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交换标准城市图系列目 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52 引用标准 153 基本术语定义 154 基本规定 204.1 地图数据模型 204.2 地图数据的空间基准(坐标系和投影) 204.3 地图数据的空间尺度和分幅规定 204.3.1 空间尺度 204.3.2 分幅规定 204.4 地图数据的内容(要素层)要求 234.5 地图数据的元数据内容要求 234.6 地图数据的文字(中文、英文语种)字符编码标准要求 235 命名规则与数据类型定义 245.1 图层要素(对象)类型定义 245.2 属性表数据类型定义 245.3 数据内容的约束条件定义 245.4 基本图层和内容定义 256 导航电子地图基础数据分层要求与规格 266.1 行政区划要素 266.2 邮政编码区域 276.3 水系 286.4 土地利用与覆盖面 296.5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线 306.6 城市街区面 316.7 标志性建筑物点 326.8 导航道路路网线 336.9道路结点 396.10道路出入口、分歧口和方向看板 436.11道路交通警告设施 466.12 道路交通规制 46D)优先的规制,MType=3 506.13导航检索点 516.14地名 536.15高等级道路道路出入口、分叉口放大图决定点 556.15.1 虚拟路口放大图 556.15.2 真实路口放大图 576.16交通违章监测设施(电子眼) 606.17详细市街图 Detailed City Map 606.18路口车道转向与连接信息 616.19索引数据 626.19.1 路口交叉点索引 626.19.2地址检索点 636.19.3行政区划索引 636.20 公交数据 636.21 广告播出点 636.22 道路中心线 646.23元数据 667 值域表与内容填写规则 667.1 水系类型表 667.2 行政区划界线编码表 667.3 铁路与轨道交通编码表 667.4 公园绿地编码表 677.5 地名类型编码表 677.6 邮政编码区划表 707.7 道路结点类型与形态编码表 707.7.1 结点类型编码表 707.7.2 结点形态编码表 717.8 交通警告设施编码表 737.9 道路形态编码表 777.10 道路功能等级编码表 787.11 隔离带类型编码表 797.12 道路经路等级编码表 807.13 路口车道信息编码规则 807.13.1 路口车道标记字说明 807.13.2 路口车道信息编码方法 817.13.3 路口车道退出路段的编码方法 817.14 道路构造编码表 827.15 限制车种代码表 827.16 POI分类编码表 837.16.1 POI编码规则 837.16.2 POI大、中类划分 837.16.3 POI详细分类表 847.17 元数据内容表 1077.18 动态交通用路段编码的城市代码表 1097.19 DCM面类型表 1117.20 DCM线类型表 1127.21 门址类型表 1127.22 POI品牌图标编码表 1137.22.1 编码原则与方法 1137.22.2 品牌图标编码表 1137.23 测速与监视设施编码表 1167.24 广告类型编码表 1167.24.1 编码原则与方法 1167.24.2 广告类型行业码编码表 1167.25 道路中心线编码表 117附录1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表》 11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的交换标准,适用于将本公司地图母库数据转出和各公司导航系统物理存储格式(Physical Storage Format,PSF)数据的转入。
2 引用标准GB/T 19710—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等同采用国际GDF标准)GB/T 919-2002《公路等级代码》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2005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存储格式》TeleAtlas 公司《Tele Atlas MultiNet™ Shapefile 4.1 Format Specifications 》CDWF-V1-1 《“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术语定义与图解》CDWF-V1-2 《“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通用规范》CDWF-V1-3 《“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定义与字典—城市图系列》3 基本术语定义交通信息 Traffic Information指现实中的交通规则在道路网络数据中的反映,即在构成道路网络的各种基本构件之间存在着的交通关系高速公路 Highway 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设置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一律为绿底白字,而其他道路上的标志牌为蓝底白字分国家高速和省属高速国道 National Road 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联结首都与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联结各大经济中心、港口、车站枢纽和商品生产基地的公路。
