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77215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上化学(1-8单元)期末复习纲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9上期末化学复习提纲化学期末复习(1-5)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基本实验操作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 品尝任何药品的气味。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要 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 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带出实验室。4、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应对准手心。5、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6、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于加热或用作反应容器。7、用过的滴管要立即清洗以备再用。滴瓶上的滴管不得清洗,用完立即放回原瓶。8、洗净的试管应倒放

2、在试管架上。9、用天平称取固体药品时需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张称量纸,如果固体为氢氧化钠,则放一个烧杯。10、酒精灯中的酒精用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添加酒精应使用普通漏斗;11、如果不慎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用湿抹布盖灭12、给液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13、给物质加热,要先预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14、简述玻璃棒的在三个不同实验过程中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液滴飞溅;15、玻璃器皿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二、基础知识1、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N2 78% O2 21% 稀有气体 0.94

3、% CO2 0.03%。 2、污染空气的主要物有两类,分别是有害气体和粉尘。其中能引起酸雨的是NO2 和SO2 气体。除了酸雨外,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也是空气污染引出的问题。引起空气污染的源头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物。3、硫为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浓度有关 。4、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相同点:都放热,不同点:缓慢氧化不发光 。5、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他们的体积比为1:2。在实验开始时得

4、到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 2,原因是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 。一段时间后得到的体积比等于1: 2,原因是氢气和氧气在水中溶解达到饱和。6、电解水实验时,需要向水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7、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物理变化),实际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化学变化)。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O2 。9、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e原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Fe 原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C原子构成的。10、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1、原

5、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1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14、元素符号的意义: 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15、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 16、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主要玻璃器皿的名称是冷凝管和蒸馏烧瓶,温度计的放置位置是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冷凝水从下方进入,从上方流出,目的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蒸馏烧瓶中放入一些沸石,目的是:防止暴沸。17、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可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6、。18、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19、质量守恒定律针对的是化学变化。20、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元素(宏观)原子(微观),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种类(宏观)分子种类(微观),可能改变的是化合价(宏观)分子数目(微观).2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2个原则是:遵守客观规律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2、带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2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一定不是化合物_。(填:混合物、化合物、单质)三、化学实验1、在实验室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红磷作为反应原料。2、选择碳和硫是否可以?为什么?不可以,碳和硫燃烧的产物是气体。3、选择铁丝或镁条是否可以

7、?为什么?不可以,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条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4、如果要选择碳和硫应在装置中做怎样的改动?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5、该实验中的反应原料要过量?为什么?将氧气充分反应完。6、实验测定结果大于1/5的可能原因有:a红磷不足;b装置漏气;c 为冷却至室温即打开弹簧夹 ;7、实验测定结果小于1/5的可能原因有:a插入速度过慢引起空气受热溢出;b未经冷却即打开止水夹;c止水夹未夹或未夹紧;8、该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下的主要为氮气,根据该实验说明氮气有哪些性质?(分别叙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9、如何证明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8、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瓶气体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该瓶氧气集满;10、四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空气,如何鉴别?分别向4个集气瓶中倒入才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CO2;再向剩余的3瓶中插入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熄灭的是氮气。1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需要将烧红的木炭缓慢插入氧气瓶中,目的是进行充分的反应。12、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空气。说明SO2能溶于水或能与NaOH发生反应。1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

9、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烫坏集气瓶。 1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15、请分别描述铁丝、木炭、硫粉、红磷、铝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在教学案上P ) 16、通常我们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制取时需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药品;(2)反应原理通常指反应方程式;(3)发生装置;(4)收集装置 ;(5) 操作步骤;(6) 验满方法;(7) 检验方法 ;17、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18、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已经水溶

10、性 。19、写出下列图示的装置类型,并写出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气体的反应方程式:(在教学案上P )固液不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20、写出下列图示的收集装置的名称,并说出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向上(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大于(小于)空气的气体。优点是收得的气体干燥,且操作方便。缺点是收得的气体不纯净。排水集气法: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收得的气体纯净,缺点是不干燥。22、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1、 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水下流一段后停止,则气密性良好。2、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淹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在导管后接一个针筒,向外拉针筒,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向内推针筒,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11、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壁,水中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2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24、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伸入过长则不利于气体导出,收得的气体不纯净;2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 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管。26、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已满。2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8、停止反应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 29、工业上制

12、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物理变化)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C元素组成,但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可以转化成金刚石,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3、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碳可与O2 、CuO、Fe2O3等反应。4、将加热装置改为高温装置的两个方法:在酒精灯上加灯罩、将酒精灯改为酒精喷灯。5、做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时,需要将木炭粉末烘干,原因是增大木炭粉与CuO的接触面积;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石灰石水倒吸;冷却至室温后将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目的是防止Cu再次被氧

13、化。描述木炭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7、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不选稀硫酸的原因是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CaSO4微溶,覆盖在石灰石上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不选碳酸钠粉末的原因是:表面积太大,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 ;不选浓盐酸的原因是:挥发性太强,挥发出的HCI混在CO2中导致CO2不纯净。8、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操作步骤为(1)密:检查气密性;(2)药:添加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3)验:检验;(4)集: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CO2密度大于空气且 CO2能溶于水。验满的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b在玻璃片朝下的一面涂上一些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满。9、将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得的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写2条)装置漏气;盐酸浓度过大10、实验室制得的CO2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