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

上传人:byx****23 文档编号:477821990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痘患者的护理课件传染病护理(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ursingshiftsystem讲授人:临 床 护 理 知 识 系 列 课 程水痘患者的护理案例导入患儿,男,6岁,因“前胸多发皮疹1天”入院。1天前患儿前胸部出现数个皮疹,起初为斑丘疹,之后发展为水疱,呈椭圆形,直径为35mm,周围有红晕,伴有痒感。查体:T37.5,P85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咽部略充血。初步怀疑为水痘。请问:1.患儿确诊需做哪些检查?2.针对患儿的皮疹该如何护理?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和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急性传染病。水痘为原发感染,临床以全身性分批出现的

2、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为特征,多见于儿童。水痘痊愈后,病毒继续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经再次激活即可引起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为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多见于成年人。PART.01【病原学及发病机制】1.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核心为双股DNA。该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温度、酸碱度、化学消毒剂均敏感,不能在痂皮中存活。2.发病机制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增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在吞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后入血,形成病毒血症,出现全身病变,主要损害皮肤,偶可累及内脏。皮疹分批出现与间歇性病毒播散有关。PART.02【流行病学】1

3、.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发病前12天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传播,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供血传播,孕妇患水痘可感染胎儿。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15岁的儿童多见。病后免疫力持久。4.流行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多为散发,偏僻地区偶可暴发,城市每23年可发生周期性流行。PART.03【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患者有无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史,是否接种过水痘疫苗;注意观察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顺序、形态等,有无伴随症状及并发症发生

4、等。(二)身体状况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21天,平均14天。1.前驱期出现于皮疹前12天,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咽痛、食欲减退、咳嗽等,婴幼儿可无前驱症期。2.出疹期起病后数小时或12天出现皮疹。典型皮疹特征为: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始于躯干,以后蔓延至面部、肩、四肢,以皮肤受刺激处较重。皮疹分批出现,由于皮疹分批出现,常可见到水痘的各型皮损同时存在,如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黏膜皮疹可形成浅表溃疡。水痘皮肤病变表浅,一般不留瘢痕。3.恢复期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4.特殊表现成人和婴儿病情相对较重,皮疹多而密集,易融合成大疱,或呈出血性水疱。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坏疽型水痘,患者出现

5、高热、严重毒血症状,甚至因发生败血症而死亡。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使胎儿畸形,或引发早产、死胎。孕晚期发生水痘易导致新生儿水痘。5.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三)心理、社会状况询问患者及家长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因为隔离、担心疾病预后及担心结痂会留下瘢痕而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2.疱疹刮片3.病毒分离4.血清抗体检测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疱疹刮片可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可快速诊断。3.病毒分离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液接种于人胚成纤维细胞,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4.血清抗体检测

6、皮疹出现12天内用ELISA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对本病也有早期诊断价值。PART.0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毒感染、皮肤瘙痒有关。3.潜在并发症肺炎、脑炎、心肌炎等。PART.05【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消毒与隔离2.休息与活动3.饮食1.消毒与隔离本病传染性极强,一旦确诊须立即实施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无传染性方可去幼儿园、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定时通风换气或用紫外线空气消毒。适时增减衣被,衣服宜宽大、柔软,被褥平整、清洁,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

7、和盖过厚的被子造成过热,引起皮疹发痒。3.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水分,多喝开水和果汁。(二)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出疹顺序、部位、皮疹颜色、皮肤有无继发感染等。如发现患者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可能发生肺炎、脑炎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三)对症护理水痘患者常有皮肤瘙痒,应注意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出水痘期间患者可以简单冲凉,浴后吸干身上的水分,再涂止痒药,使身体清爽舒服。剪短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婴儿可以给其戴上棉质手套,避免抓破皮疹引起感染。(四)治疗护理1.治疗要点2.用药护理1.治疗要点本病以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止皮肤继发感染为原则。(1

8、)对症治疗遵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可促进皮疹干燥、结痂;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裂可涂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继发感染及时用抗生素。(2)抗病毒治疗一般患者不需抗病毒治疗。对免疫缺陷及免疫抑制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干扰素、阿糖腺苷等。(3)防治并发症若皮肤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如并发脑炎出现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者可脱水治疗,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用药护理发热患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以免并发其他综合征。水痘患者一般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若患水痘前因其他疾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者,应尽快减为生理剂量或停止使用。(五)心理护理注意多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水痘

9、的相关知识,并说明本病无特效疗法,是自限性疾病,护理得当预后良好,不留瘢痕,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PART.06【健康指导】1.预防指导(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1)控制传染源水痘从患者出疹前2天直到全部疱疹结痂均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对易感儿童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加强通风换气,集体托幼机构宜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避免与急性期患者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物应消毒。(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水痘病毒减毒活疫苗可有效预防;细胞免疫缺陷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有严重疾病者、易感孕妇及体弱者等易感者,在接触患者72小时内肌内注射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症状。2.疾病知识指导宣教水痘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流行季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诊。3.出院指导水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大多终身免疫。但也应加强营养及体育锻炼,以防带状疱疹的发生。Nursingshiftsystem讲授人:临 床 护 理 知 识 系 列 课 程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