省道 Provincial Road 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联结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际间的重要公路县道 country Road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联结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 Town Road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专用道路 Special Road 有专门用途或者有专属权的道路其他道路 Other Road 除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外的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城市快速路 Express Road ,Expressway设有中央分离带,具有四条以上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 供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的城市道路,没有红绿灯控制城市主干道 Major Road 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城市次干道 Secondary Major Road 表示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道, 与主干道相连接, 构成完整的城市干道系统城市支路 Secondary Road城市道路网中干道以外, 联系次干道或供区域内部使用的道路。
城市其他道路 Alley 除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外的城市道路步行街 Foot Passenger Street规定上不允许行使机动车专供行人使用的道路,一般指各个城市繁华地段步行道路内部道路 Inner Road 位于某一设施或社区内部,用于保证设施内道路连通的道路道路功能等级 Road Functional Class 主要根据道路的行政管理性质和通行能力划分的等级在城际间以行政管理性质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在城市内划分为城市快速路(包括环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里巷、内部路道路经路层等级 Route Level道路在路径计算中的层次级别路网架构的层次,主要是规划路径中,道路根据功能、级别、重要度等在路网架构中分级经路层具有网状、闭合、分层等性质道路形态 Form Of Way 道路元素所采用的某种物理形态,一般道路形态根据路段中不同的情况下起的作用的分类例如:出入口、匝道、环岛路等等上、下线不分离的普通道路 Single Carriageway,SC中间无隔离物的,使用单线表示双向行驶的主要行车道路上、下线分离的普通道路 Multiple Carriageway,DC中间有隔离物的,使用双线表示双向行驶的主要行车道路。
主行车道路 Carriageway构成公路路网的主要行车道路,主要行车道路之间是以交流道连接成网的主路 Main Road 城市快速路、环路、主干道的主路,傍边对应有单向行驶的辅路,中间有物理隔离带辅路 Side Road 对应于城市快速路、环路、主干道的主路傍边的的侧道,仅供车辆单向行驶环岛Roundabout Circle为疏通交通流,在多条道路交汇处修建的,平面上呈环状连接各个交叉道路的道路, 是道路网中的简单闭合环路又称交通转盘、环形交叉图3-01方向看板 SignPost分叉路口的道路至向提示信息标语牌,又称方向看板,提示如何转弯到达哪个地点,经由哪条道路到达地点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重要道路图3-02IC不同种别道路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匝道所连接的不同种别道路的出口或入口点为IC点 图3-03JCT同种别道路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匝道所连接的同种别道路之间的出口或入口点为JCT点图3-04SA 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该类道路的名称同服务区的名称 图3-05PA 高速公路上的停车区 图3-06导航道路路网线 Road Element 指将实际行车的道路抽象为进行导航路径规划和行车引导的道路路网。
有隔离设施或隔离线的重要道路一般抽象为平行的两条导航道路路网线,形态上表现为上、下线分离的普通道路 Dual Carriageway (DC),反之一般不重要的,无隔离设施或隔离线的支路或交通上单行的道路则抽象为与实际道路几何位置一致的单条导航道路路网线,形态上表现为上、下线不分离的普通道路 Single Carriageway (SC)导航道路路网线方向 Road Element Direction 指构成导航道路路网线的几何形状点相互连接的顺序方向,与实际交通流的方向可以不一致描述道路路段属性所使用的正向或反向定义,均按导航道路路网线的方向来定义图3-07道路名称 Road Name 道路有多种命名方式,如下图:161413111215图3-08 一条国道为108国道,中间有隔离带,穿城而过,城内部分称“京原路”,经“龙凤河大桥”跨越一条龙凤河此时非桥部分(路段号11、13、14、16)命名有三种方式: 道路名称:京原路 道路别名: 道路编号:G108 路线名称:一零八国道 跨桥部分(路段号12、15)道路命名有四种方式: 道路名称:京原路 道路别名:龙凤河大桥 道路编号:G108 路线名称:一零八国道当有副名或曾用名同时存在时,则在道路别名的后面尾随其他名称,以“\”分隔。
4 基本规定4.1 地图数据模型地图数据在GDF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定义和分类,对与导航非紧密相关的背景要素(如选举区、工业用地等)做了一定的删减地图数据的组织按地理信息科学的管理需求组织,即数据按大类分图层管理,空间数据(位置数据)与属性数据在一个图层内按对象分记录进行管理,可方便地使用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交换格式可以采用ARCINFO的SHAPE或E00格式,也可以采用MAPINFO的TAB或MID/MIF格式,无地理图形要素的数据库表采用微软的ACCESS的mdb格式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