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767936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由人文唱主角向语言为中心转变。”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阅读课中语言训练目标就是“字词教学和朗读教学”。今天,我就这两点对低段教材的语言训练点读读自己初浅的看法。一、低段语文主要教学目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一学段目标从大的方面共列了五条,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小学低段的五项目标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第一、二项目标。1、关于“识字与写字”在情感态度方面:12年级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知识能力方面:提

2、出多认少写的策略。在写字上,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2、关于“阅读教学”“2011版课标”对一二年级阅读教学制定的具体目标有7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基本精神:要重视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默读、借助图画阅读),注意纠正唱读、顿读、指读等不良习惯。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和人文内涵的挖掘尽量降低到底线(如“结合上下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小学起始学段就明确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开始便注意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

3、时提倡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只要念好“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趣(兴趣)、习(习惯)”这“六字诀”,就可以说抓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二、小学低段阅读及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教学目标虚高,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调。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种表现:1、教学目标虚高。低年级课文中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这种语言学生多数一读便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通用的日常语言(如叙述语言、描写语言、人物对话等),这种语言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老师结合教材插图和

4、上下文作适当点拨学生就会学懂,经过模仿练习也能掌握运用。小学低段的课文不外乎“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不论是“识字课文”还是“阅读课文”,其教学重心都不能偏离字词教学。但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学段目标不明确,把低段教学与中高段混同,过度的深入挖掘和拓展,远远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却忽视了低段该解决的教学目标。【例】有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第一步由复习词语引入;第二步,自由读课文,找找课文是怎么描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第三步,自由读2-6自然段,看看哪能些句子是写小男孩救小鱼的?第四步回顾全文,齐读课文;第五步,思想教育:谁是爱心大使。在第二到第五步里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

5、问题:1、“困”在字典中有三个意项,应选哪一个?2、谁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成百上千)。(此问,意在结合高段阅读教学任务,提前渗透概括能力的训练。)我们班有三十几个同学能说“成百上千”吗?那么我们学校呢?你在那儿看到过“成百上千”的人?3、理解“蒸”:你觉得小鱼可怜吗?你同情他们吗?来,我们一齐用“同情”的语气来读。4、出示句子进行比较: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一设计意在提前渗透“文章表达”,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关注表达形式。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从“走得慢”,“用力”中体会到更多,难度太大,要求偏高。)5、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爱心

6、大使”。课件出示多个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整个课堂结构、模式,高段语文教师似曾相识,一般说来,实施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要做得充分的话,得要两课时,而我们教师用了一课时,这一课时,学生从课常上能获得什么呢?除了小鱼可怜,除了小男孩有爱心,还能有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看到提高,该积累的规范语言没有积累,至于花大力气重点品读训练的句子,一旦走出课堂,学生也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有人会说,课堂讨论问题的本身,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当然,但是如果语文课只留下思维训练,那还叫语文课吗?2、太多的资料补充,太繁杂的媒体演示,淹没了语文主体,用大屏幕代替课本,用课件演示代替老师的板书示范。 【例】我

7、班的学生到二年级还不会很好看课本上课;很多老师的粉笔字不会写了,学生缺少模仿机会了。3、形同虚设的合作讨论和游戏表演等非语文活动,占用了学生读书和练习的宝贵时间。4、设计了太多没有价值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在语言文字外围兜圈子,忽视语言材料的品味和积累。【例】一年级的美丽的小路有这样两句话:“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鸭先生慢慢地从小路走过”。一位语文老师这样反复品读:师:谁来轻轻地、慢慢地读读这两句话?生:师:兔姑娘,你为什么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生:因为我怕把美丽的小路弄脏了。师:兔姑娘,你为什么呀?生:因为因为我怕把路边的小花碰坏了。师:鸭先生,你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呀?生:因为生:因为

8、我怕把鹅卵石踩坏了。听完课,我问这位老师:“路上鹅卵石踩得坏吗?这四五分钟的反复品读为了什么目的?”这位老师答:“我想通过反复品读、想象说话,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轻轻地和慢慢地这两个词语。”2011版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不要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上面这位语文老师花了四五分钟时间的“千呼万唤”,最后出来的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且还是“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实际上,我们有必要去体会“为什么要轻轻地、慢慢地走”吗?如果我们把时间留给引导学生积累“轻轻地、慢慢地”这样的词语,学生学到的不是更多吗? 5、课堂上师生对话交流多,学生与课本对话少;口语训练多,而动笔训练少。很多老师为王菘舟老

