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772375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9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21春法理学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1. 根据法对社会关系产生影响的性质的不同可将法的作用分为( )。A.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B.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C.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D.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参考答案:B2. 田某死后留下五间房屋、一批字画以及数十万存款的遗产。田某生三子一女,长子早已病故,留下一子一女。就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办理完丧事协商如何处理遗产时,小儿子因交通事故身亡,其女儿刚满周岁。田某的上述亲属中哪些人谁不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他的遗产?( )A.二儿子和女儿B.小儿子C.小儿子之女D.大儿子之子女参考答案:C3. 在西欧中世纪,法的本质被归结为上帝意志。这种神学观的主要代表人物

2、是经院主义哲学家( )A.奥古斯丁B.阿奎那C.杰弗逊D.边沁参考答案:B4. 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参考答案:B5. 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时间为标准来划分,可以将法律监督分为( )。A.国家性的监督和非国家性的监督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C.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D.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C6. 将正义分为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是( )。A.亚里士多德B.罗尔斯C.柏拉图D.庞德参考答案:B7. 狭义的法的适用是指( )。A.法的实施B.司法C.

3、执法D.法的制定参考答案:B8.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有法必依D.执法必严E.违法必究参考答案:ACDE9. 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在于( )。A.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B.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C.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参考答案:A10. 法的三要素有:( )。A.法律规则B.法律条文C.法律概念D.法律原则参考答案:ACD11. 推定可以分为( )。A.确定性的推定B.可反驳的推定C.法律推定D.事实推定参考答案:ABCD12. 定案证据必须与本案相关,体现的是真实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13. 法的基本特征在于

4、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可诉行政行为的是( )A.外交行为B.国防行为C.调解行为D.摊派行为参考答案:D15. 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行政法D.行政复议参考答案:C16. 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即要求证据符合法定形式。( )A.对B.错参考答案:A17. 意见证据规则指的是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A.对B.错参考答案:B18. 法律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形式和必要条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9. 犯罪客体要件的意义在于( )A.有助于正确认识犯罪性质B

5、.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C.有助于区分此罪和彼罪D.有助于正确量刑参考答案:ABCD20. 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证明对象(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证明对象,即待证事实。是指诉讼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实体法事实指对解决案件实体问题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22. 关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A.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B.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C.证据充分,就是证据越多越好D.在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各种事实的证明标准都是一致的参考答案:AB23. 法律继承指的是

6、特定国家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它的基本意思是吸收借鉴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是对外国法律中有用的因素引进和模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A.由受害方自行承担B.由加害方赔偿C.由双方分担民事责任D.互不承担责任参考答案:C25.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点包括( )A.目的相同B.行为对象相同C.前提(起因)条件相同D.危险的来源相同参考答案:AC26. 教育法、海关法应该归属于( )部门。A.行政法B.经济法C.诉讼法D.民商法参考答案:A27. 商标可以

7、使用下列文字和图形的是( )A.黑又亮(鞋油)B.红旗(粉笔)C.柔软(柔顺剂)D.穿不坏(西服)参考答案:B28. 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9. 一定社会、地域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A.都是有偿的B.都是无偿的C.一般是有偿的D.一般是无偿的参考答案:C31. 从某种角度讲,权利就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2. 当代各国法律可以划分为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8、:A33. 杨某与刘某存有积怨,后刘某服毒自杀。杨某因患风湿病全身疼痛,怀疑是刘某阴魂纠缠,遂先后3次到刘某墓地掘坟撬棺,挑出刘某头骨,并将头骨和棺材板移埋于自家责任田。事发后,检察院对杨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2条的规定,认定杨某的行为构成侮辱尸体罪。杨某不服,认为坟内刘某已成白骨并非尸体,随后上诉。杨某对“尸体”的解释,属于下列哪些解释?( )A.任意解释B.比较解释C.文义解释D.法定解释参考答案:AC34. 证明责任和证明主体是彼此相分离的。( )A.对B.错参考答案:B35. 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体系参考答案:ABC

9、36. 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参考答案: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第二,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第三,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第四,证明对象不同。第五,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37. 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参考答案:A38. 侦查人员询问未成年证人的时候,要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 )A.对B.错参考答案:A39. 法的一般分类有那些?参考答案:按照法的创制主体与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法与国际法;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一般法与特别法;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成文法和

10、不成文法;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和程序法。40. 实现法治国家并不是无条件的,而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基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比较法律实效与法的效力。参考答案: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蕴涵的、相对于一定的对象(与范围)的作用力。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法律效力是一种蕴涵着的指向力量。(2)法律效力是法律中所蕴涵的力量。(3)法律效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对象的力量。法律实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定法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被执行、适用和遵守的状况,即法律的实质有效性。区别:其一,法的效力是法律规范本身固有的一种特性,它表达的是“应当怎样”的概念。法的实效表明

11、人们的实际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它表达的是“是怎样”的概念。其二,实效问题涉及法律规范是否实际地被它可以对之适用的人民所遵守,而效力问题涉及一个法律规范是否有资格或值得人们去遵守。其三,法律效力存在着有效和无效的性质上的区别;法律实效则主要表征法律的实质有效性。其四,法律效力具有静态性和抽象性特征;而法律实效具有动态性和具体性特征。 rn其五,法律效力是一个评价性问题,而法律实效是一个描述性问题。联系:一方面,法律实效以法律效力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法律效力以法律实效为直接结果。42. 当事人针对司法认知可以进行反驳。( )A.对B.错参考答案:B43. 对自己财物的占有权属于绝对权。( )A.正

12、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下列法的功能中以他人的行为为对象的是( )。A.指引功能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参考答案:B45. 我们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并尽可能获得传来证据。( )A.对B.错参考答案:B46. 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因素B.生产关系因素C.劳动力因素D.经济因素参考答案:D47.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地贯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8. 杨某因工厂事故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 )A.民事法律行为B.民事法律事实C.生活事实D.偶发事实参考答案:B49. 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 所谓法律移植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原有法)对新法(现行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