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7792844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讲话简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体系)在培训示范 基地建设讲话(简短)葫年的企业咨询麻问绘验疑过实战验证可収落地执行的卓越管理方秦,值編您下载拥有于全县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 年 10 月 20 日 ) 壹、领导重视,扎实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 04 年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示范 基地建设工作作出整体部署以来, 各镇、各有关部门将科技 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 促 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 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 认真扎实推进, 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 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示范基地 1 个,市

2、级示范 基地 3 个,县级示范基地 8 个。这批示范基地按照“示范 引导、普及带动、提高技能、增加收入”的模式,充分利用 示范基地于信息、人才、市场、技术、品种等方面的优势, 普遍采取以基地为龙头, 以基地带农户的形式, 引领周边群 众积极参和,形成了农作物种植、水产品营销、畜禽养殖、 农副产品加工等壹批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产业, 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各级示范基地已推广新品种 48 个、新技术 26 项,带动了 3.2 万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我们于示范基地建设上虽然取得了壹定成绩, 但也要见到存 于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壹是指导力度不够大。有的单位、 镇对示范基地建设投入精力

3、不多、 标准不高、 要求不严, 个 别的仍存有 “不愿管”、“管不好” 等模糊认识。 二是日常管 理不够严。 有的示范基地日常管理仍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为 示范基地总体情况介绍内容陈旧, 内部各种标识没有完全建 立,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培训记录不详细、 不完整、 不规范 等。三是示范作用不够强。 有的示范基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次数较少, 有的示范基地于提供信息、 推广技术、 更新品种 上不够积极,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个别示范基 地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 主导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示范带动 作用有所降低, 等等。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 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强化措施,加

4、大力度,努力提升示范基地建设水平 目前, 我县具有壹批不同特色、 涵盖不同产业、 适应不同需 求的各级示范基地。 下壹步, 我们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加 强对示范基地的使用和管理上, 不断巩固、 完善和提高示范 基地的建设水平, 切实发挥好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 动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再上新水平。具体工作 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 壹是要于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 示范基地能否长久发展,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最根本的是要有科技含量高的主导产品、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和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否则就 失去了示范意义。 因此,各有关单位、 镇和示范基地要于原 有的基础上, 继续于提高示范

5、基地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 动 脑筋,既要“眼睛向内” ,积极研究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又要“眼睛向外” ,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示 范生产, 不断增强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和带动效果, 确保每 壹处示范基地均有符合本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适应本地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品种、新技术,均能于品种、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均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周边群众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真正成为农村党员群众科 技致富的“示范地” 、“样板田”。二是要于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搞好示范基地建设的前提。 尽管前段时间, 各镇、 各单位 于加强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用了很大功

6、夫、 下了很 大气力, 但仍有部分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 特别是 今年新确定的 6 处示范基地,由于时间短、投入少等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离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仍有壹定差距。因此, 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 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壹方面, 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要采取财政投入、 基地自身投入、 股 份合作投入等多种方式, 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建设 好专门的办公场所、 培训场所, 购置电视机、 电脑等教学设 备和培训资料, 保证日常办公、 教育培训需要; 建设壹处示 范作用强、标准较高的现场教学示范点, 使学员有自己的 “现 场实习课堂”;制作示范基地宣传牌、刊板等,不断提升示 范基

7、地形象。 另壹方面,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于以前的 基础上, 主动加强和大中专院校、 科研机构的联系, 积极聘 请各级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要注意从大学毕 业生中物色人选, 将那些专业对口、 素质较高、 有志从事农 业科技服务的优秀人才安排到示范基地挂职, 且要切实解决 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其能够真正心系基地、 服务基地、 建 设基地。于此基础上, 仍要聘请有壹定技术专长、 实践经验 丰富的“土专家” 、“田秀才”,且提供资金等优惠条件,鼓 励支持他们进修深造, 使每处基地均有 2 3 名科技水平较 高的技术人员,真正建立起壹支具备较高科技水平和丰富实 践经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8、,确保基地教育培训的正常开展。 三是要于强化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管理 是关键。各级对示范基地建设均很重视,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如果管理不好, 就会流于形式, 失去示范基地 应有的作用。 因此, 要坚持强化管理, 切实管出水平、 管出 效益。 首先,要强化资金管理。 要加大对市级下拨扶持资金的监管力度,本着“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原则,采取统 壹管理、按需拨付的方式,严格按照先预算、后申请、镇党 委审批把关的程序使用资金,确保有限的资金花于刀刃上。要建立健全定期审计制度, 确保专款专用,努力于用好、用 活上下功夫;对不按规定,截留、挪用资金的,要坚决追究 有关