9、师的课堂风范所钦佩,尤其欣赏王老师那富有艺术魅力的反复引读,所以也都学着模仿这种教学风格。孰不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因人而宜,王老师精彩的草,到普通老师的课里可能会变成“枯”草。我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纪昌学射,为了让学生感悟到纪昌那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就采用反复引读法,四次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朗读“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第一次情境是“冬天,天气寒冷”时,学生还有点感情;第二次情境为“夏天,天气炎热”,学生感情少了一半;第三次、第四次,学生越读越难听,拖着长声,稀稀拉拉。这种形同虚设的师生对话时间并没有多大作用,反而浪费了学生良好的动笔训练时间。6、识字教学有

10、单纯追求形象性、趣味性,而忽视科学性、规范性的倾向。识字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就是许多教师不太懂字理,一味要求学生记忆字形,生编硬造一些“理由”帮助学生记忆,如教学“喜”字,有的老师将它分解成“十、豆、口”三部分,解析为“十豆落入口”,这是科学的识字教学吗?试问,“十豆落入口”与“喜”的意义有什么关系呢?而实际上,“喜”是一个会意字,字从口,从壴(zh),壴亦声,“壴”意为“乐队”,“口”指“欢声”,“口”与“壴”联合起来表示“啦啦队”。本义是啦啦队发出欢呼声,引申义是快乐;高兴。还有的老师甚至是任凭学生对生字随意想象捏造,如识记“照”字,有学生编了歌诀:“一个日本佬,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下

11、四点血。”这就歪曲了汉字本来的意义,这种教学汉字的方法很不严肃很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那么,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言训练点呢?三、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训练点1、必须过好“认读关”“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任务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所以,我们还是要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并不是先要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去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分部解决音、形、义问题,尤其是对字词意思的理解,要随着对课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体悟而逐步深化。因此,教

12、学中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可集中认读一下,为阅读铺路,要想更深入的学习,还必须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把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同步。2、必须把好“朗读关”朗读能力是儿童必备的语文基本功。“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把“朗读课文”作为每课的首要作业,凸显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年级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尤其是上册。二年级训练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二年级下册还安排了默读,逐渐向中年级过渡。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地朗读课文,这是底

13、线,必须落实。所以要重视发挥老师的泛读、领读的作用,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由读。我曾听过一位年轻老师执教五年级的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作者以讽刺性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貌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课堂中,老师抓住了主人公托德和老板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引领学生体会这两个人物的特点,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教学设计。然而,令人可惜的整堂课太“书声朗朗”,因为每品读一段,老师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齐声朗读,一个腔调,整齐划一,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感悟。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尤其要注意避免那些烦琐的分析讲解和“

14、一问一答”。l 抓住重点词语培养语感【例】二下酸的和甜的的教学片断:师:看一看二三自然段,谁把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读出来?生:读“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师:你觉得小松鼠相信狐狸的话吗?哪个词告诉我们小松鼠相信了呢?生:“一定”这个词告诉我们小松鼠非常相信狐狸的话。师:你能读出这个意思吗?生:读“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学生自然把“一定”强调了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对词语给予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留意这些词语,感悟这些词语传递出来的信息,继而读出它们的意思。l 关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培养语感 如,二上识字一编排了一组词串,虽然只是词串,但词串之

15、间有内在的联系。“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展现的是秋日“天高云淡、红叶似火、叠翠流金的风景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描绘的则是“硕果累累、春华秋实的丰收美” 。每组词串是同一主题的四幅画面,老师可以让孩子分组练读后,说说读到哪一个词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孩子描述不上来,教师可以作渲染和补充。因为教材将这组词串安排在第一单元,此时正是新学期初,秋高气爽、秋意正浓的时候,让孩子与现实的秋景联系,产生印证,形成常识。通过抓住这些具有画面感的词语想象画面,既理解词语,又培养语感。3、必须把好“理解关”在低年级启蒙阶段,读书要求不可过高,要把理解定位在适当程度: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致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情感。在这方面老师没必要讲深讲透,如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处于含糊朦胧、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很正常,教师不应提过高要求。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读、背、识字、写字,不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可以借助图大体感知诗的意思。【例】二上从现在开始当猫头鹰宣布大家都要像他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但是动物们究竟在议论什么,课文中没有说。弄清议论什么,不仅可以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而且,从动物们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猫头鹰最后没有当上大王的原因。而这,正是本文意蕴所在。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