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文学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78510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伦理学文学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伦理学文学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伦理学文学性文学和伦理学的关系是一直是文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亚里斯多德几乎将文学与伦理学等同;英国批评家弗兰克卢卡斯认为“难以准确地说出美学的终点和伦理学的起点在哪里;美国女哲学家玛莎纳斯邦用专著探讨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希腊哲学家R.B.列文森分析古希腊悲剧中“伦理的内在性和外在性问题;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斯格尔斯认为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马契?是一部伦理典范小说。近年来,以聂珍钊为领头人的一批中国学者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掀起一场探讨文学与伦理学之关系的学术热潮,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笔者发现,这些理论著作和文本分析文章很少阐述文学作品的形式在表达伦理思想主题中的作用。本文从亚里

2、斯多德的“悲剧定义、纳斯邦关于重视文学形式的呼吁、释诺尔对小说形式的重视以及聂珍钊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虚拟化等相关论述出发,论证文学形式之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性。在许多反映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情节安排和结构设计等等往往既是伦理主题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主题的组成局部。反之,只强调内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会陷入将文学沦为伦理哲学的“仆人的境地。中外学者在阐释文学与伦理学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学作品的形式对于伦理思想主题表达的重要性方面作了令人信服的论说。亚里斯多德为我们从事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行为过程中重视文学的“文学性提供理论指导,他在?诗学?的第6章对“悲剧做如下定义:“悲剧是对

3、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局部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的行动来表达,而不是采用表达,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同情的产生是因为觉得他人不应该遭此不幸;“恐惧源于此类不幸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普通人身上的心理。“同情和“恐惧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反响,包含伦理道德因素;“同情谁?什么样的人值得“同情?什么样的人有同情心?此类问题就是涵盖“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不公平、“认同与“不认同等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问题。再者,“同情总是与“他人密切相关,表达一个“我/观众对方具有社会意义的人际关系,因此,上述伦理道德问题既关乎个人,又关

4、乎集体/社会。这样,亚里斯多德将文学与伦理学统一在文学的形式之一悲剧作品里。不仅如此,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强调悲剧的形式之于悲剧思想的决定作用。?诗学?的第13章较详细地论述了悲剧效果的产生。他认为,好人从幸福/顺境到不幸/逆境;坏人从不幸/逆境到幸福/顺境;坏人从幸福/顺境到不幸/逆境这三种情节安排方式都不能引起“同情和“恐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类分成“好人和“坏人两类。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人物/好人指的是“好人,但不完美,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有可能犯错的普通人。亚里斯多德接着说:对悲剧来说“最重要的是事件的结构,不是摹仿人,而是行为和生活。可见“事件的结构情节决定悲剧效果的产生。他对悲剧的情节安排

5、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如此定义“情节及其制作策略:“情节就是事件的表达,强调因果关系。同时,他认为“情节应该具有紧密性、内在逻辑性和神秘性等特征。这些观点为我们把握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文学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在其专著?爱的知识:哲学和文学的论文?里论述文学作品的内容伦理哲学思想时呼吁大家不要无视文学作品的形式风格。她说:“文学形式和哲学内容不仅不可分,而且它本身是形式的一局部追求和陈述真理的有机的一局部。纳斯邦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金碗?为例说明形式和内容的紧密联系:詹姆斯运用关于植物生长的暗喻描写作者如何恰当地选词造句,他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比作土

6、壤,文学文本那么是植物,它成长于土壤,并且用土壤的形式表达它的性格和构成。也即是说,对于任何制作细致和想象充分的文本而言,其形式和内容之间都是一个有机的联系。某些思想和想法以及对生活的某种感悟通过具有某种形状和形式的写作表达出来。写作的形状和形式使用某些结构和某些措辞。植物从土壤里长出,呈现它的形式,表达种子和土壤合成的特征。同样,小说和它的措辞表现作者的概念,以及他/她对有意义事物的感知。纳斯邦通过该暗喻说明:文学作品如同植物,作者的创作风格好比埋着种子的土壤;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后者通过前者表现出来,后者凸显前者的相关特征。作者的创作风格通过其作品表现出来,这就是“植物土壤和“形式内容

7、之间的内在关联。纳斯邦还向读者指出,当代欧美哲学界存在轻视文学形式的现象“当代盎格鲁撒克逊哲学的统治性趋势是要么无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或者,在不无视的时候认为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装饰性的与内容的述说不相关,在内容表达方面处于中立状态。由此可见,纳斯邦与亚里斯多德一样非常重视伦理哲学和文学的关系,甚至更强调形式和内容并重。他们的观点表达了文学和伦理哲学的“互盼关系。如果说哲学家比拟偏重理论阐释,那么文学批评家那么更强调用理论指导实践,他们通过分析包涵伦理思想的文学文本证明:此类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是作品内容的一局部,有时甚至对内容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美国的新批评学派重点解释诗歌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

8、系,分析意象、含混、反讽等形式如何构建诗作的思想内容。马克释诺尔着重分析小说形式之于内容的重要性,他在其著名论文?作为发现的技巧?中首先说明文学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密不可分,“美是形式,“真是内容。他又说,现代批评已经向我们显示,只说及内容本身根本不是谈论艺术,而是谈论经验;只有我们谈及高度完美的内容,即形式时,艺术作品才称为一件艺术品。内容或者经验与高度完美的内容或者艺术之间的差异就是技巧。可见,对文学文本而言,没有形式的内容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释诺尔还阐释了“技巧的定义、主要内涵及其在表现文学伦理主题中的作用。技巧是一种方式,藉此作者的经验他作品的主题思想强迫他关注它:“技巧是他拥有的

