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777269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构建一、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与教学现状分析人教版教材遵循教育规律,立足于小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着眼于时代开展趋势并精心选编。教材上下十二册共计360余篇文章,其中不乏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之美,如?海底世界?林海?观潮?以及?海上日出?等,又兼有感人至深、触人心扉的社会与人性之美,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春蚕?她是我的朋友?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以及?我的爸爸?等等,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其阅读训练仍有待于完善,其对于个人理解与体验不够重视,无视了学生学习习惯、态度以及兴趣的培养。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兼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不少教师在日常

2、教学中过于偏重训练知识技能,同时又受到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视情感与感性的培育,创造性与情感性缺乏。还有的教师担忧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或美感熏陶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造成不良影响,担忧学生知识技能因此而缺乏系统性,却未认识到审美才是语文教学本质所在。总而言之,学生在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的根底上,才能更好、更积极地去学习语文知识技能,最终构建并完善自身知识架构。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课堂的有效策略1.对课堂教学方法加以完善教师应对语文教材文本加以充分利用,突破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调统一。应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帮助并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采取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将以分数为重点转移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重点上来,引导学生对文字的魅力有充分感受。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投放出多张黄山图景,有日出时掩映在云雾中山峦,有云雾散去后一望无际的澄空,有暮霭沉沉中连绵到天涯的云海,还有点点苍翠点缀着的陡崖峭壁,其中不乏仙桃石、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以及猴子观海等著名景点,学生观看图片演示后显得兴致盎然。笔者随即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分组探讨:?黄山奇石?中的“奇字指的是什么呢?请与其他同学讨论后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是惊讶、惊异的意思,有的学生那么认为是令人难以预测

4、或者出人意料的,甚至还有一位学生在和其他同学讨论的时候提出了“奇的冷僻观点,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当然,不少学生也给出了“少见的、特别的这一比拟贴切的答案。在此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分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课堂行为也显得更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2.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如今,信息技术已深入,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灵活地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直观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感同身受地感悟语文的魅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创立的

5、大语文教学观情境,建构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在阅读审美愉悦中完善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胜境,以美育人,以美育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综合开展。3.合理构建评价体系现阶段教学评价方法对于小学生主体性有所无视,而偏向于试卷和分数,导致学生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个性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并着眼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应针对现阶段过于单一的评价模式进行改善,在考核评价要素中纳入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因素,对评价内容作更进一步的丰富,同时还应拓展阅读能力考查内容,将其扩大到写字水平、口语交流以及写作水平等范畴,确保评价体系合理与全面,以便于对学生语文水平做出正确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化与开展。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认知水平的强化与提升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着眼于教材特色,充分发挥文本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开发学生潜能,致力于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确保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进步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