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课程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779543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救护课程设计(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北科技学院矿山救护课程设计 矿山救护课程设计 姓名:梁冠群 学号:201010044436 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主要针对矿山事故的各种类型,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计划。通过本次设计,学到了很多在课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关键词:避灾路线、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理计划1矿井生产系统的风险评估- 1 -1.1矿井的地质条件- 1 -1.1.1地理位置- 1 -1.2矿井的生产系统- 2 -1.3矿井的通风系统- 7 -1.4矿井的避灾设施- 8 -1.5风险评估方法- 8 -1.6确定事故类型和发生地点- 9 -2确定灾害可能的影响范围- 12 -2.1灾害的影响范围- 12 -

2、2.1.1矿井火灾- 12 -2.1.2瓦斯、煤层爆炸- 12 -2.1.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 13 -2.1.4瓦斯、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 13 -2.1.5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 13 -2.1.6掘进及巷修顶板事故- 13 -2.1.7水害事故- 13 -2.1.8提升运输事故- 14 -2.1.9机电事故- 14 -2.2反风的可能性- 14 -2.3确定人员通知顺序- 14 -3确定影响范围内人员的紧急避灾路线- 15 -3.1不同地点工作人员的紧急避灾路线- 15 -3.1.1矿井火灾事故紧急避灾路线- 15 -3.1.2瓦斯、煤层爆炸事故紧急避灾路线- 15 -3.1

3、.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紧急避灾路线- 15 -3.1.4水害事故紧急避灾路线- 15 -4启动应急预案和处理计划- 15 -4.1编制和修改矿井灾害预防预处理计划- 15 -4.1.1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15 -4.1.2煤层、瓦斯爆炸预防措施- 16 -4.1.4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预防事故- 17 -4.2编制和修改矿井总体应急预案- 20 -4.2.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0 -4.3制定设计灾害类型的矿井专项应急预案- 22 -4.3.1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2 -4.3.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30 -4.3.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应急预案- 36 -4.3.4瓦斯、一氧化碳

4、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应急预案- 44 -4.3.5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48 -4.3.6掘进及巷修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53 -4.3.8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61 -4.3.9机电事故应急预案- 65 -5.1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74 -5.2地面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76 -5.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8 -5.4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 80 -5.5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1 -5.6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3 -1矿井生产系统的风险评估1.1矿井的地质条件1.1.1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

5、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井田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1.1.2地貌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

6、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 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 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1.1.3水文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年不固。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

7、水位介于+16+17m。1.1.4气象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1.2矿井的生产系统矿井于1958年兴建,1962年停建,1970年恢复建设,1979年建成投产,井田范围:东起于庄,西至太平、马庄,南至刘官屯村北,北至沈庄小佛头一线,大约以荆各庄村为中心,略成一个直径达3.5Km左右的盆形。井田探明地质储量1.4亿吨,其中可采储量7268万吨,设计能力120

8、万吨/年,服务年限55.5年。1984年进行了技术改造,使产量逐年上升,1997年核定能力170万吨/年。截止到2008年底地质储量剩余6537.4万吨,其中可采储量3442.7万吨。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连年超强度开采,可利用储量只有293万吨。矿井资源濒临枯竭。生产能力高,煤质好的9煤层储量一水平基本告罄,二水平9煤层储量也很有限,造成生产后劲严重不足。1.2.1影响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1、荆各庄矿井田内地势平坦,为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冲积层最薄处177m,含水层较多,且有流沙,井筒穿过该区域很 困难,因此无斜井或平峒开拓的可能。 2、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以断层为主,煤层赋存较稳定,井田的东部

9、、中部、南部皆为近水平煤层,西部、北部为缓倾 斜、倾斜煤层,因此井筒不宜放在井田中央,而应放在北部边界地带,以减少工业广场煤柱的损失,并有利于开拓布局。1.2.2矿井开拓方式根据本矿条件,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该种方式不受表土、煤层、地质构造等条件限制,适应性较强,同时井筒断面大,可以满足通风的要求,尤其对深井更有利。其缺点是施工技术、井筒装备复杂,不能躲开煤层顶板的含水层及 流沙层,施工困难,掘进速度慢。1.2.3井筒数目位置的确定1、井筒数目荆各庄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生产能力大,服务年限长,因而在投产初期确定一个主井,担负矿井的主提升;一个副井,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及升降

