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776786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教学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CPA税法考试大纲分析高顿研究院CPA研究中心陈觉惠 一、考纲变化情况:2018年考试大纲相比2017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位考生需要在关注历年考试重点的同时重视今年新增和调整的部分。现将新旧大纲对比分析如下表:201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大纲变化对比表2018年2017年变化大纲对比两年变化非常大。一、税法总论(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三)税收法定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2.税法的其它原则3.税法的适用原则(四)税法要素1.纳税人2.征税对象和税目3.税率4.纳税环节5.纳税期限6.纳税地点7.减税免税(五)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税收管理体制2.

2、税收立法原则3.税收立法权及其划分4.税收立法机关5.税收立法程序6.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六)税收执法1.税务机构设置2.税款征收管理权3.税收征收管理范围 4.税收收入划分5.税务检查权6.税务稽查权7.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8.税务诉讼(七)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1.税务行政主体、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权利2.税务代理等税务服务是提高税法遵从的重要途径3.税务筹划基本概念(八)国际税收关系1.国际重复课税与国际税收协定2.国际避税反避税与国际税收合作一、税法的基本原理(一)税法的概念及税收法律关系1.税法的概念2.税收法律关系3.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二)税法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2.税法其他基本

3、原则3.税法适用原则(三)税法要素1.纳税义务人2.征税对象3.税目4.税率5.纳税环节6.纳税期限7.纳税地点8.其他要素(四)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1.税收立法原则2.税收立法权及其划分3.税收立法机关4.税收立法程序5.税收管理体制6.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五)税收执法1.税务机构设置2.税款征收管理权3.税务检查4.税务稽查5.税务行政复议裁决6.其他税收执法(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1.税务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2.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七)国际税收关系1.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2.国际避税、反避税与国际税收合作(1)变化:对第一章内同进行重新整合,将一章的标题由

4、以前的“税法总论”改为“税法的基本原理”。对旧大纲的第一、二节内容整合成新大纲的第一小节的“税法的概念及税收法律关系”,同时按知识点分别列为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2)变化:旧大纲的第三节变为新大纲的第二节,名称改为“税法原则”。(3) 变化:旧大纲第四节变为新大纲的第三节,名称均为“税法要素”不变,第一个要素变更为“纳税义务人”。(4) 变化:将旧大纲的第二个要素“征税对象和税目”拆分列成”征税对象”、“税目”两个要素。(5)删除:删除旧大纲的第7个要素“减税免税”,与其他要素并为新大纲的第8个要素,并统称为“其他要素”。(6)变化:旧大纲第五小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现

5、行税法体系”,变为新大纲的第四小节,名称不变,将其第一个知识点“税收管理体制”调整至第五个知识点。(7)变化:“税收执法”,由旧大纲第六小节变成新大纲第五小节,删除“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税收收入划分”、“税务诉讼”,增加“其他税收执法”(8)变化:旧大纲第七节“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改成新大纲第六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将旧大纲“税务行政主体、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权利”拆分成两点:“税务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删除旧大纲的“税务代理等税务服务是提高税法遵从的重要途径”、“税务筹划基本概念”(9)国际税收关系,内容不变,调整顺序序号。二、

6、增值税法(一)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1.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2.征税范围的具体规定3.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2.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三)税率与征收率1.基本税率2.低税率3.零税率4.征收率(四)计税方法1.一般纳税人适用的一般计税方法2.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简易计税方法3.扣缴义务人适用的计税方法(五)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额的计算2.进项税额的计算3.应纳税额的计算(六)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纳税额的计算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七)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混业经营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非增值税应税

7、劳务 (八)进口货物征税1.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2.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4.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九)出口货物和服务的退(免)税1.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2.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退(免)税政策3.出口货物和劳务及应税服务增值税免税政策4.出口货物和劳务增值税征税政策5.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十)税收优惠1.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征免税项目3.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4.其它有关减免税规定(十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十二)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2.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的征收机关3.

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十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1.专用发票的联次和专用发票的开票限额2.专用发票领购和使用范围3.专用发票开具范围和开具要求4.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开票有误的处理5.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二、增值税法(一)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1.征税范围2.纳税义务人(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格登记及管理1.一般纳税人的登记及管理2.小规模纳税人的登记及管理(三)税率与征收率1.增值税税率2.增值税征收率3.兼营行为的税率选择(四)增值税的计税方法1.一般计税方法2.简易计税方法3.扣缴义务人适用的计税方法(五)一般计税方

9、法应纳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额的计算2.进项税额的计算3.应纳税额的计算(六)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1.应纳税额的计算2.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七)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1.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及纳税人2.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适用税率3.进口环节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4.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管理(八)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1.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退(免)税基本政策2.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退(免)税政策3.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增值税免税政策4.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增值税征税政策5.出口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退(免)税管理6.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馆员

10、在华购买货物和服务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九)税收优惠1.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2.“营改增”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部分征免税项目4.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5.其他有关减免税规定(十)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4.“营改增”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十一)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及管理1.增值税专用发票2.增值税普通发票3.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4.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5.“营改增”后纳税人发票的使用6.“营改增”后税控系统使用问题(1)变化:第一节将旧大纲“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和具体规定”统一成新大纲

11、的“征税范围;删除旧大纲“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中的扣缴义务人,新大纲直接更新为“纳税义务人”。(2)变化:第二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格由“认定”改为“登记”。(3)变化:将旧大纲的“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新大纲统称为“增值税税率”;旧大纲的征收率改为新大纲的“增值税征收率”;新大纲新增“兼营行为的税率选择”(4)变化:第四节名称变化。小节标题名称由“计税方法”改成“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同时旧大纲“一般纳税人适用的一般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简易计税方法”,新大纲改成“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5)删除:旧大纲第七节“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6)变化

12、:旧大纲第八小节“进口货物征税”,改成新大纲第七小节“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并将以下知识点对应的“进口货物”全部改为“进口环节”。(7)变化:旧大纲第九小节“出口货物和服务的退(免)税”改成新大纲第八小节“出口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并将以下知识点中“货物”更新为“货物、劳务及跨境应税行为”。(8)新增: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馆员在华购买货物和服务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9)新增:税收优惠新增“营改增”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10)删除:旧大纲“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11)新增:“征收管理”新增“营改增汇总纳税管理办法”(12)变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

13、及管理”:新大纲将原来旧大纲中内容整合成“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新增:“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营改增”后纳税人发票的使用”、“营改增”后税控系统使用问题”。三、消费税法(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1.生产应税消费品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4.零售应税消费品(二)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三)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4.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四)应纳税额的计算1.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2.委托加工环节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3.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4.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五)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

14、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三、消费税法(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1.纳税义务人2.征税范围(二)税目与税率1.税目2.税率(三)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四)应纳税额的计算1.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2.委托加工环节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3.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4.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五)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4.纳税申报(1)变化:第一小节的变化较大,删除旧大纲的所有表述,改为“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两个知识点(2)删除:第二小节删除旧大纲中“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其余部分均没有变化四、营业税法删除:旧大纲“营业税法”章节的全部内容五、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1.税收优惠2.征收管理(四)烟叶税1.纳税人和征收范围2.税率和计税依据3.征收管理(五)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有关规定四、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税率、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