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779587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考总复习教学设计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姓 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辅导科目年级六年级课时教材版本人教课题名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基本性质的应用考点分析1、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它的每条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典型例题例1、(把图形按某个比相应放大或缩小,形状没有改变,只是大小变了)A B

2、C (1)长方形A的长是1.5厘米,宽是1厘米;长方形B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如果要把长方形A按 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例2、(根据指定的比,将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先按3:2的比画出长方形A放大后的图形B,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A缩小后的图形C。(1)图B的长、宽各是几格?(2)图C呢?(3)观察这三幅图形,你有什么发现?ABC例3、(将两个相等比写成一个等式)图B是由图A放大后得到的,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中各自的长与宽的比吗?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BA3厘米 6厘米4厘米8厘米例4、(认识比例)下面哪几组

3、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1)5:6和15:18 (2)0.2:0.1和3:13):和1.2:0.8 (4)6:2和 :例5、(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3.6米,4小时织布4.8米。你能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写出比例吗?例6、(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根据2 7 = 1.4 10这个等式写出几个比例例7、(按比例放大的含义)王叔叔在电脑上将下面的图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片的长是12.5厘米,你有什么发现?4厘米5厘米例8、(解比例)上图中宽是多少厘米? 课后记学生课堂亮 点对学生或家长建议教学反思学生家长签字教务部门签章模拟试题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

4、厘米,宽9厘米。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张图片( )不变,大小(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厘米。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5、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6、在比例里,两个( )的积和两个( )积相等。7、如果A3=B5,那么AB= ( ) ( )。8、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

5、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 ) = ( ) ( )。 9、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 )或( )。10、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解比例3 = = = x x = 312 x = 50.6 = 14、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 )参考答案: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厘米,宽9厘米。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这张图片( 形状 )不变,大小( 变了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 3 : 1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

6、厘米。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1)因为6:10= ,9:15 = ,所以6:10= 9:15。(2)因为20:5= 4,4:1 = 4,所以20:5= 4:1。(3)因为5:1= 5,6:2 = 3,所以5:1和 6:2不能组成比例。5、在25、120.2、31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25)。6、在比例里,两个( 外项 )的积和两个( 内项 )积相等。7、如果A3=B5,那么AB= ( 5 ) ( 3 )

7、。8、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6 ) ( 24 ) = ( 5 ) ( 20 )。 620 = 245 可组成8个比例9、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3:4= 6:8 )、( 3:6= 4:8 )或( 4:3= 8:6 )。可组成8个比例10、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 )( 1 )。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36 : 24 = 24 : 36 = 24 2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6 = 576 = 16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解:设梯形的上底是厘米,高是Y厘米。18 : 27 = 10 : 18 : 27 = 12 : Y 18 = 27 10 18 Y = 27 12 18 = 270 18 Y = 324 = 15 Y = 18答:梯形的上底是15厘米,高是18厘米。13、解比例3 = = = x = = 1.6 = 1.2 x = 312 x = 50.6 = = 3 = 4.5 = 0.261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