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79266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晏县藏区推广实施旱作节水农业第一章 项目概述第一节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二、项目主管部门:青海省农牧厅三、项目监管责任人: *(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 (青海省农牧厅粮油处处长)四、项目承担单位:青海省海晏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 青海省海晏县农牧局局长五、项目建设单位与法人项目建设单位:青海省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法定代表人:*六、项目建设地点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地点: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大街13号 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地点:海晏县金滩乡、三角城镇七、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2009年1月2010年12月

2、)1、2008年11月2008年12月,项目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2、2009年1月2009年3月,项目立项批复。3、2009年4月2010年11月,进行土建工作,仪器设备招标,人员培训,仪器购置,调试安装。4、2010年11月2010年12月,组织验收。八、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1、土建工程:新建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办公大楼、农机具停放场、机库及配套设施。2、机具设备:80马力轮式拖拉机2台、40马力轮式拖拉机1台、履带式推土机1台、深耕犁3台、深松机2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6台、机动喷雾机3台、维修设备3台、秸秆还田粉碎机3台。3、培训设备:多媒体

3、投影仪1台,数码照像机1台,投影幕布1台,DVD录像机1台,电脑2台,打印机1台,传真机一台,摩托车一辆。4、试验场:土地整理100亩、农田设备配置100亩。(二)旱作节水示范农田建设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2万亩。主要内容包括:田间土壤改造60万方,修建田间田间沙石道路15公里7.5万平方米;桥涵50座;建设农田防护林2.5万米113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20座10亩;蓄水池20个;农田毛、支渠维修125公里和渠系配套10公里;农业技术推广2万亩;农业科技培训1400人次。九、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该项目总投资603万元。其中: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投资72万元,占总投资12;旱作

4、节水示范农田建设总投资531万元,占总投资的88。2项目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60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542.7万元,地方配套60.3万元。十、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通过国家资金的直接投入,新增固定资产134万元;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的建成,必将大大提高我县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试验研究,有利于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探索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长效进行机制。建成2万亩旱作节水示范农田,不但能改善示范区内的田间基础设施,改进示范区内的生产条件,使示范区内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还能辐射带动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我县干旱山区农田生产力。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

5、一、综合评价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为我县5. 29万亩低产旱地的改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提供技术保障,进而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是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相配套的建设项目,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成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推广提供示范场地,在示范区内集成应用先进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探索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长效进行机制,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辐射带动县域

6、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样板,对促进旱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建设对我县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我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项目建成后,除了能改善项目区田间基础设施条件外,通过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还能有效改善项目区农田耕作条件,提高项目区农田地力水平,使项目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还能极大的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项目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自然环境。项目建成后,通过项目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总之,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推进我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结论意见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化建设、有时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符合农业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符合青海省以及海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条件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项目可行。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尽快落实项目资金,项目单位抢抓机遇,加紧建设,早日建成使用。第三节 项目编制依据一、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的通知农办计200845号二、农业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8年申报油料生产基地和旱

8、作农业示范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08870号)四、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五、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六、青海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海北州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我国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因此发展节水型社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节水农业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农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节水农业问题也多次做出重要

9、批示。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省水资源也十分匮乏,特别是北部农业区水资源尤为匮乏,节约用水是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在水资源消耗方面农业生产用水,又是水资源消耗大户,而旱作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农业,是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农业,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干旱山区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海晏县是以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县内耕地面积6.99万亩,其中:水浇地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3%,山旱地5.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7%;主要生产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豆类等。2008年,粮食作

10、物播种面积2.35万亩,总产466.5万公斤;其中小麦0.75万亩,单产163.7公斤,总和188.3万公斤;青稞1.22万亩,单产163.5公斤,总产199.5万公斤;豆类0.19万公斤,单产191.4公斤,总产36.4万公斤;马铃薯0.14万亩,单产302.3公斤,总产42.3万公斤。油料1.79作物万亩,平均亩产80公斤,总产143.2万公斤;饲草料2.84万亩,平均亩产450公斤,总产1278万公斤。县域内大部分耕地属于靠天吃饭的山旱地,这里十年九旱,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目前海晏县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尚不健全,根本无法适

11、应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此特提出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建设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逐步向高产、高效、环保等方面发展,我国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而农业又是耗水大项,因此农业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节水农业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将发展节水型农业确定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农业部在

12、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同时,也为我省乃至我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建设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是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旱作节水农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日趋成熟,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许多地区没有旱作节水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使得许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无法推广应用,使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相脱节,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很难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增收作用。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旱作节水农业行业和产业

13、发展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推进我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县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针对全县5.29万亩山旱地,而建立的以实验、示范和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专业技术推广站。项目主要投资方向是:一是建设一所现代化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试验,为县域内旱作节水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建设面积为2万亩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推

14、广应用,继而辐射带动县域内所有旱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四、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县域经济与农业发展的要求项目建设县海晏县是以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主,县内耕地面积6.99万亩,主要生产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豆类、青饲料等。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气候类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多年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全县6.99万亩耕地中,山旱地占5.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3%,这些山旱地大多没有灌溉水源和灌溉条件,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水资源是制约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推动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项目

15、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项目区内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县旱作农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建设青海省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业能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日趋显现,国家开始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并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县域内和湟水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干旱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 项目建设单位及其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为青海省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海晏县农牧局下属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樊海安。二、项目建设单位人员及其构成情况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的10名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2名,具有初级职称的8名,能够满足海晏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试验推广站的要求。项目管理由农牧局全面负责,县领导班子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协调领导工作,并对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负责,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三、项目建设单位基础条件及其财务状况海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海晏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