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型茶叶正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77725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型茶叶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酵型茶叶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酵型茶叶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酵型茶叶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型茶叶正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茶叶中红茶的生产工艺文献综述摘要: 茶叶发生吸氧作用,即称为发酵。茶叶发酵,为红茶制造过程中最重要之步骤,因茶叶的色、香、味诸特性皆系于此时生成。当萎凋叶经揉捻后,茶 汁与空气接触即起化学变化,发生两种分明的结果:叶片的色与香,均起变化, 发酵的目的乃使此种变化,进行至可使制成的茶有优良之特质。关键词:发酵茶 红茶 制备工艺 茶多酚发酵茶是茶叶制作工艺的一种,它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红茶属发酵茶类,红茶经 过发酵烘制而成,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 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这些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

2、消化,因此红 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的红茶、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 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红茶的发酵加工过程。1简述发酵茶发酵茶是茶叶制作工艺的一种,它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 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发酵茶根据发酵程度的 不同分为三类。1.1轻发酵茶: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即所谓的绿茶.因为不发酵,因此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绿茶因制程不同又可分为二种:一为使用蒸气蒸 过后再施以干燥而成,称为煎茶;另一绿茶是以锅炒炒菁制成,如龙井茶、珠茶, 煎茶是日本人饮用最多的茶,但此茶会因久存而渐渐退色,风味亦会逐渐失去,

3、但炒菁之绿茶则较无此缺点。1.2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如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 过日光之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及干燥而成。如此兼具绿茶的清香甘醇以 及红茶的色泽果香,极具特色.此茶因为部分发酵,因此叶子呈现”绿叶红镶边” 的特殊美感。1.3全发酵茶:是100%为发酵之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极具特色,称之为红茶,如阿萨姆红茶.红茶的香味会因种类之不同而产生完全不 同的气味,难以形容,但饮后由喉咙深处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令人有清爽舒畅之 感觉。2. 茶叶的发酵茶叶发生吸氧作用,即称为发酵。茶叶发

4、酵,为红茶制造过程中最重要之步骤, 因茶叶的色、香、味诸特性皆系于此时生成。当萎凋叶经揉捻后,茶汁与空气接 触即起化学变化,发生两种分明的结果:叶片的色与香,均起变化,发酵的目的 乃使此种变化,进行至可使制成的茶有优良之特质。发酵与释出之茶汁量有关, 此理论与事实,亦能相符。发酵时间愈长,已氧化的茶汁之色愈深,而此种变化 与叶所受之揉捻量及所受之压力有关。倘发酵不能改善汤色,则只能从揉捻设法 补叙。除香气不计外,发酵时间愈短,刺激性愈多,色愈淡;反之,时间愈长, 刺激性愈少,色愈浓。换言之,单宁在发酵前为无色,予茶以刺激性;发酵时变 色,而刺激性减少。要之,发酵时间须视多数因子及所需茶汤之特质

5、而定。2.1发酵对茶叶造成的影响 颜色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就会往红色变,发酵愈多颜色 变得愈红。叶子本身与泡出的茶汤颜色都是一样。所以我们只要看泡出茶汤的颜 色是偏绿还是偏红,就可以知道该茶发酵的程度。 香气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是属菜香型,让其轻轻发酵,如20%左右,就 会变成花香型,让其再重一点的发酵,如30%左右,就会变成坚果香型,让其 再重一点的发酵,如60%左右,会变成成熟果香型,若其全部发酵,则变成糖 香型。 滋味的改变 发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发酵愈多,虽自然植物 的风味,发酵愈多,离自然植物的风味愈远。2.2萎凋及发酵过程对茶叶的影响2.2.1萎凋过

6、程的变化 刚采下的芽叶由於水分含量高(含水量75-80%),细胞呈饱水状态,芽叶鲜活膨硬,在萎凋过程中,由於芽叶水分大量消散,使其 弹性、硬度、重量和体积大幅降低和减少,这就是所谓物理性的萎凋。由於细胞 的水分大量消散,导致细胞膜的半透性消失,致使原本在细胞中被细胞膜分隔的 成分渗入细胞质内而有机会相互接触,借着酵素的催化作用,进行复杂的化学变 化,形成茶叶特有的香气、滋味及水色的成分或其先驱物质,这就是所谓生化性 萎凋。部分发酵茶的萎凋分为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静置);前者是以太阳的热 能加速生叶水分的消散,而后者不仅在室内静置萎凋,使生叶水分缓慢持续消散, 并配以搅拌促使茶叶进行发酵作用,因

7、此萎凋前期主要目的是使茶青的水分迅速 消散具有引发茶叶发酵的作用,萎凋后期的主要目的是借搅拌作用调节茶叶发酵 程度,发挥茶叶的香气与滋味。2.2.2萎凋及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蛋白质分解生成胺基酸,可做为其他化学反应的基质,与茶叶香气、滋味、水 色形成有关。 醺类被消化做为能源,推动其他生化反应,产生与色、香、味有关的成分。 有机酸含量增加,影响茶汤水色、滋味及口感。 多元酚氧化酵素活性增高,促进茶叶发酵作用的进行。 叶绿素被分解破坏,影响成茶色泽。 产生挥发性成分,为茶叶香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儿茶素类氧化缩合生成茶黄质、茶红质,与茶汤水色及滋味的形成3. 简述红茶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

8、有我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 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 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切)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因其十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摘后,新鲜的叶片首先要 放到空气中萎凋,然后,红茶将被按照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加工:CTC方法(碾 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或者传统方法。CTC方法一般 用于 生产袋茶的低质茶叶并且使用机器加工。在使用中低质茶叶生产更好一些的成 品方面这 种方法非常有效。传统方法是通过机器或手工制成的。手工处理用于 高质量的茶叶。传统方法会根据不同的茶叶采用不同的手法,这种加工的风格最 终产生许多鉴赏家所追求的高质量散茶。然后,叶片在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 氧化。这一过程也称为发酵,虽然没有发酵发生。氧化的水平决定着茶的质量。 由于氧化在揉捻阶段就开始了,因此两个阶段之间的时间长短对于茶叶的质量来 说也是至关紧要的因素。然后叶片将被干燥,以阻止氧化过程。最后,叶片将按 照大小(整叶,碎叶,茶末,茶粉)分成不同的,等级”,这种分类通常是使用筛 子进行的。4红茶的发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