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772636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动作稳定性实验报告魏晓霞(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 11150201,山西 041004)摘 要 本实验以山西师范大学11级心理系学生为被试,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 性,并通过比赛一正常情境下检测了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优势手 和非优势手对动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被 试间的手稳定性差异并不明显,而且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其影响也不显著。 关键词手动作稳定;情境;情绪;优势手;非优势手1前言手动作的稳定性是衡量手部动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他受个体自身和外界很 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绪的波动会引起手臂肌肉 的震颤。当一个人尽量控制自

2、己的身体、手臂和手指等保持不动时,往往仍有明 显的不由自主的细微颤动,身体某部位的这种颤动范围可作为控制运动能力的指 标。颤动范围越大,控制运动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运动的能力越强。而当一 个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这种身体的不自主颤动会比心平气和时明显,所以这 种颤动范围又可作为情绪强度的指标。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发现: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 8岁最明显;右手的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成人则有时 相反,大多数男孩的手运动的稳定性都超过女孩。本次实验采用九洞动作稳定器来是学习测定手动作的稳定性,检测情绪与 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2方法2.1

3、被试山西师范师大学心理系学生,男生6人女生 32人,平均年龄21岁。2.2实验仪器JWG-B心理实验台计时、九洞仪;2.3实验程序2.3.1用导线将九洞仪的计时、计数输出与心理实验台的计时、计数输入接好, 将测试笔的插头插入九洞仪的探笔插口。2.3.2打开仪器实验的界面,给被试呈现指导语,等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后点击进 入实验。2.3.3试验完成后由主试分别记录各被试通过洞地直径和时间,之后由主试设置 比赛情境,激发各被试情绪状态,按上述步骤分别测试各被试在比赛情境下的动 作稳定性的指标。3 结果分析表1正常情境下手动作稳定性结果MSD非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290.429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

4、.3160.4097表2成对样本检验结果dftp非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7 -0.329 0.744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注:pv0.05,差异显著P0.05,所以不论是优势手还是非优势手对被试的手稳定性影响并不显著。表3不同情境下手动作稳定性结果MSD竞赛下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240.431正常情境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3160.4097表4成对样本检验结果dftp竞赛下非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370.8450.403正常情境优势手通过的最小直径*注:pv0.05,差异显著P0.05, 所以不论是正常情境还是比赛情境,每个被试手动作稳定性不存在显著 差异。4 讨论4.1前人已有的研究表明

5、情境对动作的稳定性是有影响的,但本实验得出的结果 与前人的理论恰恰相反,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造成的(1)情境设置的并不到 位没有达到竞赛的效果(2)实验对被试产生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4.2前人在有关的研究中发现:手臂动作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在6 8岁最明显;右手的稳定性超过左手,612岁比15、16岁明显,成人则有时相 反,大多数男孩的手运动的稳定性都超过女孩,但在本实验中并没有看出手的优 势与非优势对其影响显著可能是被试选取太少和主试的主观期望有关。5 结论5.1 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对被试的手稳定性影响不显著;5.2 比赛一正常情境下的情绪对手动作的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6 参考文献6.1 郭秀艳,杨志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