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77235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的主要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肂大学螁大学是小戴札记的第42篇,同礼记中的大部分文字不同,大学讨论的是儒学的根本问题,对儒家的政治伦理学说做了贯通性的叙述。大学把儒家的成己、成人之学联系起来,并指出了达到成己成人的可行步骤与最终目的,其重点在于阐发“内圣外王”的儒家政治思想蕿大学的主要内容,朱熹曾概括为“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乃是为着实现这“三纲领”采取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以“三纲领”、“八条目”等概括大学的内容,主要是朱熹为了突出其“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但这并不足以作为大学思想的原貌。大

2、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发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芇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光辉而伟大的人格,他们修己安人,砺炼内圣外王之道,终成轰轰烈烈的事业。这两种含义具有以一贯之的主题思想,就是修身。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第一要务。膃1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论思想。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

3、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准确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袀2“三大纲领”一一修身的基本原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其意义简释如下:羈(1)明德一一彰显善良,行善避恶:任何人都禀受于天,都有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明明德”是肯定人类具有灵明的德性,每个人都有责任自觉地加以彰明。人之行善避恶,是内在向善本性的需求,应该自觉地予以肯定和发扬。羇(2)亲民一一助己助人,日新又新:在自己向善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亲”者“

4、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都行进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向善、日新其德,才可以永远做个新人。膄(3)至善一一身心和谐,物我统一:至善即合理。是指人的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与自然与事物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最终方向是“止于至善”,这也是每一个心态修炼的人所追求的最终期许。膂3“八大条目”一一修身的方法步骤:“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

5、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意义简释如下:蒈(1)格物调查研究: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实事求是,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辩道理。螈(2)致知一一认清本质: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透过表面现象清晰事物本来的是非、美丑、善恶,而不是人云亦云,浅尝辄止。羂(3)诚意一一意念诚实: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不欺

6、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莀(4)正心一一动机纯正:就是要除去各种不良的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心灵的安详。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袇(5)修身一一提高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陋习,才能为别人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蒈(6)齐家经营家庭: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他人。一个家庭后院经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业和国家呢?肃(7)治国一一以德治国: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领导者

7、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蚃(8)平天下一一天下太平: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领导者只有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才能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薀大学的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羄4心安理得的“六大过程”一一科学决策与心理修炼的程序。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意义简释如下:肅(1)知止一一明确原则,理清期许。“止”指“归

8、宿”、“立场”。“知止”即对价值观、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螁(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定”字应指坚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说,能对目标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羀(3)能静一一动机纯正,心不妄动。“静”是静心。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论语也说:“仁者静”。道教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蚅(4)能安一一身心安详,从容有度。“安”是随处而安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意思是安心自然。袂(5)能虑一一思虑周到,驱除偏见。“虑”是思考精审。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

9、为“虑,谓处事精详”,思考深刻周密。罿(6)能得一一合理选择,心安理得。“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指最后得到科学合理的答案。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荿5“慎独”一一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何谓“慎独”?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进行实践性道德修为,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综观大学一书,寥寥几百个字,却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炼的一般过程。“三大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炼目标,指出了人类向善的方向;“八大条目”给出了人们日常修炼自身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八大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作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归宿,这对于倡导人们重视自身的修为,在自省、自警、自律、自强的修炼中,重塑道德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