9、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发挥好扶持资金“四俩拨千斤” 的作用,各镇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采取向上级有关部门 争取、从本级财政拨款投入等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继续扶持示范基地建设。其次,要强化运营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规 律,加强对示范基地生产运营的管理, 对于由政府部门投资 建设的基地,要把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 实行独立核算、自 负盈亏;对于由企业、运营业主投资建设的,要指导基地强 化成本核算和质量管理,实行标准化生产且积极开拓市场, 使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第三,要强化制度管理。要制定壹套 切实可行的学员管理、教师管理、培训考核等教育培训管理 制度,明确培训内容、对象、方法和形式等,确保培训工作 有计划

10、、有步骤地进行;要进壹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 成本 核算、成效考核等制度,切实做到按章办事、规范理事。同 时,各示范基地负责人要坚持工作汇报制度,每半年要汇报基地开展培训、提供信息、推广技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于 上级掌握基地建设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使基地建设 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 四是要于发挥示范作用上下功夫。 建设示范基地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 技素质,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因此,要本着“实际、 实用、 实效”的原则,贴紧农业、贴紧农村、贴紧农民,切实发挥 好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壹方面, 要积极开展培训活动。 要 结

11、合农村党员干部生产运营实际, 充分发挥基地 “进门是课 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采取现场观摩、进村辅导、播放 基地生产专题片等方式, 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 增强自身的致富带富本 领。要探索实行“党校 + 基地”的培训方式,把基地培训作 为党校教育培训的延伸, 使党校的理论教育和基地的实践教 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同时,要注意整 合基地资源, 采取互相观摩培训、 外出参观培训等方式, 最 大限度地发挥好基地的教育培训资源, 达到互相借鉴、 取长 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壹方面,要引领群众科技致富。 示范基地作为有壹定规模的运营实体

12、, 能够帮助农村党员干 部掌握致富技术、 了解市场信息、 合理安排生产, 由壹家壹 户的“小生产”,向有组织、 有网络的市场营销转变。 因而, 要充分利用基地于信息、 人才、 市场、技术、 品种等方面的 优势,采取“基地 + 农户”的模式,组织科技人员手把手地 教,面对面地讲,突出新科技、 新品种、新技能的推广应用, 努力扩大基地的科技辐射面和影响力, 引领群众加快产业结 构调整和致富奔康步伐, 真正实现 “建立壹处基地, 带动壹 个产业,致富壹方百姓”的连动效应。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核,确保示范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壹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科技素质培训协调小组成员单 位,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13、优势, 对示范基地建设多关心、 多 指导、多培育,积极主动地帮助示范基地解决好于管理和技 术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 切实当好基地建设的 “助推器”; 各镇党委和关联单位要始终将示范基地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工作指导,且要于土地、资金、信息、 人才、 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 强有力的扶持, 努力促进示 范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二是要总结推广典型。 要注意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 对发展 前景好、技术含量高、 示范带动作用好的基地建设经验, 要 及时进行认真地总结和推广。 同时,要继续做好基地的培育 工作,对此次申报但未确定为市级示范基地的, 特别是对其 中规模效益好、 市场潜力大、 带

14、动能力强、 群众易于接受和 从事的新兴产业,要切实做好扶持工作,进壹步加强规范管 理,促其上档升级,使其及早进入示范基地行列, 更加充分 地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强化监督考核。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基地建设情 况,每年组织壹次检查考核。 既要考核基地管理情况, 又要 考核培训情况;既要考核基地自身发展情况, 又要考核其对 周边的辐射带动情况;既要考核其经济效益,又要考核其社 会效益。于考核基础上,要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对那些科 技含量高、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考 核合格的基地,要给予表彰奖励,且继续于资金、政策等方 面提供扶持;对规模效益上不去、市场潜力不大、培训效果 不理想、考核不合格的,要及时予以摘牌调整,确保示范基 地始终保持先进性、样板性和示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