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7756537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气部分课后习题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蓄电池的功用:启动时向启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发电机负载较小,蓄电池存电不足时,接受发电机充电;稳定电源电压;汽车动力的记忆功能;发电机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主要功用:在起动发电机时向起动机及点火系统(汽油发动机)等提供电能。(汽油机一般为200600A,柴油机一般为800A以上)。对汽车用蓄电池的主要要求是:容量大,内阻小,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启动能力。2-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极板与极板组功用:连通外界 充放电正极板PbO2深棕色;负极

2、板Pb深灰色 单格电池:将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用隔板隔开)的极板组置于存有电解液的容器中,就构成了单格电池,标称电压为2V。每个单格电池的正极板总比负极板少一片,每片正极板都置于两片负极板之间,极板越薄越好,国内采用1.11.5mm。隔板功用:将正、负极板隔开,防止相邻正、负极板接触而短路。隔板具有多孔性、耐酸性和抗氧化性,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隔板。(免维护电池普遍采用了聚氯乙烯袋式隔板)电解液功用: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发生溶解和分离,产生电化学反应。电解液由纯净的硫酸与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其相对密度一般为1.241.30g/cm3壳体功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单格电池的加液

3、孔盖都设有一通气小孔,为了及时排出因水解而产生的H2和O2。2-3、蓄电池的电动势如何建立?充电和放电时蓄电池极板及电解液有何变化? P15蓄电池电动势是由正及和负极板浸电解液时,负极极板有少量的铅容入电解液生成两价的铅离子Pb2+,并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此时,负极板相对与电解液的电位约为-0.1v ;在正极板处,少量PbO2溶入电解液,并于水(H2O)反应生成Pb(OH)4,再分离成四价Pb4+和氢氧根离子OH-,即铅离子沉附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相对于电解液的电位约+0.2V。因此,当外电路没有接通时,蓄电池正负两极间的静止电动势为2.1V。2-5、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

4、备容量?额定容量C20:在电解液T为25时,以20h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到单格电池电压降至1.75V蓄电池所输出的电量。储备容量Cm: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T为25时,以25A电流连续放电到单格电池电压降至1.75V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min。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极板的构造、放电电流(I越大,容量越小)、电解液的温度和密度2-8、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功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发电机功用:提供所有负载所需电流提供蓄电池需要的充电电流发动机怠速时能正常工作在所有工况下都能提供恒定电压可靠性好,噪音小,抗污染性好维护需求小能够知道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组成:转子(产生磁

5、场)、定子(电枢部分,产生交流电)、整流器(将三相定子绕组产生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端盖与电刷组件(端盖采用铝合金减少漏磁质量轻散热性能好;电刷用铜粉和石墨粉模压而成)2-12、汽车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电压调节原理与调节方法是什么?原理:通过调节磁场电流使磁极磁通改变来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保持恒定。方法: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使磁场电流接通与切断来调节发电机磁场电流。 发电机的电压达到设定的上限值U2时,调节器工作,使励磁电流或断流,从而磁极磁通,致使发电机电压下降; 发电机的电压下降至设定的下限值U1时,调节器又工作,使If,磁通,发电机电压又上升。3-1、起动机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6、是什么?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产生转矩,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传动机构:使起动机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环,起动后使驱动齿轮自动打滑。控制装置:即电磁开关,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3-3、串励式直流电动机负载变化时是如何自动调节转矩的?负载轴上阻力矩电枢转矩E反Is电磁转矩直至电磁转矩减至与阻力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高转速平稳运转。负载轴上阻力矩电枢转速E反 Is电磁转矩直至电磁转矩升至与阻力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低转速平稳运转。3-4、汽车起动机为什么要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在电枢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的转矩要比并励式直流电动机大,从而使发动机更易启动;由于串励直流电动机具有软的机

7、械特性,即轻载时转速高、重载时转速低,故对起动发动机十分有利,使起动安全可靠。3-5、起动机特性有哪些?影响起动机功率的因素有哪些?转矩特性(转矩特性是指电动机的电磁转矩随电枢电流变化的关系,注明:由于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的磁场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故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相等。)机械特性(电动机转速随转矩而变化的关系,成为机械特性。注明:串励式直流电动机在轻载时转速很高,易造成电动机“飞车”事故。因此,对于,功率较大的串励直流电动机,不充许再轻载或空载下运行。)起动发动机所必须的功率,决定于发动机的最低起动转速和发动机的起动阻力矩。3-9、减速式起动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内啮合减速式启动机

8、 特点:电动机为小型高速串励式直流电动机,在电枢轴端有主动齿轮,它与内啮合减速齿轮相啮合。内啮合齿轮与螺旋花键轴固连,螺旋花键上套有滚珠式单向离合器。2)行星齿轮减速式起动机 特点:在起动机中有6块永久磁铁,用弹性保持片固定于机壳内。传动机构为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减速装置为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它以电枢轴齿轮为太阳轮,另有3个行星齿轮及一个固定内齿圈。太阳轮压装在电枢轴上与3个行星齿轮同时啮合 。3个行星齿轮的轴压装在一个圆盘上,该圆盘与驱动齿轮轴制成一体,驱动齿轮轴一端制有螺旋花键,与单向离合器的传动套筒内的螺旋花键配合。内齿圈有塑料铸塑而成,三个行星齿轮在其上滚动,内齿圈的外缘制有定位用的槽,以

