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477846292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认识国家-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7认识国家目录思维导图: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知识梳理:8大知识总结,梳理必背知识、归纳重点易混易错:10个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真题赏析:8大命题点归纳,感知真题、知己知彼考点一日本(1)领土组成: A北海道(纬度最高)、B本州岛(最大)、C九州岛、D四国岛(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其中a日本海、b太平洋、c濑户内海(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4)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5)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峰是富士山

2、(活火山)。(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所以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4)河流: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5)水能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1)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2)日本工业特点:“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3、4)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5)工业分布的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产品主要出口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沿海多平原,填海造陆价格低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6)工业发展有利条件:科学技术先进 高素质的劳动力丰富 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7)工业发展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需大量进口国内市场有限,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国际市场(8)日本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问题:劳动力价格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对策:依

4、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海外投资建厂的对象: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种植业不利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因此耕地面积狭小,且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特征:受地形条件限制,多使用小型农具,精耕细作,科技水平高,农业生产水平高。主要农产品: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2)渔业:海洋渔业发达,渔获量居世界前列。(1)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通用日语,多信奉佛教等。(2)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上,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3)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例如日本文字受中

5、国汉字影响,日本经度古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长安、洛阳等城市相近,西装是日本人上班或重要场合的穿着,和服受我国唐代服装影响,和食日本料理等。 日本国,是岛国,板块交界地震多。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山地多,平地少,海岸曲折港湾好。原料少,靠进口,工业产品大出口。建工厂,放海边,减少运输能省钱。大和族,穿和服,东西文化能兼容。考点二俄罗斯(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横跨东西半球(160E经线穿过)(2)经纬度位置:东西跨经度约17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大部分位于50N80N,纬度较高,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3)海陆位置:横跨亚欧大陆北部,领土包括欧洲部分和亚洲部

6、分,亚洲部分约占3/4,欧洲部分约占1/4。北临A北冰洋,东临B太平洋,西濒C波罗的海,东边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美洲)相邻(4)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3/4的人口集中在欧洲部分,且欧洲部分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1)地势特点:东高西低,亚洲部分南高北低(2)地形特征: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3)主要地形区包括: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4)山脉:乌拉尔山: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领土分界线,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分界线大高加索山脉:亚洲和欧洲分界线(5)主要河流包括:伏尔加河:被俄罗

7、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向南注入里海,是欧洲第一长河。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均位于北亚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俄罗斯各河流的航运价值比较1.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水量大,结冰期短,水流平缓。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五海通航”不仅建立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水运联系,而且还方便了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联系。2.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不高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的结冰期长,因此该地区的河流虽然长度较长,水量较大,但航运价值不高。(6)主要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

8、量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西伯利亚的珍珠”。(7)气候:由于纬度较高,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寒带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太平洋沿岸(8)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莫斯科降水更多: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大雅库茨克更冷:地势高,纬度高结论: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从西向东,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9)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1)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80%在亚洲部分),种类齐全,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铁、金、有色金属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世界加油站”: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油气

9、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亚寒带针叶林)淡水资源丰富:俄罗斯淡水资源充足,河流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贝加尔湖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足够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水能资源丰富(1)重工业发达(原因: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其中,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工业区:欧洲部分(最主要)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重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亚洲部分 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2)轻工业相对落后:

10、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轻工业产品需进口。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农业生产薄弱,轻工业原料缺失。(3)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为此,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1)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2)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3)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由首都莫斯科途径西

11、伯利亚到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4)俄罗斯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1.从地形上看,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增加了修建铁路的难点及成本。2.从气候上看,俄罗斯亚洲部分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土壤结冰期长;而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优于北部。3.从资源、工业、人口和城市上看,俄罗斯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此修建铁路,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这里分布着较多的人口和城市,修建铁路可以沟通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1)俄罗斯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谷物、马铃薯、亚麻

12、、甜菜、向日葵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猪、羊为主。(2)农业分布:东欧平原南部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分布区。(1)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2)首都:D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是俄罗斯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的枢纽。(3)第二大城市:E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4)摩尔曼斯克是濒临北冰洋的最大城市和重要的不冻港。(5)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俄罗斯,面积大,占有东欧和北亚;纬度高,气温低,西伯利亚人口稀。欧洲长河伏尔加,亚洲还有毕叶拿;自然资源很丰富,出口油气促发展。重工业,仍领先,先进武器赚大钱;最大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排第二。考点三美国(1

13、)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2)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大部分在北温带(美国本土)(3)海陆位置:美国本土西临A太平洋,东临B大西洋,南临C墨西哥湾(4)领土组成:美国本土 北邻D加拿大,南邻E墨西哥,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东南沿海属亚热带。阿拉斯加州 位于北美洲西北部,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邻,北极圈穿过,属北寒带和北温带夏威夷州 位于太平洋上,属大洋洲,北回归线穿过,属热带和亚热带(1)人口:2010年,美国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2)人口构成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

14、),现被白种人赶到西部山区“保留地”内居住。现居:白种人(殖民者),黑种人(奴隶贩卖),黄种人(如华人劳工)200多年内移民过来的。各国移民经长期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但一直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3)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4)主要城市华盛顿:美国首都,属哥伦比亚特区纽约: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旧金山:硅谷,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1)地势特点:中部低,东西高(2)地形: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分为东、中、西三部

15、分。西部F高原、山地: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纵贯南、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的北美洲部分)中部G平原(主要是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东部低矮山地:H阿巴拉契亚山脉(3)主要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孙河,中国的长江。向南流入墨西哥湾(大西洋)(4)主要湖泊: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水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5)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美国降水量分布大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美国发展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形条件: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中间低,东西高),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