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7762600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教材--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二章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速仪测流法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郭宗信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精选文档第一章 流速仪测流法第一节 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 与测线布设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一)基本方法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根据

2、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1.精测法: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2.常测法: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3.简测法:精选文档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二)测线布设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

3、速测量精度。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 N0=2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B水面宽; 断面平均水深。常测法的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N0=简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及其布置,应通过精简分析确定。主流摆动剧烈或渠床不稳的测站,垂线不宜过少,垂线位置应优先分布

4、在主流上。垂线较少时,应尽量避免水流不平稳和紊动大的岸边或者回流区附近。由于灌溉渠道的断面一般都比较规则,有些测站修建了标准断面,故可将测深垂线与测速垂线合并起来。即在测线处既测深又测速。精选文档根据实际情况,垂线可等距离或不等距离地布设。若过水断面对称、水流对称,则垂线应尽量对称布设。表1给出了平整断面上测线布设标准,供实际工作中参考。表1 平整断面上不同水面宽的测线布设渠 别水面宽(m)测线间距(m)测线数目总干、干渠20502.05.01020分干、支渠5201.02.558支渠、斗渠1.550.250.637第二节 断面测量与流速测量(一)断面测量断面测量包括测线间距(部分宽)测量和水

5、深测量。在测桥上测流时测线间距一般在布置测线时设置固定标志,其间距均事先测出,测流时只需测量水边宽度。缆道测流时,测线间距是由循环索控制,水文绞车计数器显示的,因此计数器的读数与循环索的行进距离之间的比例应率定准确。水深测量多用悬索或测秆直接观读,用悬索测深时,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入水后悬索向下游偏斜,一般偏角不大时,将湿绳长度视为水深,若偏角大于10时则需修正湿绳长度后才得水深值。用测秆测深时,往往有壅水现象,因此要修正壅水影响的水深误差。即在观读水深时,减去壅水高度。在混凝土衬砌的断面上测流,水深测量应注意测秆底盘下面一段尖端的高度,根据分化刻度的起始位置,进行相应的处理。无论使用何种测具

6、测量水深,测量时都应保持垂直状态。精选文档在衬砌的标准测流断面上,若断面无淤积,水流稳定时,可以设置固定水尺,用水准仪测出水尺零点与各测线处渠底的高差,就得到每条测线处的实际水深值。即:Hj=hhj式中: Hj第h条垂线处的实际水深;h水尺读数; hj第j条垂线处渠底与水尺零点的高差。(二)流速测量测量垂线平均流速的方法,通常有积深法和积点法。积深法的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为:Vm=Vdy式中: Vm垂线平均流速; D垂线水深; V垂线上任一深度y处的流速。积深法属于垂直方向的积分法,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时,此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然而,最常用的是积点法。积点法是在垂线上按一定规律布置有

7、限的测点施测点流,根据测得的各点流速,推算垂线平均流速。流速在垂线上的分布规律,对于明渠流,一般采用普朗德卡门对数模式:V=Vm(1.116+0.267lg)式中:相对水深,=y/D,y为自渠底算起的测点深;精选文档Vm垂线上相对水深处的流速; Vm垂线平均流速。以Vm=1,并以不同的值代入上式可求得垂线上的相对水深与流速的关系。如表2。表2 当Vm=1时,与V的关系相对深度()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测点流速(V)1.121.101.091.071.061.041.010.980.930.850.58根据垂线流速分布规律,施测垂

8、线上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测点流速,即可推算出垂线平均流速。积点法的测速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一点法:施测垂线上一个点的流速,代表垂线的平均流速。测点设在自水面向下计算垂线水深的十分之六处(即0.6D)。将流速仪悬吊在该点,实测的流速就是这条垂线的垂线平均流速:Vm=V0.62.二点法:测速点设在水面以下0.2及0.8相对水深处,两点的测点流速的平均值即为垂线平均流速:Vm=3.三点法:测速点设在水面下0.2、0.6、0.8相对水深处,三个测点流速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即为垂线平均流速:Vm=或: 精选文档 Vm=4.五点法:测点设在水面(在水面以下5cm左右处施测,以不露仪器的旋转部件为准)0.2

9、、0.6、0.8相对水深处及渠底(离开渠底25cm)。各测点流速的加权平均值即为垂线平均流速:Vm=施测中,具体采用几点法,要根据垂线水深来确定。一般地说多点法较少点法更精确一些,但垂线上流速测点的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为了克服流速脉动的影响,每个测点的测速历时均应在100秒以上。表3给出了不同水深测速方法的选择参考标准。表3 不同水深的测速方法总干、干、分干渠水深(m)3.01.03.00.81.00.8测速方法五点法三点法二点法一点法支、斗、农渠水深(m)1.50.51.50.30.50.3测速方法五点法三点法二点法一点法第三节 断面流量计算断面流量计算一般采用平均分割法。

10、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测点流速:根据施测记录的转数和历时,按流速公式V=kn+C,计算测点流速;2.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根据实测情况,按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求出各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Vm1、Vm2Vm(n-1);精选文档3.计算部分平均流速:部分平均流速就是相邻两条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V2=(Vm1+Vm2)V3=(Vm2+Vm3) 水边部分平均流速(V1或Vn),等于近岸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Vm1或Vm(n-1)乘以岸边流速系数:V1=Vm1Vn=Vm(n-1)岸边流速系数,与渠道的断面形状、渠岸的糙率、水流条件等有关。合理地选取值,对提高流量施测精度有显著影响。值可以通过实测确定

11、。4.计算部分面积:部分面积由相邻的两条测线处的水深的平均值乘以测线间距而得,如图1中:f2=(D1+D2)b2f3=(D2+D3)b3 两水边部分面积为:f1=D1b1fn=Dn-1bn精选文档 5.计算部分流量:由每块部分面积乘以该面积上对应的部分平均流速即得部分流量。设各个部分流量为:q1、q2、q3qn,则:q1=V1f1q2= V2f2q3=V3f3 qn = Vnfn6.计算断面流量:各个部分流量之和即为断面流量(Q):Q=流量实测的记录计算表格形式如表4。精选文档表4 测流记载及计算表渠道名称地 点施测时间时 分至 时 分 流速公式天 气风向风力流 向仪器号码点次起点距(米)水深(米)测点深(米)时间(秒)转数(转)测点流速(米/秒)垂线平均流速(米/秒)部 分流 速(米/秒)部分宽(米)部分平均水深(米)部分面积(米2)部 分流 量(米3/秒)大事记闸孔宽度(米)断面平均流速(米/秒)提闸高度(米)上游水尺(米)断面平均水深(米)下游水尺(米)闸前水尺(米)流 态精选文档闸后水尺(米)校核: 计算:第四节 流速仪测量方法的精简分析(一)常测法的精简分析1.用精测资料精简分析根据精测资料,选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