶质)+m(稀溶液溶质) m(溶液总质量)=m(浓溶液)+m(稀溶液)6.涉及化学反应的溶液浓度计算五、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 固体药品加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固体 + 水 )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

14、6%的氯化钠溶液所用仪器 实验步骤:例.找出下列配置一定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错误操作,并改正。1. 溶液加水稀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液体+水)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3. 误差分析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减少,溶剂的质量增多)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m质。将固体溶质转移到烧杯中时,散落到烧杯外面m质。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m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m剂。烧杯内有残留的水m剂。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增多,溶剂的质量减少)砝码生锈(比同规格原砝码重)m质。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m剂。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酒落烧杯外m剂。质量分数无影响:完全溶解后搅拌,少量液体飞溅到烧杯外。完全溶解后,转移时,洒落在到细口瓶外。五年真题2022年中考真题1. (2022年黄冈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