10、人员。1984年经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核定2004年为195万吨/年,为了满足通风及辅助运输 的需要,又凿一新风井,同时兼作副提。2、井筒位置本井田地表范围的标高为+23.85+38.9m,均高于最高洪水位(+19.5m),因此,井筒位置不受洪水的威胁。 为了使井下各翼储量分布均衡,减少运输费用和通风阻力,将主副井筒布置在井田东北部(原大佛头村东南约300m处)。这种布局有以下优点:、工业广场煤柱损失比布置在井田中央少;、投产初期开拓工程量少;、投产后短期内能达到设 计生产能力,使运输、通风、井巷维护等费用最低。1.2.4水平 矿井共有四个水平,其中一个为回风水平,10个采区。 1、回风水平

11、荆各庄矿井田内冲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东翼与南翼较厚, 西翼较薄,因此回风水平的标高也随冲积层掩盖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总回风石门与东翼回风道标高为-246m,西翼回风道标高为-246m-180m(理由:a、决定于冲积层的掩盖厚度一般100 380m和粘土隔水层厚度。b、冲积层防水煤柱线垂高50-80m)。 2、第一生产水平 本井田东北部有一椭圆形的向斜构造,煤层埋藏较浅,最深在-370m左右,占全矿井可采储量7268万吨的67.9,为4869万吨;整个水平主要巷道75%布置在坚硬的12-2煤层底板;井田西部虽然地质构造较多,但含水较少,煤层产状上倾下缓。为了能合理划分采区,并增加主要开采水平上山采区

12、部分的储量及服务年限, 同时照顾已使用的圆柱式4m直径绞车的使用范围,确定第一水平为-375m,这样,不仅保证了东翼小煤盆全部用上山开采,同时又增大了西翼采区上山部分的储量。 3、第二生产水平 -475m水平的可采储量为1583万吨,占-375m以下可采储量的66%;主要巷道布置在12-2煤层底板占55%。因此,将二水平确定为-475m,采用暗斜井延伸,阶段垂高为100m。4、第三水平 -515水平的煤层可采储量为816万吨,煤层最低深度-530m。1.2.5井底车场及硐室(一)、一水平井底车场 1、车场形式 一水平井底车场位于-375m水平12煤层底板岩石内(50m) ,由于矿井采用带式输送

13、机运煤,设有两套大巷运输系统,因此采用了刀把式环形车场,皮带大巷与井底煤仓、主井装载系统连接;轨道大巷与副井提升系统连接。由于不在井底车场内设置煤车装载、存车、调车线路,车场型式比较简单。 矿井东、南、西三翼皮带大巷在进入井底车场前,沿12度倾角抬高,直达煤仓上口位置。于是,井底车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皮带卸载车场,原煤经皮带大巷卸入井底煤仓,再经装载皮带向立井箕斗装煤。整个上部车场有以下峒室:皮带机头峒室、配电室、配煤巷、联络巷、箕斗装载峒室、主井散煤收集上山、105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0.36m,下 口标高-353.37m),104煤仓、(容量1000吨,上口标高-33

14、0.36m, 下口标高-353.37m),103煤仓(容量300吨,上口标高-334.24m, 下口标高-353.31m)。 下部相当于一般的井底车场,为辅助运输、提升服务。 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各按一列车长度计算,并在空车停车线并列一条设备材料线,在重车线石门口(西翼水仓入口处)并列一条临时存放升井设备及水仓清理的矿车停车线。 井底车场内设有下列峒室: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调 度站、信号房、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绞车房、电机车修理间、 蓄电池机车充电峒室、保健站、水仓等。 这种形式的井底车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主井开凿深度, 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同时缩短了主井提升高度,清理主井 散煤用一条巷道即可,比较方便。缺点是:峒室多,总工程量 比较大。2、井底车场通过能力(1)主井系统 东翼皮带大巷.500吨/小时 西翼皮带大巷.500吨/小时 南翼皮带大巷.750吨/小时 煤仓容量.2300吨 箕斗.10吨 提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