9、便嵌放在后端盖上。启动继电器有两对触电,一对触电控制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电路,另一对触电用于启动时短路点火系统一次电路中的附加电阻,以增大一次电流,改善启动性能。起动机不工作时,启动继电器的两对触点均处于打开状态。3)外啮合减速式起动机 特点:起动机由电磁开关、结构紧凑的高速电动机、减速齿轮、小齿轮和启动离合器部件构成。减速齿轮将电动机转速减至原来的1/3或1/4,然后再传至小齿轮。电磁开关的可动铁心直接推动小齿轮,使其与齿圈啮合。与同样尺寸的和质量的常规式起动机相比,这种起动机可以产生更大的转矩。4-2、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有哪些?其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点火

10、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部分组成(1)电源及点火开关:电源为蓄电池和发电机标称电压多为1214v, 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点火开关的作用是接通或断开电源电路。 (2)点火线圈的功用是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电。 (3)分电器主要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 断电器的作用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一次电路。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其作用是减小断电器触点分开时的火化,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提高二次电压。 点火提前机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的变化而改变点火提前角。4-3、试述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工作特性。工作原理:传统点火系统

11、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来自蓄电池或发电机的l2V低电压,经过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l520kV的高压电,由分电器按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击穿其电极间隙而点燃混合气。工作过程: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凸轮在分电器轴的驱动下而旋转,交替将触点闭合或打开。断电器触点闭合时,一次线圈内有电流流过,并在线圈铁心中形成磁场。触点打开时,一次电流被切断,使磁场迅速消失。此时,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中均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二次线圈匝数多,可感应出高达1520kV的高电压。该高电压击穿火花塞间隙,形成火花放电。工作特性: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是指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大二次电压U2max随发动机转速n变化的规律,即U2m

12、ax =f(n)。二次电压的最大值U2max与一次断电电流Ip成正比。当电源电压和点火线圈一定时,Ip与触点的闭合时间tb有关。二次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一次电流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当转速升高时,由于触点闭合时间缩短,一次电流来不及上升到较大数值,而使一次断电电流Ip减小,二次电压最大值U2max降低。在发动机低转速范围,触点闭合的时间长,一次电流较大,触点开启的速率低,触点间容易形成较强的触点火花,造成点火能量损失和一次电流的下降速率减小,因而使U2max下降。转速越低,触点的火花就越强,U2max下降也越多;在发动机高转速范围,触点开闭的运动速率很高,触点容易形成

13、动,造成触点的实际闭合时间比理论上更短,因而使点火线圈一次电流及最高二次电压比理论上的更低。4-4、影响最高二次电压的因素有哪些?(1)发动机的气缸数,二次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气缸数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凸轮的凸起数与气缸数相同,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凸轮每转一周触点闭合与打开的次数就越多,于是触点的闭合时间缩短,一次断电电流减小,因而使二次电压降低。 (2)火花塞积炭 火花塞的积炭层是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因此相当于在火花塞电极并联了一个分路电阻,使二次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当触点打开,二次电压增长时,在二次电路内会产生泄漏电流,消耗部分电磁能,从而使U2max降低。当积炭严重时,由于泄漏严重,会

14、使U2低于火花塞跳火电压,迫使发动机停止工作。 (3)电容对二次电压的影响 二次电压的最大值随着一次电容Cl和二次电容C2的减小而增高。理论上Cl越小越好,但实际上Cl不能过小,Cl过小将能很好地起到吸收断电器触点火花的作用,二次电压也会降低。(4)触点间隙对二次电压的影响使用中,触点间隙调整得是否适当,也会影响二次电压的最大值。 (5)点火线圈的温度使用中,当点火线圈过热时,由于一次绕组的电阻增大,使一次断电电流减小,也会使二次电压降低。4-7、发动机转速与负荷变化时,传统分电器如何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1)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的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位

15、关系,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 (2)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在发动机负荷发生变化时,自动的改变断电器触电与凸轮之间的相位关系,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4-8、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大小对点火性能有何影响?若触点间隙增大,则触点闭合时,触点臂顶块向凸轮中心靠近,于是凸轮转动时,触点提前打开,触点闭合角减小,触点闭合时间减小,一次断电电流减小,从而使二次电压最大值减小;当触点减小时,触点闭合角度增大,一次电流增大,二次电压增大。4-15、试述磁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1)磁感应式:主要有装在分电器轴上信号转子、永久磁铁、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传感线圈等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信号转子便由分电器轴带动旋转,这时信号转子的凸轮与铁心间的空气隙将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在传感线圈内便产生交变电动势。(2)霍尔效应式:由触发叶轮和信号触发开关组成;当触发叶轮转动时,叶片进入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位信号。叶片离开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低电位信号;(3)光电式信号发生器由光源、光接受器和遮光盘三部分组;发动机工作时,遮光盘随分电器上轴转动,当遮光盘上的缺口通过光源时,则红外线通过缺口照到硅光敏晶体管上,使其导通。4-19、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是什么?(1)开环控制,ECU根据有关传感器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