9、发现、探索、开展他的主题、传递主题的意义并最后评估主题的唯一方式。可见,他将文学文本中的“技巧推向从未有过的高度。释诺尔希望唤起批评家放弃将技巧“边缘化的偏见阅读小说时,读者好似觉得它的内容本身有些价值,好似技巧不是主要的,而是附加的元素,只能够给主题外表带来有吸引力的装饰作用,而几乎不能触及主题的本质。在释诺尔看来,“技巧主要包括创造情节的事件安排、悬念和高潮、揭示人物动机和关系以及开展的方式,或者是视角的运用等等。然后,他重点运用语言和视角两种文学技巧简要分析假设干个文学文本。其中,在解析叙事视角如何决定艾米莉勃朗特的?吼叫山庄?的伦理主题时,形成一家之言。这部小说通过对主要人物希斯克利夫

10、“爱恨复仇言行三部曲的刻画,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巨大而令人震惊的充满激情的情感世界,同时引发读者对爱情和婚姻以及家庭伦理中善与恶的思考。在释诺尔看来,作者勃朗特必须找到一个表达方式来把握故事中三代人的宽大时间维度。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作者选择一个老仆人作为表达视角她知道庄园里发生的一切,“代表的不是时尚传统,而是代表最卑微的道德准那么传统小说的结局是胜利站在朴素世界的一方,因为它仍然存活着。也即是说,一切荣誉、虚荣和地位终究成空。即使复仇成功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快乐,希斯克利夫最终不幸福,而是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小说中只有年迈仆人活着,告诉世人这里发生的故事。因此,仆人代表着善良和谦恭,希斯

11、克利夫代表仇恨和权力。但最终是善和真战胜了恶和黑暗小说通过仆人的表达视角完成了该伦理主题的构建。中国学者聂珍钊教授在他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篇论文中分别提出“虚拟化、“审美、“伦理线和“伦理结等词汇,这些语汇同样启发我们去探索伦理文学文本中“文学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聂珍钊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一文中说:“文学却借助艺术想象和艺术描写,把现实世界转化为艺术世界,把真实的人类社会转化为虚拟的艺术社会,把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转化为艺术中各种道德矛盾和冲突。这段文字突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想象和艺术、“艺术世界、“艺术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等特征,它们的“共核本质是“艺术,即伦理文学作

12、品中的“艺术性,或曰“文学性。接着,聂珍钊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中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本质上它仍然是文学研究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那么运用审美判断和艺术想象的方法研究文学。他特别强调该批评方法的“文学批评、“审美判断和“艺术想象等特征。上述两篇文章从宏观层面说明,文学伦理学批评在结合文学研究和伦理学研究时必须遵循文学审美和艺术想象的路线,探寻文学作品中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即是释诺尔所说的“技巧。最近,聂珍钊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根本理论与术语?中进一步说明该批评方法中“文学性的重要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伦理线和“伦理结的概念,它们是对“艺术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扩展说明。该文指出:“文学伦理学

13、批评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发现伦理线上伦理结的形成过程,或者是对已经形成的伦理结进行解构。在大多数情况下,伦理结的形成或解开的不同过程,那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不同理解。换言之,“伦理结的形成或解开就是作品中的矛盾或冲突的形成或解决。而制造该局面的手段就是文学作品使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情节安排、“张力和“冲突等。因此可以这样说,“伦理线是“情节的开展过程,而“伦理结是“张力的内容之一。这些问题已经触及到文本“文学性的具体内容。此外,该文还提出“伦理环境等概念,它也是文本“文学性中的重要一员。这些观点一步一步地把我们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文学性的理论天空引导到“文学性的具体实践平台,从而为我

14、们读解伦理文本的“文学性指明了方向。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主要指的是作者用于表达作品思想主题的各种艺术手法,包括语言风格、叙事视角、情节、结构、意象、反讽、张力等等,是相对于“内容的“形式的组成局部。包含伦理思想的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即是表达伦理主题的各种表达或写作技巧。中外学者包括伦理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对伦理文学文本形式的重要性的相关阐述及其具体的文本解读实践为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伦理文学文本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阐述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并重关系提供了理论根底和例证。叙事视角是文学文本形式中的重要一员。它是作者使用的一个有利的角度,或者一个观察点,读者借此可以窥见一个较完整的文本世界。它的主体一般是故事

15、中的某个人物,该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言往往是作者思想的外在表征,人物的言行举止反映或构成文本的主题思想。释诺尔在分析?吼叫山庄?时认为,小说用老仆人的眼光“观照全文,至少表达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与人为善、谦卑和包容的伦理思想。德国批评家汉斯姚斯那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佐证叙事视角对伦理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他以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为例,说明文学形式的功能具有道德功能。该小说用现实主义的笔触讲述当时并不少见的三角恋爱故事,小说出版时几乎不为人所知,而且受到非议,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并以“有伤风化被告上法庭。但是,福楼拜得到许多读者乃至一向反对他的浪漫主义作家的支持。时间证明,该小

16、说成为法国文学的转折点,影响法国文学的走向,并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它的前后命运差异为何如此迥异?主要原因是作者采用了“非个性化的客观表达满足了当时一批读者新的“期待视野。作者使用客观的表达视角,将女主人公爱玛的“伤风败俗和“道德丑闻的种种行为摆在读者面前,而不作评判和批评。正是这种大胆的做法,揭露了当时道德标准的虚伪性及其本身的不道德性。所谓的道德判断只是针对中产阶段的女性,男性那么不在道德约束之列,这是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权力为上的道德观。因此,爱玛是当时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她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她也许有错,也许没有错,一切取决于看问题的视角,取决于读者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作者就是通过小说形式的变化说明自己的道德立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