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792826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企业文化(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宋于中没有优秀的组织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企业。 这是世界级绩优公司首肯和一致的认识。 他们 可以以一种个性的组织文化去影响社会公众, 从而稳固和发展其顾客阵营。 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看 重和理解绝非我们这样不以为然。总之,在文化的开发、培养、创造和利用上,西方世界依然走 在前面。 我们中国尽管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千年一脉的文化继承, 然而在文化力的认知与 开发上还是有很长的路子要走。 当前的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意识到: 没有文化滋润的企业组织永 远长不成参天大树, 没有文化基础的企业大厦结构难以楔合稳固, 终会不抗震阻而一夜崩塌。 因 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家们应该正视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2、, 巧妙运用企业文化保障自己的组 织个性鲜明,不断创新,长治久安。认识了企业文化的意义,我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外两个:1企业文化如何对企业施加积极影响?2企业文化如何建树?文辞甚繁, 我在此仅就一些对企业文化建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阐述, 学者们可以单立成书,和影响有制约性意义的核心问题作一说明。首先,对企业施以积极影响。我们知道,企业是人群组织,更是人性化的组织,而人性化的 实质是体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的。 因此, 在企业这样的人群集体里要驱动和召引其个体成员齐思一 律地沿着一个方向, 一个终极目标进发, 最基本也得有两套措施: 一是“格式化” 即以制度、 计划、纲领、文件等约速之;二是“志使命”即

3、以自发一致的使命感导向之。这两种手法一 个刚性,一个柔性,从管理学上讲,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 后者确是更高的层次, 也因其没有固定成模操守, 故而难度系数大一些。 然而无数的企业组织社 会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 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企业文化起到了导致局面性问题迎刃 化解的作用。 我们都曾记得, 在工业文明持续发展的几百年间, 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经历了检验 监督管理责任使命五个阶段。 最初大家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只要严于把关, 质量就可以保证, 后来认为次品是监督失控所致, 再后来发现是管理上疏漏导致品质问题, 再后 来才发现作业人员责任心强与弱对质

4、量关系甚大, 到现代企业竞争阶段, 业主们又翻然醒悟, 组 织文化培养起来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维系质量最好状态的法宝。这个认识经历花了几百 年,它是阵阵巨疼反思与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工业文明的核心、经济社 会效益的核心正是由硬的制度管束逐步让位于软的文化影响。 我们不难理解, 当我们自己的生存 状态和发展愿望受到寄身组织的真诚关注, 当我们个体的孤立思想被先进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召引 和融合并给予更大释放空间,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细致的心思化为种种作业能力去报答 这种良好的归属呢?而这个,就正是企业文化生力的基点。其次,是企业文化建树的方法和策略。这里我首先声明,企业

5、文化建树绝不是请个什么专 家大师来培训讲解, 那样企业文化就会变成校园文化, 而大家都清楚校园文化是不具备生产能力、 甚至连影响生产的能力也不存在 (这里并没有否定校园文化的意思, 只是校园文化自有其它价值 体现)。我以为企业文化的建树,首先要做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其目的 是看本企业组织相比于其它组织的特点、优势和精神导向有何不同,而后加以评价、 补充、 发展 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集思广议,最好能借此打动每位员工个体广泛而积极地参与。 这样强调的好处有二: 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扬了集体智慧、 以期提炼出的文化基础更科学、 优秀和 实用;二是让员工们感觉到其中有自己的精

6、力和智慧,最起码也应使其觉得组织重视了其建议, 这样便于确定后的组织文化在他们中间流通,接受也就快, 认同感也就强;第二,须是企业领袖 怀着无限激动、真诚和珍视将这份集体智慧互动的结晶(企业文化蓝本和理念)分享给大家, 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种企业亲和力。事实证明, 企业领袖, 尤其是现代型绩优企业的领袖都是受员工爱戴和尊敬的。 如果领导都如此重视, 下属定是 大受感染,学习气氛日盛。这里需提醒的是,国内许多企业主思想不大气,不正气,不成熟,带着幼稚病,分不清企业经营何为主何为次,哪是虚哪是实。企业一做大,领导被众多商家的利欲缠身,再加上受浮华风气影响,往往

7、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实的创业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里面。致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前途失去信心。实际上,在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视和投入才是真实的。只有这个才会积蓄潜力。因此,我十分赞赏那些拒不接待外来采访者,只关心组织成员满意状况的企业业主。我相信,这样的老板只要张起大帆,组织成员就会汇成风力直冲大帆,推动企业航船破浪前行,抵岸成功将是自然而然,情理之中。第三是择专组人力对企业文化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评价,整理意见,集合思想进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复,日臻完善。这里又有一点需提示,如此的循环往复,组织成员 非但不会厌烦, 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业。因为企业如此尊重个体员工的思想,他们必然十分感动,加倍努力,而且还更敢于直言, 提岀自己发展企业点、线、面、体的宝贵意见。 我想,只要以上三方面的执行到位,做的扎实,企业文化必然顺利建树确立,而且必然不同凡响, 必然文而有力!企业文化建树说其复杂实不简单,然说其简单也并不难成。关键是要认准一个理,抓住一条线,坚持一颗心。这一个理是:组织文化成功依赖组织群力;一条线是:沿着组织成员议论的焦 点一线贯穿跟踪解决到底;一颗心是:对自己的职员(“自家人”)常施以爱心。诚如此,则优秀的企业文化落地,挡不住的力量升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