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779578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地地区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极地地区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极地地区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极地地区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地地区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地地区【一】极地的范围:1、人们通常将_以北的区域称为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包括_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大洲北部及岛屿。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_、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洋。北极有土著居民是 人,是属于 人种。 2、南极地区由_和其周围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组成,它是人类最晚到达的地区。【二】南极洲:1、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2350多米。 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4、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世界的寒极” 5、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南极地区的4个称呼 、 、 、 。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占全球总淡水储量的 。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_ _,没有_ _,未经人类

2、雕琢的大陆。【三】 我国的科学考察站南 1985年2月在 岛建立 站。 极 1989年2月建立 站。 最佳科考时间 。2009年1月建立 站 。 北极地区:2004年7月在北极建立 。 最佳科考时间 。【四】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 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滥杀。(2) 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 , 利用南极,1959年12月1日部分国家签订 中国于 年5月正式加入 。【五】 练习题:1从长城站出发,向东绕南极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

3、洋2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酷寒、干燥、烈风是气候的突出特点B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C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寒冷季节D南极洲有“世界寒极”之称,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3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的根本原因是( )A所处的地理纬度最高B大陆的地势高峻,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常年被冰雪覆盖,是世界最大的固体水库D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的风都吹向四周的海洋4南极洲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可是却有着丰富的煤矿,这说明( )A南极地区曾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煤矿B南极地区原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上面有广阔的森林分布C南极地区原

4、来是广阔的海洋,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后上升为陆地,形成了煤矿D现在的南极大陆曾经处于温带,后因板块运动,才推移到现在南极的位置上5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亚洲B南美洲C大洋洲 D南极洲6下列几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附近海中的是( )A虎、豹、象 B松鼠、兔、熊 C企鹅、鲸、磷虾 D白熊、鹿、海狮7、下列关于南极洲纬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很高,接近南极圈。 B南极圈横贯中部 C几乎全在南极圈以内 D几乎全在南极点附近8、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没有常住人口 B都是酷寒 C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都设立了众多的科学考察站9、两级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 )A铁矿 B

5、石油 C煤炭 D固体淡水资源10、关于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2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 B2月为南极地区考察的黄金时间C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极昼时间 D2月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六】读图填图。(1)请在图1和图2中标注N或S,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2)标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名称。 (3)标出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名称。(4)将北极地区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A、 岛 B、 半岛 C、 海峡D、 海峡 E、 站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资源是 、 。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 。(5)将南极洲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横线上。 A、 洲 B、 洲 C、 洋 D、 洋 E、 洋 F、 半岛 G、 站 H、 站A和F之间是 海峡(6)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的是 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的是 、 站 。(7)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 、 、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的原因: 。 。 。(8)近年来南极上空出现的 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危害;(9)南极洲附近的大洋中特有的动物资源是 、 。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 。(10)南极大陆煤炭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 ”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11)判断方向C点在D点的 方向,H点在D点的 方向。长城站在昆仑站的 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