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79317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企合作见成效互利共赢成根本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的主要模式之一。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学校学生角色转换,保障职业 教育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必由之路。化学工艺专业以 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整体实施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探索在校 企合作中如何发挥双方的优势,创新“校企共育、学做一体”人才培养 模式,实现双方的利益互惠,从而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共赢。一、实施背景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把以潍坊滨 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寿光滨海经济开发区、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 为两翼的北部沿海地区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突出发展海洋化工、

2、 石油化工,实现油盐化工一体化,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特色化工基 地。其中,寿光市为中国海洋化工产业基地,寿光北部沿海滩涂广阔,地 下卤水等海洋资源丰富,原盐年产量400万吨,漠素产量3万吨,寿光 市“卤水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山东省海洋领域首批入选 国家试点的3个联盟之一,形成了卤系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高 端卤系与磷系阻燃剂及阻燃材料和卤系水处理剂等五大产业链,到2015年, 海洋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利税85亿元,建成 全国最大、产品技术和工艺装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化工产品基地和 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全国第三批

3、“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发展示范学校”,化学工艺专业作为学校的示范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主 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化工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管理人才和较高质量的劳动者,为寿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 中职校由于吸引力不够,师 资差、设备落后、学生素质低,多数企业对 中专学校和毕业生都有偏见,觉得中专学校毕业生不敢使用,而且参与 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难以有效推进。因此,化学 工艺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 “合作育人,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机 制,通过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 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二、合作过程1

4、. 引进企业设备、产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校厂有机融合采取校企共建、引企入校、设备捐赠等方式,整合专业现有实训基地 和设备,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打造教学设计、产品研发、人才共育 的平台、寿光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助推企业发展的技术“超 市”。一是利用教学部的校友资源和品牌资源,吸引山东默锐化学XX公司捐赠釜式反应器设备。釜式反应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分间歇 式和连续式操作方式,以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生产过程为载体,具有典型 性和覆盖性。二是利用学院的场地、设施,与山东默锐化学XX公司、鲁青石化XX公司、寿光神润发海洋化工XX公司等,共同建设化工 管道安装 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仿真

5、、化工工艺流程模拟实训室,搭建小型真实化工实训装置一典型化工产品真实生产流程、DCS控制、计算机虚拟运行实训装置一一企业真实生产岗位顶岗实习分层阶梯式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体系。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基础上,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合作教育、社会培训 等,校企共同管理,互利共赢。依靠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与区域中小企业的接触更多了,企业尝到 了与学校合作的甜头,对学校更加信任,每年早早到学校预订毕业生, 合作的圈子越来越大,用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2. 订单式培养学生,形成互有保障、四方受益的供求关系近年来,随着寿光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员工素 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

6、化学工 艺专业分别与山东寿光鲁清石化XX公司、山东默锐化学XX公司、寿光卫东化工XX公司、山东寿光神润发海洋化 工XX公 司、山东博润实业XX公司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 称冠名的订单培养教育。其中2013级共187名学生,五个订单培养班(2 个博润、1个默锐、2个鲁清)、2014级共270名学生,六个订单培 养班(2个博润、1个默锐、1个卫东、2个鲁清)“订单培养”人 数占招生人数的90%以上。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录用时与学 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企业技 术和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与专业教师共同修订了人才培养方 案,修订教学

7、计划,校企协同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联 合开发校本教材,实施人才与需求对接,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 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教师得到实践,学 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 发展的双赢结果。3. 推进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建设,实施“学练一体、教训融 合”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与 企业岗位实现零对接,化工教学部到区域化工企业与车间的技术人员共 同探讨目前企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构建了以岗位 需求为导向的,项目 课程

8、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之与当地产业结构相接轨;改革课程 教学内容,使之与岗位需求相吻合。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 的教材建设机制,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理念,以国家职 业资格标准为主导,参照行业技术标准,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分析 化学以 企业真实检测项目为载体,设计了 6个典型项目;化工单元过 程及操作整合为8个项目35个任务,并与浙江中控集团联合开发实训 仿真软件;化工生产工艺把企业产品离子膜烧碱、纯碱、硫酸、乙烯、 PVC生产纳入教学,设计了 5个项目;根据 区域化工产业发展,与合作 企业共同完成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卤水加工利用生产技术 等必须的技能训练项目校

9、本教材,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教学过程中, 理论(学)与技能(练)有机结合、讲授(教)与实训(训)有机融合。4. “一室一站”,校企双向挂职,架起校企合作共赢的桥梁示范专业建设期间, 搭建互惠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平台,校内建立以专业带头人李振娥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先后邀请企业专家山东默锐化学XX公司、山东卫东化工XX公司车间主任、山东寿光神润发海洋化工XX公司生产部经理明、山东 兄弟科技XX公司技术部经理进驻,指导教师开展产品研发、设备维护 等工作;同时在企业建立教师访问工作站,接收企业邀请,派出骨干教 师深入企业,进行每期时长50天的企业定岗实践工作,参加企业设备 维修、技术改造、职业技能鉴定

10、,并与企业人员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生 产以及设备的故障维修,提高生产经验,提升实操能力。5. 对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技术产品升级学校利用资源优势,开展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两年来,学校举办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班个,培训人次。开展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工作,培训人员。走“利 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思路,教学部成立了寿光宇飞 洗化用品XX公司,生产的产品已投放市场。学校对企业委托项目,卫东 化学合作的提高工业盐的提出率方法、磷酸三聚氰胺,默锐化 学合作的四漠双酚系列阻燃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充实到课程无机化 工生产中;鲁清石化合作的高效率采集原油催

11、化裂解与热裂解液化石 油气的方法、甲基叔丁基醚(MTBE用于生物样品中药物的提取分离 内容充实到课程有机化工生产中,使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相吻合。企 业得实惠,学校得市场。6. 校企互进,对接文化,真正做到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学生在 校即开始接触不同类型企业文化,促进本专业学生的个体成长。我们聘 请了山东鲁清化工XX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卫东化工XX公司人力资源部 经理等企业专家入校为学生做关于生产管理、人生规划、岗位素质等报告。印发企业文化手册、下放相关文件标准、实训基地实行企业运行模式、张贴企业宣传用 语,实现了校企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实训场所;利用实训环 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安全环保

12、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 活目标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形成校企共育、爱岗敬业的育人氛围, 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体会与思考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 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深度合作。1. 校企合作要深入下去,必须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让追求 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价值链中。2. 邀请企业参与制订考核标准、参与考核评价。引进企业对员工 的素养要求,管理制度,考评体系等,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多元、开放的评 价体系。3. 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一是生产的安全教育,包括 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内容不够全面,考核要求太 少。二是要加大化工设备课程的开设。化工设备认识和维修课程教学应加 大开设力度,并增加仿真软件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